有一部雷佳音、汤唯主演的电影叫《吹shao人》。
因为看了电影所以写了一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一下中国吹shao人制度还有哪些欠缺。
这篇文章发布于1月7日,因为不是当时热点,所以总共不到100人阅读。
前天突然被告知文章因违规被删除,让人莫名其妙。
后来才知道,因为近期的另一篇文章导致“吹shao人”成了敏感词,发表了两个多月的文章也难逃被删命运。
如此雷厉风行,无视主题、内容,对敏感词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的做法。
呵呵。
武汉中心医院,已有4名医生因新冠肺炎死亡,包括我们熟知的李WL医生。
医生对传染病的警觉性应该是最高的,但也不幸中招。
对于该医院的大部分的医护来说,他们甚至都没来得及正儿八经上前线抗击病毒,就莫名其妙倒下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不能说”!
发现病情,不能说。职工感染,不能说。做出检测结果,不能说。
对外,不能说。对妻子,对丈夫,对家人,也不能说。
不能说的结果?
唉……
2月份最大的段子创作素材是什么?
——上网课。
政治老师刚讲一句话,因为涉及敏感词,黑屏。
生物老师刚贴出一张图片,因为涉黄,封号。
全班来个网络升旗仪式,国歌是不能放的,在心里默默唱吧。
最安全的是体育课?
不知道运动时发出的呼哧呼哧声会不会被误认为在做不可描述之事。
你敢试试吗?
哈哈。
疫情期间你恐慌过吗?
是的。当你不知道身边是否存在感染者时,当你不知道开窗是对还是错时,当你不知道下水道能否传进病毒时。说不恐慌只能是自欺欺人。
现在。当看到当地连续多天没有新增病例,我知道我身边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安全的;当看到对病毒治疗的讨论,我知道双黄连并不能根治百病;当看到专家对疫情的解读,我知道我们离最终的胜利已不远。还用得着恐慌吗?
说出来并不会造成恐慌。
没有信息,或只有一面之词且无法判断真伪,才会造成恐慌。
疫情终会过去。
以后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