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逍遥
17.马腾勤王
李傕、郭汜像两只疯狗,逢人便咬,彻底失去了理智。
他们计划除掉汉献帝,自己做皇帝。
汉献帝就是一只被攥在手里的小鸟,随时可能会死。
皇帝会不会死?目前不会!
张济、樊稠及时制止了李傕、郭汜的疯狂计划。
二人劝阻说:“今日若杀皇帝,恐怕众人不服,不如仍奉之为主,以皇帝为诱饵,骗诸侯入关,然后关门打狗,各个击破,到时再杀皇帝不迟。”
汉献帝保住了一条命,却搭进了万里江山。
四个反贼要挟皇帝加官进爵。李傕为车骑将军,郭汜为后将军,共霸朝政;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骠骑将军,屯兵弘农。
在大汉朝的土地上,作为最高统治者,汉献帝却成了摆设,实权掌握在李郭二人手上。
李傕得势,验证了一句话:小人得势,天下遭殃。
是疯狗总会咬人,是小人总会报复。
李傕又干了一件只有小人才能做的事。
厚葬董卓。
董卓死后被点了天灯,尸首只剩一些零碎的皮骨。李傕命人用香木雕成人形,择良辰吉日重新下葬。
但是,人若犯恶,必遭天谴,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董卓下葬时,老天真实再现了天打五雷轰,五道闪电将棺椁劈得稀碎,并且连续劈了三次。
连苍天都不能放过董卓。
在遥远的西凉,有父子俩正在太守府内耍弄刀枪。
爹叫马腾,儿子叫马超。
马腾在这西凉边陲,过得倒也逍遥自在,眼见着儿子马超一天天茁壮成长,不但身体好,武艺也很好。
马腾知道,早晚会有一天,儿子会走出西凉,去寻找他的广阔天空。
马腾虽然偏居一隅,但是他在时刻关注长安朝廷的一举一动,时刻在等待皇上的召唤。这是一个封疆大吏应有的责任担当。
终于,有密旨到!
汉献帝密诏西凉马腾和并州刺史韩遂来京勤王,铲除李郭二贼。
马腾拉起儿子,深情地说:“孟起我儿,如今皇上有难,我们理当舍身报国。”
马韩两路大军开进长安,并力讨贼。
李傕召集众人商量对策。
一人说:“对付马腾韩遂,用一个字足矣!”
说话的是谋士贾诩。也只有贾诩,才能在关键时刻说话。
“哪个字?”李傕问。
“守!”
“以逸待劳,坚守不出,不出百日,敌军必退。”
“为何会退?”
“百日后,弹尽粮绝,只有退兵一条路可走。”
李傕半信半疑。
不仅是李傕不相信,手下大将李蒙、王方二人更是不信,在他们的信念中唯有以死相拼才是正策。
李蒙、王方引兵出战。
“此去必败!”贾诩直言。
败了没有?
败了,不但败,而且是惨败。
李蒙、王方出去时是活人,回来时是两具尸体。
他们死在一个白袍小将枪下。
小将的名字叫马超。
谁人武功贯今朝?白马银枪小马超。
马腾端坐在大帐中,外面人喧马嘶,杀声震天,但这一切都丝毫不影响他的兴致。
马腾正端着酒杯,和一个人吃饭聊天。
两人从过去聊到现在,又从现在聊到未来。
不知不觉间,太阳西下,天色渐晚。
对方起身告辞,踱着方步走向另一座大营。
马腾说道:“韩兄,慢走,明日再叙。”
韩遂离开马腾大营,回到自己帐中。
军士来报,今日初战告捷,马超连斩李傕两员大将。
“将军,明日战事如何安排?”副将问韩遂。
“今日如明日,明日复明日。”韩遂答。
“末将不懂!”副将一脸茫然。
“呵呵,对付李傕有一个马超足矣,明日我继续与马腾喝酒。”
马腾与韩遂继续喝酒聊天。
从早晨聊到中午,又从中午聊到晚上。
韩遂回到帐中,军士来报。
“今日李傕闭门不出,未战!”
“知道了!”韩遂倒头便睡。
第三天,马腾与韩遂继续喝酒聊天。
李傕仍然闭门不出,未战。
第九十九天,马腾不再请韩遂喝酒聊天。
因为,两家已经约定各自撤军回家。
为什么?弹尽粮绝,不得不撤。
马腾勤王,等于是来打了一次完美的酱油。
马腾、韩遂来得顺利,但撤得顺不顺利就不是他们说了算。
谁说了算?李傕、郭汜说了算。
李傕、郭汜发动两路大军在后追击。
张济追马腾,樊稠追韩遂。
马腾大军顺利回撤,因为有马超断后,张济奈何不了。
而韩遂惨了!
樊稠已经追上韩遂,几乎要将韩遂置于死地。
在人头即将落地的刹那,韩遂动情地对樊稠说了一席话。
然后,樊稠放过了他。
韩遂说:“我与公乃同乡之人,今日为何这样无情?”
樊稠答:“这是上命,不可违!”
韩遂说:“我此来是为了国家,非私仇私恨,你何必苦苦相逼?”
樊稠无语,心一软,放韩遂而去。
李傕的侄子李别,将樊稠私放韩遂一事告诉李傕。
李傕大怒,欲兴兵讨樊稠。
贾翊献策:“杀樊稠,用不着大动干戈。只需摆一桌酒席,同时请樊稠、张济到场,在席间将樊稠杀了即可。”
“为什么还要请张济?”
“一石击二鸟,既杀鸡,也给猴看。”
李傕依计行事,在酒席上杀了樊稠。
樊稠之死,陪坐的张济吓个半死,老老实实引兵回弘农。
自击退马腾一战,各地诸侯再也不敢小瞧李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