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已经过了五十岁,中国农村有谚语: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旬足。意思是人需要到了三十岁、四十岁才能稳定成熟,担当家庭的生活重任,但五十岁是一个人开始衰老的年龄,身体和精神都开始走下坡路,要注意保养身体,六十岁就可以放下工作和社会压力。凤姐的人生在五十岁迎来转机,她是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兼阅览室管理员,这工作听起来轻松,但最近几年做起来却不十分轻松,因为上千人的学校,就她一个书籍管理员,学校处于高新区,旧学校转化现代化新学校,学校大力倡导读书,凤姐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都在不断的加大。
但凤姐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自己本人也喜欢读书,她和孩子们在一起读书真是虽然有点累但也其乐融融。
人到中年,通常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凤姐的孩子已经上大学,老公也正常上班,因此家庭负担并不重。
凤姐的娘家离学校很近,他的父母都年近八十多岁,她以前可以在学生上课时偶尔抽空回家看望老母亲,学校的同事都很羡慕她,既能干好工作还能享受天伦之乐。
这个学期以来,凤姐回娘家的次数明显减少,凤姐和同事们谈起这件事时总是露出微笑,原来凤姐的父母由于年龄大,都有些耳聋,她回家时吃过几次闭门羹,原因是父母也在家里,但无论打电话还是按门铃,父母都听不见声音,门叫不开。
凤姐这几天明显的高兴多了,她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写道:父母就是那个一直为你开着门的人。
小李和凤姐住同一个宿舍,凤姐对小李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她们出门就像一对忘年交的朋友,进门就像一对母女。这几天凤姐总是给小李拿一些小吃的,小李高兴地问凤姐:奶奶这几天欢迎你回家喽?凤姐深情地述说着自己的母亲,原来母亲为了自己能回家,就每天一早起就把门开着,从早开到晚,只是为了等不定期回家的女儿。
小李慨叹:我母亲从小就偏心姐姐,她就没想过我,总是我想回家。凤姐给小李说起自己的童年往事,原来她的母亲在年轻时对她要求也很严,上学时不给她买漂亮的衣服,放假经常让她拔猪草,洗衣做饭,有时还打她。但是那年她高考失利,她想着这下再也没有机会上大学了,以前她母亲经常说考不上就回来,家里也供不起了。凤姐这时既不甘心却也无奈,她领回高考成绩条后,就默默地在家洗衣做饭,唯恐引来母亲的谩骂和毒打,晚上夜深人静时,她一个人偷偷的趴在被窝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母亲对凤姐说:如果你想补习,你就去补习吧,家里的活也不要干了,认真备考争取明天考上。凤姐说:“补习的学费很贵啊!”她的母亲说:“你只管念书,其他的不用管,只要你想上学,砸锅卖铁都要供给,这是一条正道啊!”果然从此以后,这一年母亲都没有叫凤姐干过农活。凤姐也不负厚望,如愿考上了大学。她从这件事才知道母亲是真心疼她,只是由于文化水平和生活条件,可能有时对她态度不好。
小李听完,不说一句话。她说:我回家时奶奶也一直在门口等我,妈妈听到我的声音才出来。
也许母爱就是那个站在门口等候远方孩子回来的身影,就是那扇为孩子一直敞开的那扇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