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阅读方法,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推荐,500字以上。
《小狗钱钱2》——优秀的品格比金钱更重要
本书作者博多·舍费尔,被称为“欧洲第一金钱教练”,他为孩子们和年轻人写的畅销书《小狗钱钱》深受好评,掀起了一股风靡欧美的“金钱童话”潮流,也受到广大中国读者的喜爱。
如果说《小狗钱钱》是对孩子们和年轻人的财商培养,教会了我们如何像富人一样思考,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金钱。那么今天分享的《小狗钱钱2》要告诉我们的是优秀品格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的确,金钱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东西,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幸福的生活,金钱和优秀的品格二者缺一不可。正像本书所讲述的甜甜圈理论:金钱就像甜甜圈外面那个看得见的圆圈,而甜甜圈内部无形的圆孔则代表人类的内心,象征着我们无法看到却又必须具备的品格——这是比看得见的成功更重要的东西!
你有没有经历背后说人闲话,却被当事人听到的尴尬?你有没有收到来自他人莫名其妙的敌意?你有没有在工作、生活中遭遇不平等的对待?
当你遇到这些困境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是怨天尤人,吐槽发泄,还是想改变现状却不知所措?
《小狗钱钱2》告诉我们要想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良好的品格。本书告诉我们养成优秀品格需要7条准则,即:友好亲切、用于承担、善待他人、帮助给予、感恩之心、勤学不缀、值得信赖。
理财知识同样适用于生活,就像银行账户,因为我们先往里面存钱,所以才能从里面取出钱。
人与人之间也是存在“关系账户”的,当我们帮助他人时就相当于往关系账户中存钱,当我们伤害他人时就相当于取钱。如果存款余额很多,那么偶尔的小数额取款,也就是我们不经意造成的小小伤害,对方并不会太在意。反之,如果存款数额为零,哪怕一点点的小伤害对于彼此的人际关系也是很大的冲击。
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是无意识的,有陌生人对我们表示敌意,往往是因为在某个方面我们伤害了他。当彼此之间的关系账户没有存款时,一句无恶意的玩笑,都可能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影响对方对我们的感官。
《小狗钱钱2》这个故事中的7条优秀品格准则,不单单适应于孩子,同样适用于成年人的性格发展,值得一看!
(797字)
第二题:写一篇听课笔记(重点谈收获),体会式笔记,而不是摘抄课堂内容,1000字以上。
公式写作:阅读理解+旁征博引+原创金句,本次课程释若老师讲述的是阅读理解部分。
课程初始,老师一再强调: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知识转化能力。不了解、不懂得的知识没关系,只要我们会借用就好。这里的借用当然不是照搬照抄,我们要做的是把别人的知识进行再加工,重新整理输出,变成新的知识产品,把拿来主义变成原创思想。
写讲书、拆书我们一定要明确阅读的六个层次:信息、刺激、娱乐;知识、思想、审美。对于浅层的阅读,我们将要面对的用户,他们大多处于前三个层次,而对于以写作变现为目的的写作者,我们一定要关注后三个层次,进行更深入的阅读,每一个阅读层次,需要我们关注不同的方面。
老师本次的课程,从速读技巧、精读技巧、重述技巧以及笔记技巧四个方面展开。
速度和精读两个阅读技巧是拆书作者必须要掌握的能力,这个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就能获得提升。快速阅读,就是要一口气读完,因此在读书之前,我们就需要做好准备:打算从这本书得到什么知识、掌握什么内容,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收获离开阅读。
能够吸引读者的解读稿,往往都是有价值、有趣味、有意思的。所以在精读层面上,我们要从阅读的六个层次入手,一点一点进行分析、解读。一本书的中心思想在不同的人看来是不一样的,解读的角度也是多方面、多维度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没必要纠结自己的解读点是否正确,只要我们的解读能自圆其说、有意思就可以。
本次课程的重点是重述技巧,重述是我们做知识转化的核心技能,更是写讲书稿、拆书稿的核心技能。老师以实际案例的模式,一点一点讲解、教授,非常便于学员理解、掌握。这一部分我反复听了3遍。
重述不只是重述原文,还需要联系实际经验,再进行规划运用,也就是what+why+how。在这一小节,解决了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没有素材,面对不了解、没有读过的知识,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什么,无从下手怎么办?老师给出了答案:信息搜集,找准关键字,通过买书、百度、知乎等等途径都能找到相关答案,我们把这些回答进行重述、整理就好。
就像老师在课程中作为举例的人物传记类讲书稿,怎么找切入点,如何运用2W1H进行解读。拿破仑的传记怎么切入,怎么让文章变得有意思,怎么衔接上下文,怎样抛出我们自己的观点…这个方法真的很棒,小白都能轻松理解和掌握。
最后讲述的笔记技巧也是非常实用的,我以前的读书笔记也只是笔记,无法变成写作的素材,现在通过老师讲述的致用类图书笔记6步法以及虚构类文艺作品和非虚构类记叙作品如何做笔记,我对制作有价值的读书笔记有了新的感悟。
最近听一些解读稿,正是关于虚构类文艺作品的,原本不太理解作者写作的模式,现在通过释若的讲述,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从人物关系图、故事情节流程图以及地图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这个方法下一步正好可以拿来尝试。
