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南唐后主。北宋建隆二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李煜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
李煜即位以来,尊崇佛教,广建寺院、普度僧尼,浪费了大量资财。在这一时期,南唐内忧外患,社会极不稳定。在外北宋训练军队,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南下;对内财政开支紧张,货币改革失败,导致农民负担加重,社会矛盾激化。面对北宋的咄咄逼人之势,李煜不知振作,只是一味地贡献大批金银财物,妄图换取一时苟安。但其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前期作品大多描写宫廷享乐生活。后期则追怀故国,感叹身世,写出另一境界。语言清新洗练,感染力强,被称为“千古词帝”。后人将其词与李璟的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其词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李煜的作品有《虞美人》等。
全词如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释义:春天的花中秋的月什么时候停歇呢?过往的事了解了多少?我在的阁楼昨天晚上仍然刮着东风,让我无力回想祖国的团圆之夜。雕栏玉砌应是仍然有的,只是人的容颜变了。想问一个人能有多少的哀愁,正如同这向东流淌的春水。
整首词读来,意境惨淡,哀愁忧郁,人生的愤懑不过如此。而整首辞藻优美,景色宜人,塑造了一副落而不迫,悲而不哀的忧伤之感。
此词后半阙成为千古佳句。尤其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描写,使后人谋而不得的情怀无出其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