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花后有蜂,这个因果关系,我们很好理解。花与昆虫的“共同进化”原理也顺理成章,因为代价合理,给彼此都带来益处。可是,90%食物来源依靠花粉的蜂鸟从何而来,因何而生,就不得而知了。顺便普及一点知识,蜂鸟旋停采蜜时,翅膀运动50/秒。花费这么大代价的生存方式看似不合理,但这个物种确实实在在进化出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回过头看,人类文明变迁并不是循序渐进的,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推手“蜂鸟效应”了。即:一个领域内的一项创新或一连串创新,最终会引发表面看起来似乎完全属于另一截然不同的领域内的变革。只是我们太在意生存和生活了,忽略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确又伟大的变革。今天,让我们从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剥离出来,看看引发文明重大变革的“尘埃”——沙子。
一、文明与追求奢侈不无关系
作为现代常见的一种材质,可能你不会想到,世界上最早的玻璃,是天然的。
事情发生在大约2600万年前,在撒哈拉沙漠的东部边缘,突然出现了一次超过1000度的高温,这使得一大片沙子(二氧化硅颗粒)融化,等到它们冷却后,玻璃就诞生了。
然而它们就这样在沙漠中静静躺着,直到很久以后——距今约10000年前,路过此地的人才把天然玻璃捡回去,它流通于早期文明的各种市场与社会网络中。那时候,由于玻璃尚属罕见,它常常被制作成贵族才能拥有的装饰品,例如我们现在从法老图坦卡蒙陵墓中找到金珐琅圣甲虫胸针,非常精美。
后来随着人工玻璃制造技术的出现,玻璃被制成各种器皿和窗户,并逐渐分化出镜片、镜子、以及玻璃纤维这三种进化方向。
1204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人口流动中,一群玻璃制造商在威尼斯定居下来,将大量玻璃制品带到这个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中心。
二、文明还与空余时间紧密相连
由于制造玻璃需要超过接近1000度的高温,玻璃制造商们在给威尼斯带来新的财富来源的同时,也常常不小心就将临近的街坊烧个精光。
于是威尼斯总督将玻璃制造商集中到穆拉诺岛上,密集的同行竞争与交流使玻璃工艺迅速发展,到了下一个世纪,玻璃开始变得清澈,世界上第一副眼镜诞生。
15世纪40年代,古腾堡发明印刷机,使阅读普及。人们开始发现自己患有近视,眼镜的需求量提升,眼镜市场的繁荣促使眼镜专家遍布欧洲大陆。至1590年,显微镜出现。70年后,罗伯特·胡克出版了他的插图本《显微制图》,他给生命的基本结构单元取了一个名字——细胞,由此引发了科学和医学的一场革命。不久后,显微镜将带我们看见肉眼不曾见过的细菌和病毒群体,并导致了现代疫苗和抗生素的发现。
在另一个维度上,显微镜发明20年后,望远镜出世。1610年1月,伽利略使用自己改进后的望远镜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围绕木星旋转,对地心说发起了挑战。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镜片继续在传媒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光学的发展,玻璃传递光、处理光的能力被逐渐开发出来,我们有了相机等摄影设备。20世纪40年代开始,我们给玻璃涂上荧光粉,然后向其发射电子,由此产生了电视图像。
三、文明进程中有很多偶然,但又是必然
让我们将视线拉回到穆拉诺岛上,当时的玻璃制造商将他们制造出的水晶般透明的玻璃刷上一层锡和汞的化合物,做出了光亮耀眼的玻璃镜,人们开始真真切切地看清自己的长相。
镜子的出现,让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画像蔚然成风,那些纤毫毕现的自我形象画作在1400年以前并不属于欧洲的一个艺术传统。绘画的主要题材还是风景、宫廷场景、宗教场景等。
镜子的出现也直接帮助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发明了绘画中的直线透视法。作为物质文明的一位成员,镜子带来了更多人文意义上的变革,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上,它曾有过不小的作用。
1887年,查尔斯·弗农·波伊斯拉出了近90英尺的玻璃线,他发现了玻璃纤维竟意外得坚固,比之同规格的钢绳也毫不逊色。如今玻璃纤维作为坚固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住宅隔热设备、豪华游艇、防护帽及A380商用飞机等物品的制造上。
1970年,康宁玻璃厂研发了一种晶莹剔透的玻璃,后来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将激光束发射到这种超白玻璃纤维上,发现数字信号通过超白玻璃纤维几乎无损,这就是现在为我们熟知的光纤技术。
而光纤带来了摩天大楼,带来了互联网,更促成了财富增长,探月、登陆火星才有了基础,至于走出地球,迈向哪里我们还不知道。正如为人类提供动力的中东石油,几百万年来它就在那里,并没有什么价值,仅仅因娱乐向夜间的延伸,人们对时间有了更大的需求,才使黑色液体有了“金”的属性。
所以,是不是可以暂时得出这样的认识:文明演进正是为了丰富人类的“剩余时间”,而人类一旦适应了舒适的生活,只能向更舒适的生活迈进。对个人来说,剩余时间的创造和支配就是人生的大问题了。
一粒沙引发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