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致的时候,信手写了几篇随笔。谢谢关注和阅读的朋友们。文字的相遇,亦如生活中的相遇。有人问我想表达什么?……难到我了,我不知从何说起。
对音乐人窦唯的画作也是褒贬不一当年也有人问窦唯,你的作品想表达什么?窦唯结巴了一阵:“…难…难说。”当年轰动香港红磡的“魔岩三杰”用他们的摇滚影响了一代人。后来张楚“死了”,何勇“疯了”,而窦唯“成仙了”。成仙后的窦唯的作品越来越远离大众的欣赏范畴。其实,直到现在窦唯仍然是一个很高产的音乐人,只是他的作品一般人真的听不懂了。专门去听了窦唯的部分近作,哇,那么长的纯音乐,没有一句歌词。有的音乐加上一些人声,唔、啊、呀、嗯什么的,在“窦仙”看来歌词完全是模式化的东西,能免就免了。我不好意思问“窦仙”想表达什么?但我这样的俗人真的不能从他的作品中get到什么了。
岁月的印记如今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窦唯,真的令人唏嘘。从风华绝代到邋遢的中年大叔不过转眼一瞬。更令一些网友难以接受的是,他居然还把平凡的生活过的心安理得,部分网友甚至抱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遗憾心态。其实窦唯真想赚钱也不是太难的事,只是他不屑于媚俗而放低自己对音乐的标准,他过不了自己内心的那一关。看过南方周末的一篇评论“不是窦唯落魄,只是我们对平凡的人生充满恐惧。”引用其中的一段话“人人都在嘲笑平凡、恐惧平凡,殊不知,活出真实自己的平凡,比活得庸俗势利,难得多了。我们对窦唯“落魄”的嘲笑,就像是守住一汪水的人嘲笑一个占据着整片海洋的人。窦唯不需要你的怜悯,还是先怜悯一下可伶的自己吧。”
写得真好,一下子就颠覆了我的世界观,其实,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有时候“被洗脑”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感不一定是成正比的。(这也是某本思想巨著里的观点。)有人告诉我们,放弃一棵树,我们会得到一片森林。而事实是:失去是一定的,得到却是不一定的。
联想到金庸小说里那段成吉思汗和郭靖关于英雄的讨论,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成吉思汗问:我所建功业前所未有,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傻不拉几的郭靖回答,你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留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说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成吉思汗临死之际,口中还喃喃念着“英雄,英雄……”。无疑,成吉思汗生为人杰,死为鬼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大豪杰。但金庸要写的人不是他,金庸为草莽英雄作春秋,想表达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出于善意,我们希望窦唯能把他对音乐的高深理解,给我们大众做一个普及,再出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但我们的标准就一定对吗?也许人家早已挣脱了关于成功的狭隘标准,对于音乐和人生都有着更广阔的超越性追求。
你看到的只是你内心想要看到的。
网友评论
👍👍👍☀️☀️☀️
喜欢窦唯,不会因他落魄而厌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