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需求与用研产品经理0岁的产品经理
一个产品,做还是不做,在这儿不是个问题

一个产品,做还是不做,在这儿不是个问题

作者: 大话洋葱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13:04 被阅读29次

2017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2017的年终各种总结、各种绩效考核纷至沓来,当我在ppt、excel的海洋中焦头烂额时,老板又把我们叫进了办公室。

——“最近大家都辛苦了,一年下来感谢各位为公司做的贡献,今年马上又要过完了,对于明年大家有什么好的计划和建议么”

——“恩,暂时还没有来得及想。。。”话音未落,老板接过话来

——“哦,那没事,叫你们过来主要是我想开发一款产品,利用公司现有的业务模式,开发出一款有推广性,能够突出公司优势,并且解决客户需求和痛点,各位回去梳理下出个方案吧”

——“好的” ,除了说这个我还能说别的么,不能,那就撸起袖子,整吧!

既然要做产品,就要竞品分析,目前互联网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不可能出现某一行业完全空白,只要这个产品所处的行业没有被完全一头独大(例如,电商类,天猫、京东已经基本垄断)就有机会。

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市场同类产品的市场定位,目标人群,具有的功能,分析出各类产品的共有必备功能点和独有的个性功能。结合公司的客户群和定位,从新组合,最重要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营销方式,对于较为成熟的行业,我们就是要新概念营销,从某一需求点或者痛点作为主要切入点,可以不做大而全,但至少要做小而美。

那么,我们是这么做的

一、竞品分析

对比分析法

在你做竞品分析之前,首先要给自己灌输一个信念,就是不管此行业的产品已经做的多么完善,多么强大,要坚信需求是肯定有的,我们是在做一道论证题。结论是老板定的要做一款产品。那么我们就尽最大的努力,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来证明此产品的可做性。切记,不要最后论证为我们如何做,而是我们要不要做,客观公正的去分析。

从网上信息、媒体报道、论坛等各种渠道分析对手的优势,包括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形成excel表格。比对维度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定位、目标人群、产品用户体验、目前发展规模,品牌知名度,产品内容,业务内容,增值服务,特殊个性服务,产品功能等。

竞品分析思维导图

excel表格鲜明对比后,对整体的市场就有了初步的认知。接下来我们就要基于以上的竞品分析结果进行SWOT分析了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矩阵图

根据竞品分析比对结果,分析初外部环境中的存在的威胁和机会。

威胁也要分轻重缓急,其中有哪些是对自己公司无关紧要,哪些是绕不开的,哪些又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绕开的。

存在的机会,罗列出机会存在的可能性、机会是否能够轻易获得或通过某种代价才能够获得。

以上的分析,建议使用《麦肯锡方法》一书中的建议:

1、以事实为基础:对收集事实的积极态度,必须不害怕、不逃避事实

2、严格的结构化: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对事件细节的归类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或者加一个其他类。这三种分类必须相互独立没有交集,且每一个分类能完全穷尽其范围内的细节(可再下列其他分支)

通过以上方法,将外界的因素罗列并按照重要度有序排列。

根据竞品分析比对结果,分析内部环境中的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针对目前市场中已有的同类产品,如果不是已经完全被垄断,还处于非充分竞争时,肯定是有一些客户的需求和痛点没有被解决的,罗列出同类竞品的每个功能解决了用户的哪些需求点,哪些痛点。分析我们要做的哪些功能是用户必须需要的,哪些是可以提升用户体验的,哪些属于增值类服务的。结合公司自身以往的历史业务模式,我们是否存在优势,优势是否是碾压式的,例如:强大的技术团队等。分析我们哪些劣势,例如:进入市场较晚等。分析对比出优势和劣势的占比。是倾向于结论还是对立与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一一制定战略计划

三、结论以及方案制定

经过一、竞品分析,二、SWOT分析后,自然就会出现一个较为明确的结果,你所论证的过程,都能够给出一个具有倾向性的结论。这时你可以向领导去汇报了,有理论,有数据,有事实,相信只要有思想的老板,看到这些不仅对是否要做这个产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也看到你的工作成果,是如此完整,缜密,而不是随便的一句,我认为怎样。

接下来,可以组织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一起围绕这些资料开展头脑风暴。由技术确定产品开发难度以及技术核心,由运营团队确认营销方式以及包装的概念,此时任何的想法都是具有意义的。

到了这个节点,就可以参照《麦肯锡方法》中的“以假设为导向”:

1、定义最初的假设:在你找出问题之前想出来的解决方案(有待证明或驳斥,并非答案)/

2、创造最初的假设:根据“关键驱动因素”原则建立框架(一、二、三),并进一步建立“问题树模型”。

3、检验最初的假设:考虑是否是最佳假设?是否已经涵盖所有问题?是否已经考虑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搜有关键驱动因素?建议方案是否都是可行的、可证明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不仅领导能看得到结果,自己也会成长有所收获,举一反三,自己也可以研究其他行业,打铁还需自身硬,拥有见识和眼界的人,总是会走的很远。

相关文章

  • 一个产品,做还是不做,在这儿不是个问题

    2017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2017的年终各种总结、各种绩效考核纷至沓来,当我在ppt、excel的海洋中焦头烂...

  • 做还是不做,是一个问题

    对每个人来说了,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去选择自己要去做的事情呢?是现在做,还是未来去做呢?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 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以前我恩师常说: 要嘛不做,要嘛好好做 每次他说这话的时候 都是我既不想做 又不得不做一件事的时候 我们总有这样的...

  • 做自己还是不做自己,这是一个问题

    做自己(Be Yourself)好像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一种口号。萨士比亚的作品《哈默雷特》中有一句有名的台词...

  • 全职太太,做还是不做?这是一个严肃问题

    全职太太:市场有风险,入行须谨慎 全职太太: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如何既乐享老公的劳动成果和贴心疼爱,又让自己保...

  • 做不做,这是个问题

    问题:分享照片是社交APP中的一个常用且重要的功能,那么社交APP内要不要提供图片编辑功能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研发和产品,解不开的痛

    之前看到一个视频号,研发人员在吐槽产品经理,什么都不懂,只知道要做什么,最后还学了一句“做还是不做?”很形象,...

  • 2014.8.20

    persona能不做就不做,编造的用户画像意义不大 产品定义不是定义出来的而是演进出来的,要晚做而不是先做 单用户...

  • 探索:一个高价值的商业模式,需要有哪些特点?

    引子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思考一个有点哲学的问题,什么叫做好产品?发现,如果不做一个限制,好产品的定义太广阔了。那么...

  • 都说产品能改变世界

    关于对产品人的两个思考,个人定位是不做”能改变世界的产品“,这也许是外界对产品经理的调侃,因为我做的产品不是给我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产品,做还是不做,在这儿不是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xu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