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云岩昙晟
云岩昙晟禅师,是药山惟俨禅师门下最为优秀的禅师之一,而且石头宗禅法,就是靠着云岩昙晟的弟子洞山良价创立的曹洞宗传承下去,并且直至如今法脉也从未断绝过。所以云岩昙晟禅师就成为石头宗和曹洞宗之间的一座非常重要的桥梁。
昙晟禅师,钟陵建昌县(今江西九江市永修县)人,公元782年出生,俗家姓王。
昙晟禅师刚出生的时候,就有自然胎衣,而且右肩袒露就好像僧服一般。所有人看见了,都觉得神奇得不得了,大家都觉得昙晟禅师天生就是个僧人像啊。
自然,昙晟禅师在很小的时候就来到本县石门山泐潭寺出家了。
昙晟禅师来到泐潭寺后,就跟随在主持百丈怀海禅师身边,而怀海禅师看到云岩昙晟敦厚老实却又为人心细,于是就让他作了自己的侍者。
后来怀海禅师来到百丈寺弘法,昙晟禅师也跟了过去。不过,昙晟禅师在怀海禅师身边学习了快二十年,却始终没有获得怀海禅师颁发的百丈寺佛学院的毕业证书。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昙晟禅师便拿着怀海禅师亲笔书写的转学证明,来到了惟俨禅师主持的药山佛学院继续学习。
而惟俨禅师看到昙晟禅师有师兄怀海禅师的转学证明,也就收下了昙晟禅师。
不过,惟俨禅师虽然收下了昙晟禅师,但是入学测试还是要进行的,老师自然要对学生摸摸底的啊。
于是惟俨禅师问道:“你从哪里来的啊?”
昙晟禅师老老实实的回答道:“百丈寺来的。”
惟俨禅师道:“怀海禅师平时对你们说了些什么呢?”
昙晟禅师道:“怀海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
惟俨禅师马上逼问道:“咸则咸味,淡则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作么生是百味具足的句子?”
昙晟禅师一听,马上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惟俨禅师又问道:“怎奈目前生死何?”
昙晟禅师虽未悟道,但是佛学知识还是有的。所以他马上道:“目前无生死。”
不过,说有,说无,说不有不无,说非有非无等等,都是禅法不彻底的表现。这在明眼宗师面前,自然是过不了关的呢。
所以惟俨禅师问道:“你在怀海禅师那里学习多久了?”
昙晟禅师道:“二十年了。”
惟俨禅师毫不客气的道:“二十年在百丈寺,俗气也不除。”
面对惟俨禅师的呵斥,昙晟禅师不由得满脸通红的。自然,他也就沉下心来跟随惟俨禅师学习石头宗的禅宗课程了。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的投子义青禅师作偈评唱道:
行尽千峰路转高,肯归方忆旧云房。
贪寻古调单于曲,暨蹉胡家一韵长。
这一天,惟俨禅师在方丈室里端坐,昙晟禅师站在一旁侍候着。
惟俨禅师问道:“怀海禅师还对你们讲过什么课啊?”自己的学生没有开悟,惟俨禅师那是谆谆教诲,不放过任何一次开示机会的呢。
昙晟禅师赶紧道:“怀海师父有时讲道‘三句外省去,六句内会取’。”
惟俨禅师不以为然的道:“三千里外,且喜没交涉。”
昙晟禅师一听,又找不到话来应对了。
惟俨禅师继续问道:“怀海禅师还给你们讲过啥呢?”
昙晟禅师道:“有时候同学们在教室里站好了等着师父来上课,不料师父来后,提起拄杖就把同学们打得四散而逃,大家正在慌乱之际,师父猛地招呼大家,等到大家回过头来,师父随即问道‘是什么?’”
惟俨禅师一听,马上肃然起敬的道:“你怎么不早说这个话,今天从你的嘴里我才得以了解怀海师兄的大机大用啊。”
昙晟禅师在旁边一听,不由得一下大悟禅宗旨意,于是立即上前对着惟俨禅师礼拜致谢。
不过,后来南北宋交际间的禅宗第一高手大慧宗杲禅师却不以为然的道:“悟去即不无,怎柰未出葛藤窠。”
这一天,惟俨禅师问昙晟禅师道:“听说你解弄狮子,是吗?”
昙晟禅师看到师父勘辩自己来了,平静的道:“是的。”
惟俨禅师继续问道:“弄得几出?”
昙晟禅师道:“弄得六出。”
六者,眼耳鼻舌身意六者也。这六样东西,没有我不能解弄的,没有我不能把它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这六样东西,在我的面前,就是奴仆啊,“我”自己才能给自己做主的呢。
惟俨禅师马上道:“我也解弄得狮子的呢。”
昙晟禅师马上问道:“师父弄得几出?”
