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豪爽》中记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王处仲便是晋朝大将军王敦,敦性格本就豪放不拘,关心时局,后来王敦权势越来越大,受到晋元帝的嫉恨,所以便重用其他人以为制衡,王敦心中不平,经常吟咏这四句诗,而且每次吟咏,都激动异常,拿着如意常常把壶口击碎。
王敦酒后所吟的这几句诗,其实是曹操的名句,出自《龟虽寿》一诗。曹操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已经五十三岁了,在魏晋时期,年过半百多,已经算得上是个老人。但是,曹操当时却踌躇满志,官渡一战,击败了袁绍,后来又平定乌桓,将北方统一在自己的版图之下,曹操回顾人生的路程,振奋而又激动,于是便写下了这首《龟虽寿》。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开篇曹操借助神龟、腾蛇这两种传说中的神物,来书写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仍然会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然能够乘风乘雾,但终究也会化为土灰。
曹操此处用了两个典故。“神龟”出自于《庄子》,有云“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此处曹操是反用其意,直言神龟虽然活了千年,但是仍然难免一死;“腾蛇”出自《韩非子》,说“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是说腾蛇虽然能像龙一样腾云驾雾,但是一旦云气消失,就会灰飞烟灭了。
曹操是积极振奋的,所以即便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仍然踌躇满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说一匹千里马,即便是年岁老了,可千里之志仍存,即便身居槽砺之间,依然有着万丈豪情;因而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想要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雄心却依然不变,对于理想的追求,亦丝毫不会消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人的寿命虽然不能违背上天的规律,但是也不是毫无办法,只要能够深谙“养怡之福”的法门,便可以“永年”。曹操此处所说的“养怡之福”,是一种精神气,一种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态度,一种虽然身老却心不老的气概。
《龟虽寿》虽然简短,但是却是一首令人难忘的诗歌,曹操以其雄才大略的志向、经天纬地的诗才,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大政治家的气概与抱负,读来无比振奋,后人将三曹的诗歌列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不是没有道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