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今中外心血来潮国学与传统文化
【酱香通鉴】周亚夫,你死了在地底下也会谋反!

【酱香通鉴】周亚夫,你死了在地底下也会谋反!

作者: 衣赐履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00:33 被阅读157次

    衣赐履说:周勃、周亚夫父子,可谓汉之栋梁。灭诸吕,立文帝,周勃是牵头儿的;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功不可没。然而,功大,不等于善终。前177年,文帝把周勃关到大狱里修理了一顿,最后放出来时,周老爷子说,我靠,我曾率百万大军,没想到小小的狱吏这么威风(详见拙文《周勃跨出大门,感叹道,原来狱吏这么威风》)!周亚夫可没那么幸运,竟然死在狱中。

    周亚夫在河内郡守位子上的时候,许负为他看相,说,你三年以后被封侯,封侯八年以后任将军和丞相,掌握国家大权,位尊而权重,在大臣中没有第二个能和你比。此后再过九年,你将会饿死。

    【我咋恁不信许负长这个模样呢?】

    衣赐履说:这个许负,是个传说中的女神算。有个叫魏媪的老太太,有次带着闺女去许负那里看相,许负说,你这个闺女不得了啊!她应当生天子。这个闺女,就是文帝刘恒的老娘薄太后,参见拙文《太后是怎样炼成的之薄太后》。

    周亚夫笑了,说,我老哥已经继承老爹的爵位了,如果他死了,他的儿子应当接替,跟我有个毛关系?既然我已像你说的那样富贵,又怎么说会饿死呢?请你指教我。

    许负指着周亚夫的嘴说,你脸上有纵纹入口,这是饿死的面相。

    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绛侯周胜之有罪,文帝刘恒从周勃的儿子中挑选贤能的人,大家都推举亚夫,于是封亚夫为条侯,接续绛侯的爵位。

    衣赐履说:周亚夫的老哥周胜之,娶的是文帝的女儿昌平公主。前176年,周勃被告发谋反下狱,为营救他出狱,这位公主儿媳妇应该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周勃于前169年去世,长子周胜之继承爵位。周胜之和公主感情一直不好(我似乎没听说过驸马爷和公主感情好的,呵呵),到了前163年前后,周胜之犯了杀人罪,封地被废除。应在前161年,刘恒打算从周勃的儿子中选一个接续爵位,大家公推周亚夫,于是,封为条侯。

    另,像许负这种铁嘴,我一贯是不信的,不过,有他们点缀在历史中间,读来倒也有趣。许负给薄太后相面,差不多是在前208年,给周亚夫相面,是在前163年前后,相隔近五十年,这许负恐怕也早已活成精了。

    前154年,周亚夫升任太尉,平七国之乱,意气风发。本年45岁。

    前150年,十一月(十月为岁首)刘启废掉太子刘荣,周亚夫坚决反对,刘启不悦。而梁王刘武每次来朝见,没事儿就在窦太后身边嚼周亚夫的舌头(平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也是中坚力量,被吴楚联军强攻时,数次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始终不理,因此结仇,详见拙文《七国之乱之周亚夫不战而胜》)。

    二月,宰相陶青被罢免,太尉周亚夫出任宰相。刘启诏令罢除太尉这一官职(意为宰相也管兵权)。

    四月,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被立为皇后。

    王娡伺候婆婆窦太后非常到位,窦太后对儿媳妇非常满意。前147年,窦太后对刘启说,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

    刘启说,当初,您的侄子南皮侯和您的弟弟章武侯,我老爹都没封他们,等到我继位后才封他们为侯,现在给王信封侯似乎不妥。

    窦太后说,人生在世,只各自根据当时的情况办事罢了。当年我弟弟窦长君在世时,竟然不得封侯,死后,他的儿子窦彭祖反而得以封为南皮侯,我十分遗憾!你还是赶快封王信为侯吧。

    刘启说,那我和宰相周亚夫商量一下吧。

    【皇上,非有功不得封侯啊】

    刘启找周亚夫商议此事,周亚夫说,高皇帝约定“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没有立功,如果封他为侯,就违背了前约。

    刘启默然,只好把这件事放下了。

    衣赐履说:讲原则是要付出代价的,周亚夫一句“非有功不得封侯”,刘启怎么想先不说,但把窦太后和王皇后算是得罪惨了。好多事情真的是很吊诡,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要讲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讲原则了,你的死期就不远了。因此,不论官场还是其他什么场,所谓智者,都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于是,最后只剩下了灵活性,呵呵。

    后来,匈奴重要酋长徐卢等六人归降朝廷,景帝想封他们为侯,作为政治号召。周亚夫反对,说,他们背叛自己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们为侯,那么还怎样责问不守节操的臣子呢?

