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淘淘不珏持钻福利社点赞评论专题佛晓星辉&学院持钻福利社点赞专用专题
曹操53岁时写下一诗,展现了博大胸怀,中间4句是千古名句

曹操53岁时写下一诗,展现了博大胸怀,中间4句是千古名句

作者: 晨风happy | 来源:发表于2022-12-19 20:53 被阅读0次

《世说新语·豪爽》中记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王处仲便是晋朝大将军王敦,敦性格本就豪放不拘,关心时局,后来王敦权势越来越大,受到晋元帝的嫉恨,所以便重用其他人以为制衡,王敦心中不平,经常吟咏这四句诗,而且每次吟咏,都激动异常,拿着如意常常把壶口击碎。

王敦酒后所吟的这几句诗,其实是曹操的名句,出自《龟虽寿》一诗。曹操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已经五十三岁了,在魏晋时期,年过半百多,已经算得上是个老人。但是,曹操当时却踌躇满志,官渡一战,击败了袁绍,后来又平定乌桓,将北方统一在自己的版图之下,曹操回顾人生的路程,振奋而又激动,于是便写下了这首《龟虽寿》。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开篇曹操借助神龟、腾蛇这两种传说中的神物,来书写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仍然会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然能够乘风乘雾,但终究也会化为土灰。

曹操此处用了两个典故。“神龟”出自于《庄子》,有云“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此处曹操是反用其意,直言神龟虽然活了千年,但是仍然难免一死;“腾蛇”出自《韩非子》,说“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是说腾蛇虽然能像龙一样腾云驾雾,但是一旦云气消失,就会灰飞烟灭了。

曹操是积极振奋的,所以即便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仍然踌躇满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说一匹千里马,即便是年岁老了,可千里之志仍存,即便身居槽砺之间,依然有着万丈豪情;因而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想要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雄心却依然不变,对于理想的追求,亦丝毫不会消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人的寿命虽然不能违背上天的规律,但是也不是毫无办法,只要能够深谙“养怡之福”的法门,便可以“永年”。曹操此处所说的“养怡之福”,是一种精神气,一种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态度,一种虽然身老却心不老的气概。

《龟虽寿》虽然简短,但是却是一首令人难忘的诗歌,曹操以其雄才大略的志向、经天纬地的诗才,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大政治家的气概与抱负,读来无比振奋,后人将三曹的诗歌列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关文章

  • 曹操53岁时写下一诗,展现了博大胸怀,中间4句是千古名句

    《世说新语·豪爽》中记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晴 曹操在《短歌行》中写下酒中千古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品读】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李清照写下了一篇千古绝唱,可谓是把自己一生的心境都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出来,这首诗就是《残花》,她随笔中的巅峰之作: ...

  • 是承诺也是愿望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句千古名句是卓文君为了换回变心了的丈夫司马相如而写下的千古名句。因为一曲《凤求凰》使得...

  • 柳永,这位"四次科举"落地、浪迹于烟花柳巷的

    当您在写情书时写下"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之时,当年写下这千古名句的婉约派词人柳永的心情,是否可以读懂?...

  • 月下独酌

    一千多年前,曹操酒醉,于是吟唱出千古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 水杯赋

    今天我们学习了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诗《瓶赋》。从中我了解到了,柳宗元被贬时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瓶赋》。《瓶...

  • 曹操:他是一个英雄诗人,不是文人骚客

    1 曹操是帝王级诗人 在中国帝王级的人物中间,真正称得上为诗人的,曹操当之无愧。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

  • 观沧海

    曹操所著四言乐府诗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

  • 家国情怀

    读杜甫的诗最能体会到什么是“家国情怀”,在《春望》中他忧国伤时留下千古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还有“烽火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曹操53岁时写下一诗,展现了博大胸怀,中间4句是千古名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qu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