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韧性”——从对抗到适应

作者: 攻城狮某宅 | 来源:发表于2016-08-01 22:20 被阅读669次

    全球环境日益恶化,气候也变得越来越极端。今年我国北方普降暴雨,其中武汉、邢台等地更是因为洪涝灾害成为了舆论焦点。南方台风季节来临,2016年第4号台风“妮妲”即将登陆广东沿海,省防总高度重视,马上宣布进入红色预警状态,建议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在内的七市今晚10点停工、停产、停课、停市,不涉及国计民生、城市运行以及与防台风无密切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可放假一天。高度重视一方面是由于有前车之鉴、稳定是第一,另一方面也是该台风威力惊人,中心风力达到14级,登陆后风力也在11-12级以上,是30年来珠三角直面的最大级别台风,因此高度紧张,全民戒备。

    近年来城市综合防灾、城市安全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受到日益重视。天津港爆炸、深圳塌方这些大事件自不待言,就是每年各地“涌现出”的城市成泽国、“东方威尼斯”,也足以让人觉得城市防灾存在诸多薄弱之处。诚然,现在的极端天气是越来越多、越演越烈,比如广东,夏日冰雹成常客,龙卷风经常肆虐顺德、中山等地,风暴潮等“新型”灾害也屡屡登上舞台。最直观的感受是,现在降水强度大,一个小时可以把以往一天的雨下完,排水设施马上就可瘫痪;雷暴强度大、频率高,屡出事故。烈度与破坏,都提高了几个等级。而城市的设施,也因为年月久远、规格不高,出现老朽化、容量不足等问题。

    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韧性城市。所谓“韧性”,即“能够从变化和不利影响中反弹的能力;对于困难情境的预防、准备、响应及快速恢复的能力”(《一个更强大、更具韧性的纽约》,2013),旨在全面提升城市应对未来气候风险的能力。国外如美国纽约、芝加哥,英国伦敦,荷兰鹿特丹,厄瓜多尔基多市,南非德班市等城市已分别制定相应的城市气候适应计划,中国在2013年华沙气候大会上正式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并在城市层面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在2015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强调“城市安全第一”,均把城市防灾抗灾能力摆在核心位置。

    传统的城市防灾抗灾做法,是以“对抗”灾害为主,包括提高抗防设施建设标准、加大设施供给,以围堵-疏导的模式为主,重点在灾害来临以后物理设施如何应对,抵御灾害。在规范设置上,强化“抗”的能力,比如防洪标准是抵御XX年一遇的洪水,排涝标准是“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一天排完”之类的内容。从目前的设施建设来看,防洪设施实际上已经基本达到上述的要求了,防洪堤建的越来越高、越来越坚固。但另一方面,对于实际的“城市”,尤其是城市的动态性和人的适应性,标准是相对欠缺考虑的。因此,近年出台的排涝新规范中,不在以硬性的24小时排干作为限定,而是根据城市的排水能力综合计算,并以人生活的实际加以约束,最终得出一个综合的指标,比如多少年一遇的水、在6小时内排干或者排干百分之多少,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同时也与排水设施的配置、城市植被、城市地面的渗透率乃至城市的气候条件有关,更强调城市的适应性方面。

    这次广东面对“妮妲”,在防御思路上就体现了城市适应性强化的特点。第一,加强灾害预报,在台风登陆前几天就发出了预警,对台风的行进轨迹、破坏规模、影响范围等进行了详细的预报,信息接近实时播报的程度,一方面可引起人们重视,另一方面也给予了信心,确保灾害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第二,加强防灾抗灾宣传,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此次抗风行动,要求各部门重视落实,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将“预”摆在“抗”之前有很多好处:由于预先获悉,降低了措手不及导致的巨大损失;市民可发挥能动性,降低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伤;第三,城市面临的冲击在所难免,保障重点的设施不因受损而影响城市运行,比如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供电、供水、医疗、物资运输等),保障城市系统的全局稳定。

    从对抗到适应的思维转变,是打造“韧性城市”的第一步。通过设施改善只是基础的“术”,而从整个防控系统层面思考,则是保持城市强大适应性的正确之“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市如何“韧性”——从对抗到适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qf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