    刘启说,周亚夫的见解不可采用。

    于是把徐卢等人全封为列侯。周亚夫因此就自称有病,请求免职。

    衣赐履说:显然,周亚夫任宰相,并不合适。他和他爹周勃一样,并不是搞政治的料子。对于匈奴王徐卢等人归降,刘启要封侯这件事,与王信封侯是不一样的,以周亚夫的眼界,是看不到其政治上的意义的,因此,只能死守教条。显然,刘启也认识到,周亚夫之才,主要在战场上,于政治上,水准是差得太远,跟他讲他也不能理解,干脆懒得解释。

    前147年,九月,刘启罢免了周亚夫,任命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

    注:刘舍为项羽家的后人哦,刘舍的老爹叫项襄,因功封为桃侯,在高祖刘邦封的一百三十七个功臣侯中,排名一百三十五,赐姓刘,改名为刘襄。刘项争霸之后,刘项变成了一家,呵呵。

    【请饭不给筷子,皇上,玩儿我呢吧?】

    前143年,刘启在宫中,召见周亚夫,赏赐食物,只放了一大块肉,既没有切,也没给筷子,周亚夫双手比划半天,没办法吃,就扭头吩咐主管宴席的官员取筷子来。刘启看着周亚夫,笑着问,看来,阁下不大满意啊?

    【阁下不大满意啊?】

    周亚夫当然感觉到了景帝是故意修理他,连忙脱帽谢罪。

    刘启起身,周亚夫趁机快步离去。

    衣赐履说:此处原文为“上起,条侯因趋出”,不少学者把“上起”译为“起来吧”,我觉得不很妥当。我的感觉是,刘启已经修理过周亚夫了,或者说已经考察过周亚夫了,君臣没必要再继续坐那儿较劲了,因此,刘启站起身来,意为你可以走了,周亚夫才得以闪人。

    【刘启看着周亚夫的背影,说,这样的人,岂能做幼主的臣子】

    看着周亚夫离去的背影,刘启说,遇事就如此愤愤不平,岂能做幼主的臣子(指将来儿子登基后镇不住周亚夫)。

    衣赐履说:前147年,周亚夫免宰相职,到前143年召见入宫,过了四年。《史记》和《通鉴》上都没讲,这四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柏杨先生认为,刘启召周亚夫进宫,是已经决定要铲除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刘启于前141年逝世,本年也许已经有了某种预感,因此,要给幼主刘彻找辅政大臣,周亚夫虽然在政治上并不高明,但是他有资历、有威望,保护幼主安全、维护政权稳定,是不成问题的,且本年五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刘启故意不给他筷子,看他这几年的火性是不是还那么大。结果,快六十岁的人了,周亚夫依然受不得半点委曲,显然,不适合作为少主的辅臣,故刘启才有“此鞅鞅,非少主臣也”的判断。至于周亚夫后来死于狱中,与这次召见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过了不久,周亚夫的儿子给父亲从工官(营造署)那里买了五百件铠甲盾牌,打算用于殉葬。搬运工非常劳累,但周亚夫的儿子却不给他们工钱。工人们知道购买这些器物是违法的,于是上书朝廷,检举周亚夫的儿子,事情当然牵连到周亚夫。刘启见到了检举信,下令调查。司法吏员列了一些问题,让周亚夫自己写清楚。周亚夫拒不配合。刘启知道后,很生气,说,朕不需要你的供词,也一样可以办你!下诏廷尉(司法部长)亲自审判。

    廷尉审问说,侯爷你是打算造反啊?

    周亚夫说,我购买的东西,都是殉葬用的,怎能说是要造反呢?

    审案的吏员说,侯爷,你即使活着不造反,死了之后,到地下也会造反!

    【想不到我周亚夫会受这种鸟气!】

    官吏的审讯逼供越来越残酷。当初,官吏逮捕周亚夫的时候,周亚夫就想要自杀,被夫人劝住了。如今,被关进了廷尉的牢狱,周亚夫哪里受得这种鸟气?于是,绝食五天,吐血而死。

    衣赐履说:光看这里的内容,似乎周亚夫死得有点冤。周勃、周亚夫父子两个都挺倒霉的,文帝修理周勃,景帝修理周亚夫,忘恩负义。其实,不是这样的。周亚夫死,是绝食而死,不是被景帝杀了的。他们的命,在皇帝眼中,都是无所谓的,如果非要拿道德标准来衡量,当然刘启不地道,但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皇帝和权臣,都是政治人,他们的行为遵循政治逻辑,而不仅仅是自然人的属性。

    第一,景帝并没有下令杀周亚夫,你自杀,我不反对。

    第二,周亚夫死后,景帝把侯爵的爵位给了周亚夫的兄弟周坚,封为平曲侯,接续绛侯周勃的爵位,说明景帝并不是要把老周家连锅端掉。

    第三,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周亚夫平时太牛逼了,牛逼闪蛋的劲儿,可能不比吴王刘濞次啊。太史公在《酷吏列传》里,讲了一个酷吏郅都,提升到中尉职务后,丞相周亚夫官最高而又傲慢,而郅都见到他只是作揖并不跪拜。这里,看出什么了?周亚夫已经不是以前的周亚夫了,中尉,是长安警备区司令诶,是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地位与九卿相若,郅都只是作揖,并不跪拜,说明其他官员见到周亚夫必须要行跪拜之礼,他老爹周勃是开国功臣、拥立文帝的带头大哥,都没有狂妄到这个地步诶!周亚夫如此行事,别说景帝,谁当皇帝能不忌讳他?我的感觉是,景帝未必想弄死他,但亚夫的性格比他老爹要拗,绝食五天,死不了人的,亚夫是气死的,气得吐血而死。

    另,周亚夫狂妄也就罢了,他的儿子算哪根儿葱?买五百套铠甲,运送回家,居然不给搬运工工钱!王侯将相的家人,就是这么牛逼!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酱香通鉴】周亚夫,你死了在地底下也会谋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uv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