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强者心路
《道德经》讲记——微妙玄通

《道德经》讲记——微妙玄通

作者: 隆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07:39 被阅读0次

        “内在对话”运作于“万物”层面。(万物)

        “停顿内在对话”运作于“理则”的层面。(三)

        “清净心”运作于“意识”的层面。(二)

        “如如不动”——“觉”的层面。(空觉)

        以上的描述,是为了分清一些东西,以便于知道自己的主导部分是在哪个层面运作。

        如果我们的内在对话不断,我们是运行在一个有是非善恶、高低美丑的世界的。

        我们的“内在对话”来源于这个物质的世间,建立基础于此,所以说“内在对话”是运作于“万物”的层面。

        “停顿内在对话”是我们这个讲记里常说到的“无念”,“停顿内在对话”只是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是让我们可以突破“万物”这道门。

        但“停顿内在对话”这种“无念”,我们依然还处在“三”这个“理则”之中,依然没有突破生成我们这个世界的“理则”。

        这里的“清净心”指的是我们的“意识”,而这个“意识”指的是道生一,一生二的“二”,相同的用词,在不同的文章里所指称的对象是不同的。

        甚至在我们的这个讲记里,同样的用词你还得根据同篇讲记中上下文的结合,来分清它指称的对象是哪个。

        “清净”是在“意识”中的感觉,所以我们用“清净心”来指称意识,我们人与“大宇宙”的沟通是发生在这个“层面”。

        在这个层面之中,你就可以发现能量了,当然,这个能量可以指的是“三的能量变形”,你就知道我们的世界是处于能量的世界。

        前面的层面可以看见后面的层面,后面的层面是不知道前面的东西的。

        在“意识”的层面,你就可以操作力量了,借用道家的用语来说,就是可以使用“术”。

        但是如果“术”不是从“道”出发,所谓以“道”御“术”,那就象我们常说的叫落入旁门,旁门就不是道门。

        鬼谷子说,人谋事,事成落于因果,事不成落于人祸,唯有道德厚重可以免之,这个道德厚重就可以是“以道御术”了。

        道家的话很有意思,它把得“道”的人叫“真人”,那么,即使你“作意”,就是用“术”很厉害,也不能称为“真人”。

        我们人想从“内在对话”中移出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所谓的修行,作为人,还必得从这里入手。

        入手之处就是加入新的信息进来,俗话讲就是学习新的东西,但这里也是最容易混乱的地方。

        人如果追求的是世间的东西,努力的方向是加强自己的理性,理性强大了,定性也就有了,就会有相应的智慧出现。

        没有善恶之分,无有是非对错,不是“内在对话”世界里的东西,是有这个层面存在,但不在“内在对话”的世界里。

        停顿内在对话非常困难,仅仅想停顿它是不行的,是需要一个相对很完善的思想体系的,如果你已经处于其中了,想放下它,你就得先了解它是什么,这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需要广学多闻,以至于它认清了自己,自愿放下了。

相关文章

  • 《道德经》讲记——微妙玄通

    “内在对话”运作于“万物”层面。(万物) “停顿内在对话”运作于“理则”的层面。(三) “...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十七)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十五章解读。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

  • 微妙玄通!

    张扬不能长久,低调步子才稳。力量的积蓄深厚了,你做事才会轻而易举,水到渠成。 人脉,管理,资金无不如此。学识更是非...

  • 微妙玄通

    《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

  • 微妙玄通

    沉静如大海,行动如脱兔。 他在浊世中既能和光同尘,与周围和谐共处,又能做到不随波逐流,能够涤荡自己,保持一颗出淤泥...

  • 道德经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道德经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 《道德经》智慧:微妙玄通

    “玄通”二字,进一步来说,即是修道有成,到了某一阶段,万物皆可以随心所欲,把握在心中。修道有成的人“宇宙在手,万化...

  • 《道德经》智慧:微妙玄通

    “俨兮,其若客。”俨,俨然的意思,表明容貌庄重。修道有成的人,态度是严肃的,表情是庄重的。遵循大道,不妄作妄为。待...

  • 《道德经》第十五章 微妙

    华夏传习书院~每日传习~经典永流传~ 《道德经》第十五章 微妙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

  •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15、16章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15、16章 文:Recycler 33/233.3708 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讲记——微妙玄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dq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