惟俨禅师道:“我弄得一出。”
眼耳鼻舌身意六者,都归于一心也,都归于“我”之一身也。不但如此,万法都归一呢。你说六,我说一。看来,惟俨禅师那是有意在和弟子唱对台戏呢。
不过,此时的昙晟禅师,早就不是多年前那个不开窍的学生了。他对着惟俨禅师道:“一即六,六即一。”
后来,昙晟禅师来到湖南长沙市宁乡市沩山同庆寺拜访自己的大师兄灵祐禅师。
两人一番寒暄后,灵祐禅师问道:“听说师弟在药山弄狮子,是吗?”
看到当时禅宗江湖的第一高手勘辩自己来了,昙晟禅师平静的道:“是。”
灵祐禅师继续问道:“你是长期解弄呢,还是有放置下来的时候?”
昙晟禅师道:“要弄即弄要置即置。”
灵祐禅师继续勘辩道:“置时狮子在什么处?”
昙晟禅师马上道:“置也,置也。”
对于昙晟禅师解弄狮子之公案,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作偈评唱道:“厇愬金毛狮子子,旃檀林下青莎里。置也置也威自全,一出六出眉趯起。非拟拟,知几几,星流不啻三千里。天外风清哮吼时,为君吸尽西江水。咄。”
北宋法昌倚遇禅师评唱道:“好一场狮子,只是有头无尾。我当时若见沩山道置时狮子在什么处?便与放出踞地金毛,直教沩山藏身无路。”
南北宋交际间的懒庵道枢作偈评唱道:
放出金毛狮子,百兽不见踪由。
要得爪牙全露,直须自把绳头。
这一天,圆智禅师和昙晟禅师两兄弟坐在一起聊天。
圆智禅师问道:“弟弟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用那么多手眼作什么?”
昙晟禅师启发道:“如人夜间背手摸枕子。”
圆智禅师一下跳了起来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昙晟禅师问道:“哪么你是如何领会的呢?”
圆智禅师得意的道:“遍身是手眼。”
昙晟禅师笑着道:“你的话语虽然不错,不过只道得八分。”
看到自己还差两分,圆智禅师道:“弟弟又是如何领会的呢?”
昙晟禅师道:“通身是手眼。”
圆智禅师和昙晟禅师两兄弟的这个对话传入江湖后,立即引来了众多江湖人士的热评。
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禅师作偈评唱道:“遍身是通身是,拈来犹较十万里。展翅崩腾六合云,抟风鼓荡四溟水。是何埃塏兮忽生,那个毫厘兮未止。君不见,网珠垂范影重重,棒头手眼从何起。”
南北宋交际间的天宁齐琏禅师作偈评唱道:
通身是手眼,遍界不曾藏。
背摸床头枕,翻身嫌夜长。
天宁齐琏的师侄大洪庆预禅师作偈评唱道:
弟应兄呼岂偶然,嬉游时在旧山前。
通身手眼如何会,拾得寒山笑揭天。
这一天,昙晟禅师正在寺里面扫地,圆智禅师走了过来道:“你这么劳累干嘛呢。”
昙晟禅师马上道:“须知有不劳累者。”
有劳累的,有不劳累的,这就是二了啊。可是佛法只有一呢。所以圆智禅师马上抓住话题道:“恁么则有第二月也。”
昙晟禅师马上竖起手中的扫帚问道:“这个是第几月?”
圆智禅师一看昙晟禅师脚跟稳固而且机锋锐利,转身就离去了。
昙晟禅师两兄弟交锋的故事传入江湖后,很多的禅师纷纷对此发表了自己的高见。
唐末的玄沙师备禅师评唱道:“正是第二月。”他的师弟长庆慧棱在一旁马上问道:“如果被他倒转扫帚拦面打,又作么生?”师备禅师一听,转身就走了。
师备禅师的另一师弟罗山道闲道:“噫,两个汉,不识好恶。云岩个汉,缚手脚死来多少时也。”
云门文偃禅师看到他的师兄弟们表演一番后,也评唱道:“奴见婢殷勤。”
明末清初的天隐圆修禅师评唱道:“我若作圆智,待道这是第几月?但云恰是,管教他扫帚无地放在。”
明末清初另一禅师博山无异评唱道:“粪扫堆头辨实,笤帚柄里藏身。管他第二月第几月,用得着便用。玄沙云门语里有刺,是赏伊罚伊?莫嫌霜露冷,添得好清香。”
昙晟禅师在惟俨禅师的同庆寺佛学院获得毕业证书后,大约于公元827年,游方到了湖南省醴陵市贺家桥镇境内。
昙晟禅师看到这里的九峰山山水秀丽,景色迷人,不由得立即就喜欢上了这里。于是昙晟禅师便来到山中,创建了一座云岩寺居住弘法,从此后,江湖中人就以云岩昙晟来尊称他了。
昙晟禅师在百丈怀海和药山惟俨两个当时禅宗江湖中的绝对老大那里学习过多年,其禅宗功夫自然是非常深厚的。同时昙晟禅师还和南泉普愿、沩山灵祐这些不可一世的绝顶高手切磋交流过,其阅历和功夫,自然也就更上一层楼了。
所以,当昙晟禅师在云岩寺开山弘法后,江湖中前来参学之人,也就络绎不绝了。
这一天,昙晟禅师照例来到课堂上给同学们上课。望着教室里众多的学生,昙晟禅师问道:“世间什么物最苦?”