遇到一个有情怀、有知识、又靠谱的老师真的很幸运呀,跟着老师的脚步继续加油,遇见更好的自己。
(1169字)
第三题:在荔枝微课,我的读书专栏“噢耶,读书来了”读书专栏,听我解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并写下你对RIA读书法的理解,500字以上。
不会读书,看不懂、想不透怎么办?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我思考?不妨阅读下《这样读书就够了》,书中的RIA便签读书法强调的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联系经验学,强调实践,学以致用。
RIA=R+I+A=阅读拆页+讲解引导+拆为己用,引申出来就是阅读原文+重述原文+联系经验+规划运用。
R:阅读拆页
对于致用类图书,在买书前,就要确定好想从书中获取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拿到书后,首先快速阅读目录;其次快速的翻阅本书,在此过程中一是要从书中找到需要的知识点,另一个是看是否有值得拓展学习的内容,分别做好标记;第三步,精读标记的内容。
在精读过程中,进行I讲解引导部分。
I:就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目的是加深理解。
然后就是A拆为己用,具体分为A1+A2。
A1联系经验:回顾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列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书中作者提倡的方法,进行对比,哪一个更符合实际,更易于操作。在总结以往经验做法的同时,可能有新的灵感,总结出新的方法。
A2规划运用:列出自己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用作者提出的方法和自己阅读理解后总结出来的方法,针对具体问题写出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必须是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行动步骤必须详细的。
具体的操作——拆书七步曲:
第一步,对普通人,确定读的书是致用类图书,比如沟通类、理财类的图书。致用类图书就是通过本书可以提升某方面能力,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实际工作生活中能够具体使用的。
第二步,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对书中知识点和难理解的观点,精读对自己有用的,借助各种途径搞清楚、弄明白,放弃对自己无用的知识点。
第三步,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点,总结自己得到的启发,写好后,贴在相关的书页上。
第四步,对照选中的知识点,反问自己有没有相关的经历,看到过的、听到过的都可以,写在A1便签上,帖子I便签的旁边。
第五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以后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点。此处,要先考虑应用的目标,再根据目标写出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方法,写在A2便签上,帖子A1便签的旁边。
第六步,在贴了便签的书页旁,贴一张指示标签,以此区分对自己无意义的书页,提醒自己该页有自己的学习资料,并且属于哪一类。
第七步,等看完一本书以后,把所有的A2便签都取出来,贴在自己某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每天都去落实行动。
这个七步曲。我的感觉是在实际操作和阅读中,没有必要完全照搬,对于写作而言,比如第6步和第7步是可以放弃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A2规划运用比较困难,什么样的操作才能具体可行,详细的操作步骤怎么设计,我总是难以找到思路,希望在经过不断练习后能掌握技巧和方法。
(1009字)
第四题:用课堂上介绍的重述原文方法,写一篇人物传记稿,写一篇人物传记稿,1500字以上。
《吕雉:从善良少女到狠辣毒妇》
各位书友,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个人物是吕雉,她是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她是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把国家政权牢牢握在手上,把一群男人踩在脚下,在刘邦死后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这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吕雉留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并不好,人们提起她的第一印象往往却是:哦,那个发明了酷刑“人彘”对付情敌的毒妇呀。的确,在那个年代,三妻四妾合法,大老婆为了对付小老婆,堂而皇之的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想想也是挺可怕的。
那么吕雉,她天生就是个手段残暴的女魔头吗?并不是,她也曾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一个温柔贤淑的少妇。那么吕雉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女强人的?答案在于外在的、环境的不断逼迫。
有些人,生来就无法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只因为她们是女人!
