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总看《奇葩说》,说陈铭的辩论是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这句话总是被提起,让我忘掉都不行,正好看见这部电影的推荐,就去看了看,有一点点的失望。
虽然中国也拍了这部电影,但是我选择看老版的那部。
最近没少看日本电影,从经典的《情书》,到最近的《念念手纪》,加上这部电影,我感觉我看到的是换汤不换药版本的《情书》。
1.第一次拍是经典。
《情书》是90年代很经典的电影,但是后来有好几部电影跟它的配方差不了多少。
第二次拍,虽然换了故事,但是观众还是会有先入为主的代入感。看《情书》很过瘾,但是看到跟它差不多的电影,你会不自觉的拿去跟它比较。经典已经在那里,想要超越很难。最好还是避免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套路吧!
2.电影的名字很感人。
虽说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很吸引人,但是内容并不怎么吸引我。我以为电影最后会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结果来了一个在世界的中心告别爱,告别过去,拥抱现在,珍惜已经拥有的爱人。
这是什么嘛?有点文不对题的那种感觉,感觉被骗了一样。
虽然朔太郎去到了初恋想去的地方,总感觉那里不对劲。不是早就应该做这件事情了吗?他已经带亚纪去了机场,没去成。他不是应该知道亚纪想做什么吗?电影用回忆的方式,讲了朔太郎的初恋,他悲伤的时间也太久了吧!悲伤了十几年。不应该是用一生去怀恋初恋,记住初恋,活在你的记忆里就好了。
还有他的未婚妻律子怎么会把那么重要的事忘了。亚纪已经不在了,不是应该赶紧把录音带交给朔太郎吗?这是硬要把初恋和十几年后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用回忆的方式来讲述电影,这是打不破《情书》套路的魔咒了,我已经服了。
3.有三点我不明白。
朔太郎的未婚妻律子失踪了,不是应该赶紧找自己的未婚妻吗?电影切到朔太郎的高中时代,这是不是太突兀了。硬给转到高中时代了。
既然律子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耽误了两个人的最后一面,为什么不当面说清楚,非得等到最后说。
朔太郎因为太伤心,一直不敢听亚纪录音带,这情有可原,他以前应该听过的。电影是朔太郎一直在回忆自己的初恋,一直在讲过去。告别过去那么难吗?不太明白。
为什么说是换汤不换药?
《情书》里面的套路,回忆高中时代的初恋,写信,爱人死了,怀恋爱人,在图书室找到线索,到后来发现自己是替代品,这是很让人伤心的一件事情。放下过去,拥抱现在。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不变的是回忆高中的初恋,爱人死了,怀恋爱人,放下过去,拥抱现在,珍惜现在。
变的是什么?写信变成了录音带。图书室变成午夜广播。
如果说韩国电视剧离不开癌症,那么日本电影就是离不开死亡。其实两者都差不多,都在讲失去,要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
这大概是最有意义的一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