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道:“师父,地狱最苦。”
昙晟禅师语重心长的开示道:“同学们啊,地狱不是最苦的呢。现在你们都是这个相貌,失却了人身才是最苦的啊,这个世间再没什么苦能超过失却人身之苦了。”
昙晟禅师的这个开示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受到了佛教界所有老师的热烈欢迎,不论是禅宗还是别的教派,老师们都在引用昙晟禅师的这个开示,来教育学生珍惜人身,珍惜今生,从而刻苦学习,最终彻悟佛法禅道。
这一天,有个僧人问昙晟禅师道:“暂时不在如同死人时如何?”
昙晟禅师一针见血的道:“便好埋却。”
既然如同死人,那不正好一坑埋却啊。看来,昙晟禅师的禅机,还是和他的师爷石头希迁一样犀利的呢。
在明眼宗师的眼里,不管你修炼的功夫有多高,哪怕你修炼到可以使得自己的“真我”暂时离开自己的肉身之境,这同样是功夫而已,同样是妄求而已,和明心见性无关的。你走错了方向,自然要受到师父的呵斥了。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的普庵玉禅师评唱道:“便好埋却,更无依托。天上人间,逍遥快乐。切忌思量涉路途,不劳弹指开楼阁。”
有一天,一个僧人特意来勘辩昙晟禅师道:“师父跟随怀海大师学习了二十年,为什么没能继承怀海大师的法脉呢?”
看来,这个僧人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面对僧人有意的“刁难”,昙晟禅师平静的道:“头上宝华冠。”
只有王者,头上才能戴宝华冠的呢。而反过来,头上能戴宝华冠之人,自然是王者了。既然是王者,那就不会是别人的奴仆了,那就自然是个能随处做主随处自在之人了。所以,我不管是在怀海禅师那里,还是在惟俨禅师那里,都没有任何的改变的呢,都原本是一个能自己做主的“王者”呢。
不过,这个僧人似乎有点不明白,所以他继续问道:“头上宝华冠意旨如何?”
昙晟禅师道:“大唐天子及冥王。”
后来,另外有僧人拿着这个公案去咨询昙晟禅师的哥哥道悟圆智的徒孙九峰道虔禅师:“头上宝华冠意旨如何?”
九峰道虔道:“却忆洞上之言。”
对此公案,北宋丹霞子淳禅师作偈评唱道:
玉鞭高举击金门,引出珊瑚价莫论。
迥古轮王全意气,不彰宝印自然尊。
明末清初的南庵弘依禅师作偈评唱道:
阊阖重重绕五云,九峰到此实难分。
笑杀几多迷路客,背指龙楼骂至尊。
有一天,一个尼姑来参拜昙晟禅师。
昙晟禅师问道:“你父亲还在世吗?”
尼姑回答道:“在呢。”
昙晟禅师又问道:“年多少?”
尼姑道:“八十岁了呢。”
昙晟禅师马上勘辩道:“你有个父亲不年八十,你还知道吗?”
尼姑道:“莫是恁么来者?”
看来,这个尼姑佛学知识还是深厚的,还是明白那个不年八十的父亲是指不可言说的真如、佛性等等的。这个真如、佛性虽然不可言说,但是却是人人具备的,“随身携带的”。所以,她马上就道“莫是恁么来者?”
但是,就算你认识到了这一层,在高明的禅师眼里,依然不彻底,因为禅,是说似一物即不中的,是要层层翻进不粘于一物的。
所以昙晟禅师毫不客气的道:“恁么来者,犹是儿孙。”
昙晟禅师的头号弟子洞山良价听说后,更翻进一层道:“直是不恁么来者,亦是儿孙。”
后来明末清初的百丈净泐禅师评唱道:“要识爷则易,识儿孙则难。年来家计萧条甚,千里悬悬望信稀。”
有一天,昙晟禅师看到一个僧人从外面回来,于是问道:“你作什么来?”
僧人道:“石上语话来。”
昙晟禅师马上勘辩道:“石还点头吗?”
这个僧人马上就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昙晟禅师看到他不能领悟自己的禅意,于是替他回答道:“未语话时却点头。”
这个公案传入江湖后,洞山莹禅师替这个僧人作答道:“多幸和尚证明。”
证果兴禅师也替这个僧人作答道:“要他点头,堪作甚么?”
