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巧花镜

作者: 紫狐挽诗 | 来源:发表于2021-08-14 21:04 被阅读0次

    其实大家对传统节日有较高热度的现象,我是蛮欣慰的,虽然不代表什么立场。

    最近到底也看到很多不同的声音,例如有人坚持科普“七夕节”不是中国的情人节,有人则笃定前者与科普“端午节不能说快乐要说安康一样脑子有问题”。

    脱离时代背景讨论问题大体总会是片面的。或许是因为近些年来有关部门对中国传统文化加大了宣传力度,才会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些事情、喜欢了这些东西,不然只是被一些商家作为噱头,只求赚取我们兜里本来就得之不易的钞票。试想一下,是哪样的群体在七夕高喊“中国情人节”、“给最爱的ta”……?或许一开始“七夕”只是一个祭祀星宿、祈求美好的节日。随着历史进程、牛郎织女故事流传,加入了爱情元素。抑或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名为“乞巧”的女儿节。这不也就逐渐赋予了更多内涵,挺好的。不管是乞巧、祈愿、拜织女,都是很好的事情,或许我只是觉得却被拿来作为商业噱头赚钱、谋资本有点可惜罢了。

    或许有些东西总是会因为某些群体、某些个体而产生了新的含义。“我们没胆子剿匪,但是借剿匪之名,敛财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名号什么的,或许只是为了某些行为服务而已。就像我没想到有人真把几个成语拼在一起还流传广泛,什么“喜大普奔”、“十动然拒”,说不定多年后还真有人觉得这本就是成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慷慨激昂,义正言辞。就像什么“老司机”、“隔壁老王”、“翔”、“探花”等等,某些场合总是让人觉得奇奇怪怪了。或许是互联网普及之后的产物,或许是社会发展必然的阶段,重塑经典、尊重传统的需求,到底让人欣慰起来,或许这本来就理所应当,却仍显得无可奈何。

    这都是闲话了,就像这题目一样,或许只有魔法,才能解释一些东西,因为懒得去解释。数典忘祖太过平常,除了自我提升,明辨是非,再如何苛求他人,似乎都不太现实。不管是什么样的东西,大体总有其被开发的价值,只不过有时候成本更高,所以才没人去开发而已。我总是安慰自己,反正兜里没钱,花里胡哨搞得再好,也取不到我分毫。但别人可以说,你个穷逼本就不是我的目标用户。

    人这一辈子,总是想着我为了别人怎么怎么样,也太过辛苦,但是却又离不得榜样的力量。没有目标和方向的人生,总归可能是虚无缥缈的。我照镜子,终究还是为了看清自己。镜子破了,凸了,凹了,照出来的自己,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情况下,为了看到更好的自己,相较于割肉、削骨、挖眼,我更推荐换块好的镜子。

    “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夕巧花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qe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