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江南同志
许浑
南国别经年,云晴波接天。
蒲深鸂鶒戏,花暖鹧鸪眠。
竹暗湘妃庙,枫阴楚客船。
唯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
【注解】
1. 同志:志趣相同;志向相同。《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卓茂传》:“初,茂与同县孔休、陈留蔡勋、安众刘宣、楚国龚胜 、 上党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时,并名重当时。”
2.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来多指今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一带。本诗指汉以前的江南地区。
3. 南国:古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 ,南国之纪。”《国语·周语上》:“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於太原 。” 韦昭注:“南国, 江汉之间也。”
4. 鸂鶒:亦作“鸂鶆”。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唐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鷓鴣。”
5. 鹧鸪:鸟名。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为中国南方留鸟。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6. 湘妃庙:亦叫黄陵庙、黄陵祠、湘夫人祠、湘妃祠、二妃庙、昭烈庙,以祀奉贤良忠烈的娥、英二妃。遗址在湖南省湘阴县北湘江入洞庭湖处。相传,舜帝携娥皇、女英巡察南方,在湘山见到湘山竹十分青翠美观,便用它制造了凤翼一样参差不齐的排箫,分赠给娥皇、女英,并让二妃及其侍女留在湘山歇息,自己率部继续南巡,不幸在苍梧之野劳瘁而逝。娥皇、女英闻讯匆匆南行往苍梧奔丧,途经黄陵山——这是舜帝到过的地方,二妃触地思人,伤痛不已,于是双双投湘水自尽。当地百姓将二妃葬于黄陵山,并在墓后修建了黄陵庙。传说娥皇、女英投湘水后,化作了湘水女神。
7. 婵娟:指代明月或月光。 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美人迈兮音尘阙59,隔千里兮共明月。”
简译:
自南国一别多年了,仍难忘那晴日淡云、水波连天的景色。(首联起句点名与同志江南分别已久,二句开始写忆)
深深的蒲草中鸂鶒嬉戏,温暖的花丛里鹧鸪交颈而眠。
湘妃庙旁翠竹郁郁葱葱,枫树的阴影遮盖住了异乡人乘坐的小船。
(中二联写南国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好的景色)
但也只有洞庭湖中的明月,能够与我万里相共了。(尾联扣回首句分别多年,明写洞庭湖明月,暗写与同志的相思之情:江南诸多美好景色都很值得怀念,可是都比不上象洞庭湖明月一样的同志能与我肝胆相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