吕雉性格的第1次转变:富家小姐无奈下嫁无赖混混
吕雉自小家境富裕,生活的无忧无虑。如果没有意外应该会像那时候的大家闺秀一样,被父母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两人举案齐眉、平平淡淡过完一生。
然而,吕雉的父亲坚持认为刘邦这个邋遢的中年男人以后会有大出息,不顾妻子、儿女的反对强硬的要把吕雉许配给他。
当时的刘邦是什么样子的呢?当地出了名的无赖,整天不务正业、吊儿郎当、偷鸡摸狗,将近40岁了还没取上媳妇儿,还有一个几岁大的私生子。一般人家,哪里舍得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
设想下:一个不到20岁的妙龄女孩,被父亲要求嫁给一个比自己大15岁的男人,这个男人很穷、长得也不帅,甚至有点猥琐、邋遢,他还有一个几岁的孩子,女孩一进门就得给人当后妈。这事搁你身上你乐意吗?肯定不愿意呀,你又不傻。
吕雉也不愿意,但是那个父权、男权社会,没有给她一丁点儿选择、反抗的余地,她只能乖乖听命。此时,吕雉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意识到内心深处那个天真的女孩她应该长大了。
嫁给一个这样的人,很多女孩可能就自暴自弃了,但是吕雉却不认命,她积极的面对生活,努力让生活好起来。
刘邦家里没钱,又整天跟朋友胡混不回家,吕雉也不怨天尤人。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自己学着种田、养蚕织布来自食其力,同时还不忘孝顺公婆,也没有苛待丈夫的私生子,可以说吕雉是一个少有的贤惠又善良的好姑娘。
从经历的这些事情,我们也能看出来吕雉是个性格坚韧、内心强大的女性。
吕雉性格的第2次转变:经历一次次的屈辱和恐惧,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婚后的吕雉,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她以为自己的付出总能在丈夫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没想到自己只是一颗棋子,吕雉开始蜕变。
经过多年征战,刘邦当上了汉王,吕雉以为自己的好日子终于来了,她和孩子终于能跟丈夫团圆了,能跟着丈夫享福了。哪里想到,最后盼来的不是刘邦的接亲,而是项羽的攻打。很不幸,吕雉和公婆被项羽俘虏了。被敌军俘虏的人质会遭受什么样的待遇和屈辱,就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吧。
两军对垒,项羽把吕雉和刘邦的父亲、兄弟绑到阵前,以她们的性命威胁刘邦:再不投降,就把她们剁碎了煮肉吃。理智上,吕雉不愿成为牵制刘邦的拖累,愿意慷慨赴死。但是,当刘邦说出那句“分我一杯羹吧”,吕雉的内心无比凄凉。
2年4个月后,吕雉终于摆脱了人质生活,与丈夫儿女团聚。此时,她却发现,丈夫身边美女环绕,早已没有了自己这个糟糠妻的位置。好在,刘邦是个什么德性,吕雉早已不抱希望,她不奢求爱情,只想保护好自己的儿女、维护自己正妻的位置和尊严。
然而,当儿女向吕雉痛诉当年逃亡路上,一再被父亲刘邦踢下马车,如果不是夏侯婴的帮助,两个孩子差点儿丢掉性命时,吕雉的内心又被狠狠地戳了一刀,对刘邦彻底失去了期望。都说虎毒不食子,刘邦的寡情真是连畜生都不如。
可能会有朋友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胜利的路上必要的流血、牺牲是少不了的,我们要理解。
那么,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的丈夫或妻子,为了自己的事业,不管你的死活,也不管孩子的死活,连他自己的爹妈都能舍弃,这样的人你还敢跟他继续在一起吗?答案肯定是不敢呀,这样的人多可怕,真要遇上了,那还不赶紧一拍两散呀。
咱们现代人,还能离婚及时止损,吕雉当时不可以,也不愿意。
首先,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离婚是不存在的,如果吕雉离开,两个孩子怎么办?其次,吕雉为了刘邦拼死拼活,受了那么多的苦楚和折磨,眼看着就能吃到胜利的果实了,这时候主动离开,让另一个年轻貌美的小三去享受成果,搁谁谁也不愿意,我们都不愿为他人白白做嫁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邦就要当皇帝了,吕雉的儿子是嫡长子,第一顺位继承人,也是未来的皇帝,哪怕是为了儿子的将来吕雉也得忍着。
现代人,那些功成名就之后想抛弃发妻另寻新欢的也不少,多少原配打死不离婚,就是为了利益呀。
经历的种种事件,无一不说明了夫妻情谊和骨肉亲情在刘邦心里什么都不是,刘邦这个男人靠不住。吕雉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就不能坐以待毙,她选择了主动出击。只要能生存下去,只要能把权利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抛掉性格中的善良又算得了什么呢?
