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论语文惠书屋
《论语》讲堂留影157

《论语》讲堂留影157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4-02-29 01:22 被阅读0次

    2024-2-29 一百五十七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语音整理
    今天我们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述而篇》的第八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在这一章孔子不仅讲了教学的方法,也讲了学习的方法。就是说作为一个教育者,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开启智慧,能够独立思考。其实我们在前面的《雍也篇》里也提到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也就是说,孔子虽然主张“有教无类”,只要愿意学,我都可以教你,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他还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的资质,不同的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这一章里就进一步阐述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一点,无疑它是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的。
    我们把第七章和第八章联系起来,理解上可能就更顺利一些。在第七章,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你愿意学,并且有诚意拿了见面礼,那我肯定就会教你。那这一章就在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我们常说的启发式的教育,恐怕就来源于这一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合到一块就是启发。“愤”,不是愤怒,而是一个人憋在心里的一种感觉。孔子是在说啥呢?就说一个学生如果没有那种憋在心里他说不出来的那种痛苦和挣扎,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你就不要着急去开启他的思路。这个“启”就是老师给学生以点拨,以开启,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悱”是话到嘴边,但是又组织不好语言来表达那种感觉。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地步,就不要尝试去给他讲明白,这有一点儿就像鸡蛋孵小鸡的那种感觉。
    就是鸡蛋快要孵出来小鸡的时候,那小鸡呢,它在里边就用自己的嘴去啄蛋壳,这外边的母鸡一看,那小鸡儿都已经开始啄蛋壳儿了,那就从外边就帮它啄开,这小鸡儿就孵出来了。假如这个母鸡不等小鸡在蛋壳里有反应,就着急忙慌的梆梆梆,三下五除二把蛋壳给撬开了,这个小鸡它可能就没有生命了。那假如外面的母鸡,它看不到小鸡已经开始啄蛋壳出不来,不去帮忙把蛋壳啄破,那这个小鸡同样也会憋死。实际上在这里就是说内外一起努力。
    学生既有内在的学习的动力和要求,那老师也有外在的点拨与帮扶,这样这个教育过程就顺利完成了。这种方法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翻转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先讨论,先提问。
    经过这样的一个心理准备的阶段,学生对这件事产生了兴趣,他自己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是啥,但是又说不清楚,那老师这个时候给他一些启发、指导,进行引导式教学,如此学生的收获才会多,才会快。
    那后面一句就比较有名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有个成语“举一反三”就是由此而来。“隅”,就是墙角。“举一隅不一三隅反”是在说啥呢?就是一间屋子,它有四个角,当老师讲明白了其中一个角,学生若是不明白其他几个角,那这个学生就有点笨了,不知道类推。所以孔子就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动脑筋,在老师教会你一种方法以后,你要学会自己去推演。
    至于“则不复也”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比较残忍了,就是孔子虽然“有教无类”,只要给了见面礼都能教,但是他并不保证能够教会所有人。如果给你讲了一个墙角,你不能触类旁通,去了解其他三个角,那他就觉得这个学生可能就没有再教的价值了,也没有再教的必要了。第二种解释,不是孔子不教了,而是孔子不希望自己去代替学生思考,也就是说,当老师讲清了一个角儿以后,学生不明白其他三个角的时候,控制住不再接着往下讲了,而是让你好好儿体会一下老师刚才讲的第一个问题,直到你理解以后,明白以后,老师再接着讲其余的。
    我个人觉得孔子应该是第二种做法,因为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不是没有耐心,也不是没有毅力,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出,他很少因为学生笨,学不会而批评学生,他对于学生的批评大多都是道德层面的,比如骂宰予,比如骂冉求,从来没有说哪个学生笨的。
    我个人感觉孔子的教学方法是相当科学的,因为他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出去郊游,在野外,在河边,在洗澡,在玩耍的过程中就把学生给教会了。这是多么符合我们今天的教育理想。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这个教育状况并不理想,教室里边的学生很多,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一个老师讲,四五十个学生在听。课堂上有1/3的学生是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啥的,那另外还有1/3的学生早就听懂了,根本就没有耐心接着再听,所以老师只能跟随中间的这1/3,按部就班的去讲。浪费了聪明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了比较笨的那1/3的学生时间,所以学习的效率、教学的效率它是比较低的。
    像孔子这种针对每一个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今天的教育很难做到。因为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限制太多,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那必须抛弃一部分学生,所以每一个学校也好,每一个班级也好,总是存在着好、中、差这样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
    但随着这个入学学生人数的减少,将来可能会重新再现孔子那种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的原则。

    孙中兴详解

    这章还是孔子自述他的教学法。

    孔子说:“学生要是自己不发愤,我就没办法启发他的智慧。学生要是自己不先求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也不能启发他的智慧。如果我举一个例子给学生听,他却没有办法用它去理解同类的事情,那么我就不要再用同样的例子来说明,免得他还是不懂。”

    因为这句话像《论语》很多篇一样都没有主词,前八个字的解释,因此就至少就有下面两种解释,一种是从师生互动的观点来看,前两个字讲学生,后两个字讲老师:孔子说:“学生要是自己不发愤,我就没办法启发他的智慧。学生要是自己不先求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也不能启发他的智慧。”

    也有将这章转向学习前该有的态度和结果,和孔子教学无关:“‘不愤不启’:自己不能发愤,就不能开启自己的智慧。‘不悱不发’,自己不能一心求通,就不能发现自己所未知。”(许仁图《子曰论语》上册第273页,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

    “愤”,皇侃说“谓学者之心思义未得而愤愤然”,朱子说法类似:“心求通而未得之意。”简单说就是“发愤学道”。“启”,《说文》说是“教也”,皇侃和邢昺都说“开也”,朱子特别顺着前面的解释表明是“开其意”,简单说就是“启发智慧”,和下面的“发”是同样的意思。“悱”,皇侃说“谓学者之口欲有所咨而未能宣悱悱然也”,朱子说法类似:“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学了之后的表达。皇侃说“发,发明也”,朱子也顺着前面的解释说是“达其辞”,也和前面一样是“启发智慧”。

    现在讲究的“启发式教学”的用词就是来自这章。这种教学方法要先安排好特殊的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里的“不愤”和“不悱”都是学生主动学习时碰到的困难,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老师才加以“启发”,让他开启智慧,进一步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一句通常都是这么解释的:举例时说明了一个角的情况,他还不能从此类推到其他三个角的情况,我就不再教这样(愚笨)的学生。

    “隅”是“角”。“反”,朱子说是“还以相证”,就是被启发后的联想反应。“复”,朱子说是“再告也”,我觉得应该是“再用同样的例子解说”。

    我觉得传统把“则不复也”解释成“不再教这样的学生”(应该是“不再这样教学生”才对),会让孔老夫子的“至圣先师”招牌失灵。真正的至圣先师“有教无类”“学不厌,诲不倦”,怎么就因为学生不懂,就嫌学生笨,然后就放弃教育学生的机会呢?现代很多老师确实是这样的,就以为自己是学孔子,真是可怕的误解。

    许仁图学长对这章的“不”应该做“不能”解,很有启发性。不过,所谓的“不复”解成“不能回复全貌”就有点费解。

    我觉得从正能量立场来看孔子,“则不复也”应该是“就不再用同一个学生不懂的例子,而要举一个他听得懂得例子”。会教书的老师,因材施教,就是要让不同资质的学生都能懂才对。也就是根据同样的原则,我才会觉得《雍也篇》“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是这样的意思。这样才能配合上孔子自述的“诲不倦”的精神。这是我的“依经验解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15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of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