这天,昙晟禅师正在方丈室看经,洞山良价禅师看见了,马上上前道:“乞师眼睛得么?”
眼,能看清事物,是人身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百分之八十的内容是通过眼睛来获得的。所以,眼,就被佛家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佛教里,眼,既指看东西的眼睛,更指那个能看清楚东西的“明性”,也就是自性或者佛性。
此时的良价禅师还是个学生,还没有明见自己的佛性,所以只好上前“借用”师父的眼睛了。
昙晟禅师道:“你的眼睛又到哪里去了呢?”佛性每个人都有的呢,它不生不灭就在你的“身”中从未离开过片刻的呢。你来找我的佛性,那么你的佛性又到哪里去了呢?
良价禅师道:“我没有眼睛。”
佛性遍在一切处,自然也在你的眼睛里,你没有眼睛,你也没有佛性吗?自然,良价禅师的这个话语,是没有领悟佛法之语。
所以昙晟禅师马上逼问道:“设有,汝向甚么处著?”
如果你有个自认为实实在在像眼睛一样的佛性的话,你把这个佛性安放在何处呢?
良价禅师一听,立马就不知如何应对了。
昙晟禅师随即开示道:“乞眼睛的是眼否?”
良价禅师道:“非眼。”
良价禅师话音刚落,昙晟禅师马上就呵斥道:“你给我出去。”
看来,良价禅师既不懂眼睛,更不懂见性。自然要被师父呵斥了。
良价禅师自知没能领悟师父的禅意,只得满脸通红的离开了方丈室。
看来,纵使如洞山良价这种可以开宗立派的大宗师,在其没毕业之前,也是会受到很多挫折的呢。
朝廷的裴大夫曾经问一个僧人道:“你们每天拿着好吃的去供养佛,佛到底来不来吃啊?”
这个僧人回答道:“如大夫祭家神。”
没多久,裴大夫来拜会昙晟禅师,然后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昙晟禅师。随即裴大夫也问道:“你们每天拿着好吃的去供养佛,佛到底来不来吃呢?”
昙晟禅师马上道:“有几味饭食,但一时下将来。”
昙晟禅师的这个话语,禅意非常丰富的呢。
你担心没人吃你供养的食物,这不成问题啊。你有什么好吃好喝的,尽管端上来就是了。你端上来,就可以知道到底有没有人吃了。
而且你问佛还来吃不?你给我端上来,你看看我吃不吃呢。
随后昙晟禅师转过头来,问伺候在身边的弟子神山僧密禅师道:“好吃的好喝的端上来后,怎么办?”
神山僧密道:“大家马上把自己的碗筷拿来就是了啊。”
有好吃的好喝的,各人把自己的碗筷拿来动手吃喝就是了,这还不简单啊。
看到自己的学生有如此的悟境,昙晟禅师不由得对神山僧密连声赞赏不已。
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月二十六日,在云岩寺弘法十五年之久的昙晟禅师忽地感觉自己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昙晟禅师随即预知自己离开这个俗世的时间到了。
于是昙晟禅师马上安排侍者给自己烧水洗澡,然后更换衣服。
随即又以明日有僧人圆寂为由,安排厨房备办斋饭。
第二天夜里,昙晟禅师就在方丈室里端坐着圆寂了,享年六十岁。
弟子们把昙晟禅师依照佛例火葬后,竟然获得了一千多粒舍利。大家自然是万分欣喜的。于是就在云岩寺建造墓塔安置了这些舍利。朝廷也赐予昙晟禅师“无相”之谥号。
昙晟禅师在云岩寺弘法十五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培养出了洞山良价这个学生,并且把《宝镜三昧》法门传授给了他,从而使得洞山良价能创立曹洞宗,进而使得石头宗一系的禅法能通过洞山良价一直传承到今天。
而昙晟禅师本人,可以说是禅宗史上最被人低估的一个宗师。
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中国禅宗史上,昙晟禅师不论声势还是威望,都是不如沩山灵祐、黄檗希运、赵州从谂、长沙景岑、德山宣鉴、临济义玄、睦州道明等同时期禅师的。
但是,昙晟禅师在当时禅宗江湖的两个绝对老大怀海禅师和惟俨禅师那里参学了三十余年,岂是虚度光阴的?如果昙晟禅师没有真功夫的话,当时禅宗江湖的第一高手沩山灵祐也就用不着推荐洞山良价去找他学习了。而洞山良价乃是天纵奇材之人,他参访过当时所有的大禅师,如果昙晟禅师没有真功夫的话,眼高过顶的洞山良价是绝对不会长久的跟随他学习的,更不会承嗣他的法脉的。
所以,中国禅宗史上对于昙晟禅师的描述,实在是和昙晟禅师真实的禅理造诣和真实修为功夫有点差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