吕雉性格的第3次转变:慈母铁石心,巩固权势,杀人立威
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已经54岁了,这在古代已经算是高龄了,再加上东征西战的,旧伤累累,身体状况就不太好。随着刘邦的日渐老迈,吕雉就开始思考以后的出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假如刘邦死去,儿子刘盈登基,这些个功臣,谁能够制得住他们?
就像是现代的家族企业,老东家退位,新东家掌权,跟随着老东家打天下的那些叔伯兄弟,总是会倚老卖老,不服从新东家领导一样。不把这些个老家伙压制住了,新东家就只是个摆在台前的傀儡,没有任何话语权。吕雉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面临同样的困境,她希望能帮儿子把潜在的威胁拔掉,给他留一个太平天下。
因此,为了震慑功臣,也为了给日后的掌权做准备,吕雉选择杀人立威,第一个拿来开刀的是韩信。韩信是谁呢?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军事家,打仗战无不胜,领军多多益善。刘邦之所以能建立大汉王朝,韩信居功至伟,刘邦御赐他五不杀做护身符,也就是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君不杀、没有砍他的刀、没有杀他的剑。
吕雉选择韩信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刘邦也想杀韩信,只是苦于没有借口和办法;其次,吕雉要在朝堂树立自己的权威,战功赫赫的韩信是最大的威胁,是拿来立威绝佳对象。
结果正如吕雉所期望的,杀死韩信后,满朝的文武百官都畏惧、害怕吕雉,吕雉立威的目的达到了。经此一事,吕雉的性格也越发的刚毅、果断。
吕雉性格的第4次转变:执掌天下,屠旧怨,泄怒火
刘邦去世,刘盈登基,大汉江山落入了吕雉手中。吕雉终于能够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名正言顺地发泄自己隐忍多年的不满和怒火。
历史上对吕雉诟病最多的就是以人彘虐杀了戚夫人,并以此评价吕雉是个心狠手辣、性格残暴的毒妇。
其实,戚夫人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她自身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戚夫人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不作不死。
刘邦宠爱了那么多女人,生下儿女的也不在少数,吕雉并没有对那些女人怎么样,唯有戚夫人碰触到了吕雉的逆鳞。刘邦活着的时候,戚夫人处处挑衅吕雉,争夺宠爱也就罢了,她还鼓动刘邦废掉刘盈改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丈夫、爱情、权势这些吕雉都可以放弃,但是敢染指我儿子的未来,看老娘不弄死你。
实际上,后宫的争斗原本就满是血雨腥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吕雉的性格懦弱一点,让戚夫人的儿子成了皇帝,相信吕雉和儿女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刘邦死后,戚夫人还是看不清形势,一点儿一点儿把吕雉彻底惹怒了。吕雉最初并没有要戚夫人的性命,她只是废掉了戚夫人的位份,把她赶去做苦工、杂役。戚夫人如果就此安分下来,等吕雉的怨气发泄出去,可能就没有后边的惨剧了。
戚夫人是怎么做的呢?她先整天痛骂吕雉和刘盈,气的吕雉派人把她的头发拔光,给她换上囚犯穿的破衣服,脖子上套上大铁环,天天看着她干活。
本来呢,把一个曾经的受尽宠爱、锦衣玉食的夫人贬为下贱的奴隶,吕雉的怒火也发泄的差不多了。可是呢,戚夫人却以为吕雉不敢杀她,天天怨恨吕雉和刘盈,甚至编了一首歌,整天唱呀唱。这种赤裸裸的挑衅,最终让吕雉彻底愤怒,找机会毒死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并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所以说,戚夫人纯属自取灭亡。她被刘邦以往的宠爱迷花了眼睛,没有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一步步把自己和儿子拖入了无尽深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外界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吕雉并不是天生的恶毒,也不是天生的野心勃勃。只是处于吕雉当时的境地,她想活下去,想让自己的儿女好好活下去,只能如此。
吕雉的一生可怜又可恨,她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不是一个幸福的女性。丈夫的疏离,儿子的反对、不理解,让她痛苦万分。
环境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所迫我们应该强势,但请不要把它带入我们的家庭。性格强势、果决的母亲,往往习惯了发号施令,不利于家庭和睦,也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养成。
吕雉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她把儿子刘盈牢牢护在身后,替他挡掉所有的风霜,不想让他遭受一点的伤害。最终,却无法获得儿子的理解与支持,与儿子渐行渐远。
(3588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