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过一个小盆友写的文章,抱怨大学的朋友没有高中单纯,似乎大学生更功利了,情谊之间掺杂了利益,变得不那么纯粹了。这个小盆友看到了一些现象,并没有认识到背后的本质——初高中年纪还小,没有形成强烈的个人意识,基本没有独立的个人生活,大家一起在半封闭集中营式的环境中学习,环境本身很公平,生活单调,没有过多利益瓜葛,朋友之间是纯粹的孩童般的友谊。
大学则不一样,大学生脱离的原来集中营式的公平的学习环境,这时候是重新建立三观,个人独立意识觉醒,开始经营自己独特生活的时候。在大学,要学会独处,学会集体生活,学会交女朋友……这时候,同学们游弋于各种圈子,扮演不同角色,需要协调处理不同利益矛盾,已经从小朋友的交往变成社会化的交往。未来走向社会,朋友交往考核的因素更多,朋友或许更难得。
当下很多年轻人比较“独”,即个人意识强烈,不善交际,朋友很少。这与独生子女有点关系,与家庭、学校教育也密切相关。独生子女被家长溺爱,没有兄弟姐妹,如果周边没有同龄小朋友玩耍,很难在小时候建立成熟的交际能力。而学校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培养的主要是智商,人际交际的引导不足,情商开发迟缓。早恋,任性自私、独立性差、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都与情商有关。未来工作中,面对高负荷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必须有高情商。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于1997年被引入中国大陆,从而引发全国大讨论,但真正懂得情商的家长和学生并不多,未来这是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智商是情商的基础,智商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智商决定我们的创造力判断力,情商却决定我们的执行力,执行方法。情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智商,包括情绪控制,交往能力,自省能力,意志力,自我激励等方面,主要应用在个人认知和他人认知,以及情绪基础上的个人发展,人际交往。
高情商者能清醒地把握自己的情绪,敏锐感受并有效反馈他人情绪变化的人。情商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善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一言蔽之,情商的作用就是使人能更充分地发挥智商的作用、效果。情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技巧,既然是技巧就有规律可循,就能掌握,就能熟能生巧。锻炼情商,需要多点磨练,多点感情投资,慢慢变成“情商高手”,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在生活和职场中游刃有余。
情商培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认识自我,培养自我意识。小孩子意识形成之后,会对个人对外界有一些疑问和判断。比如问父母,我从哪里来?很多家长羞于回答,这都不利于孩子对自我和世界的探索。认知自我,包括自己的性别,能力,情绪,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形成自己独立意识和独立判断。啥时候有了个人意识,认为我是我,我之所以是我,我和他/她的不同……慢慢悦纳自我,找到自我,发现不同是,这时协调自我与外在的能力会慢慢显现。
第二、自我控制,自我激励。人们会有各种情绪,高兴,悲伤,抑郁,愤怒等,尤其负面情绪需要调节,这是情商的重要表现。不要过分高兴或悲伤,能疏导化解各种不良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引导、控制、改善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够使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能积极应对危机,并能增进实现目标的情绪力量。在情绪低谷或遇到挫折时,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激励,要通过上进心进取心和坚定的信念战胜挫折。
注:抑郁,自杀的孩子往往是情绪郁结,压力无法排遣,心理无法疏导,现实找不到出路。
第三、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认识他人情绪。在个人认知的基础上,要学会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原因,学会换位思考,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共情”能力,“共情”的基本特征是“准确理解他人”和“准确表达他人的思想”。 准确理解他人就需要换位思考和高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效果;只有高位思考,才能达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佳境。换位思考是种能力,也应该成为习惯,学会和自己观念不一样的人和平相处,理解别人感受,觉察别人的需要,同情他人。
第四、人际交往,和谐相处。掌握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妥善处理人际问题,与他人和谐相处。未来社会分工细化,工作需要团队配合,相互协作是未来人际关系的基础形式,这时候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需要无条件积极配合。在交往过程中,不抱怨不批评,热情积极,包容宽容,多聆听多赞美多沟通,有责任心,这样的交往才让人赏心悦目。尊重别人隐私,不要超越对方心理界限,保持克制,不过分情绪化利益化,树立公平和谐的人际交往观。
高情商的人拥有自我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强,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积极乐观地看待世界。能够揣摩他人心理动机,尊重所他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对方。能够对问题作出判断,能读懂别人情绪,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肯于帮助别人,向困难之人伸出援手,不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自信而不自满,乐观幽默,目标远大,认真踏实,不怕困难,心理承受能力强,失败后能重新崛起,有坚强的毅力,能战胜困难。
低情商的人目标不明确,易受他人影响,缺乏坚定的自我意识,没自尊自信,把自尊建立在他人认同的基础上,严重依赖他人。说话和做事时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经常大发脾气,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应对焦虑能力差,生活无序,爱抱怨。总喜欢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推卸责任,做事怕困难,胆量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一点打击,经常流泪,对生活感到悲观绝望。很多“公主病”娇生惯养的孩子容易有类似表现。
情商教育的缺失会带来大量的现实问题,建议家长和学校应建立系统的情商教育课,培养智商情商双优的好学生。在具体交往中每人都应放平心态,感同身受理解对方,锻炼情商。以大学为例,大学慢慢会形成小圈子,宿舍,班级,社团,男女朋友,职场等环境下交际内容会有变化,应该根据圈子不同,选择不同发挥个人情商,积极应对。在处理舍友关系,班级关系,男女朋友关系,师长关系,独处能力,考研公务员求职等的奋斗发展,压力纾解,目标确定等方面,都需要高超的情商辅助。内外统一,才能充实快乐,动力十足。
网友评论
对方的选择肯定受个人认知,环境等影响,有一些必然性,都能推测出来。宿舍室友也有亲疏,班级更是如此,尤其谈了女票,开始过二人生活,和周围朋友交流会更少,在未来道路选择上,考研公务员工作也会作区分,所以,一类人才会在一起。
大学需要学会交际能力,先处理好舍友关系,班级关系,社团学生会等关系,师长的关系,男女盆友的关系……要学会独立,在请别人帮忙时注意方法技巧,君子之交,不要过分强调回报。要善于在各种圈子游走,应对不同人群,方法要有差别,真诚、热情、踏实善良永远没错。大学应该有思修课,里面会讲一些交往技巧。
想发财,方法无非那么几种,工作,创业,投资,坑蒙拐骗偷等。本质看是买卖过程中的差价,卖的可以能是时间、技能、知识、劳动力等,能产生差距的是知识、技能相对应的单位时间的价值,和单位劳动的价值,这与智商相关。如何工作,如何创业,如何投资,与个人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相关,但能否成功,选择的方法等需要情商辅助。
所以,根本是智商,用什么方法,是否更顺畅,靠情商,对接到财富积累,形成的综合能力即财商~
不过,我感觉没什么,慢慢提高自己的情商,多去找自己的问题,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