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人对于肠粉的热爱追溯以久。西关肠粉、客家肠粉、潮汕肠粉等各有其饮食习惯和地域表现特征,由此带来配菜、酱料各有不同。
无论如何千变万化,粘米粉都是C位主角。
图片来自网络发自简书App粘米粉做成的这种加油糍粑古时又名龙龛滋,据百度百科上讲,乾隆下江南时受了大吃货纪晓岚的引导,专门去发源地罗定洲吃龙龛糍,对这种够爽、够嫩、够滑的食物赞不绝口,觉得它并不算是糍粑,反而有点像猪肠子,不如叫“肠粉”吧。
肠粉为北方寻常百姓熟知,应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大约是一九八几年吧。那时随着早茶的抢滩登陆,这种白嫩嫩、颤微微,又娇俏好似柔若无骨的茶点迅速征服了北方父老,嚼惯了硬馍的舌尖,怎经得起那滑与嫩的撩拨,用死心塌地的热爱并不夸张,甚至有人以某酒店能否制作肠粉来评价是否高档,要吃道,请吃个早茶是非常高档与时髦的社交活动。
可从未想过制作,总觉得肠粉、虾饺这类透明Q弹的点心充满了神秘感,不是普通手艺可以亵渎的。
近年随着网络资讯与电商的汹涌,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点心,不仅接地气,还易操作。离开了高档的茶楼、酒楼,基本可以定义就是“广东版的凉皮”,不同的是“广东凉皮”用粘米粉、热吃而已。
虽然如此嚣张地定义,依然不敢也不是愿上手试做,为什么,怕失败呗。
直到有一天,店家随澄粉赠了几个配方,我手头恰好为做马蹄糕备了马蹄粉,为做萝卜糕有了粘米粉,而且凉皮锣、不粘匹萨盘非常齐备,可以说再不尝试,自己都不好意思,家中还有殷切希望的小眼睛,对个性化的高定早餐的需要促使我马上动手。
第一次,不敢轻易嘚瑟。一是先按配方提前4个小时,将150克粘米粉与450克水搅拌在一起,静置,让它们更均匀。二是准备了生菜末、肉末、虾、蛋等。三是时间到将粘米粉浆依次加上90克澄粉、8克马蹄粉,3克盐,5ml调和油一并均匀搅拌成稀粉浆。四是碗中加生抽、蚝油、糖,用煮沸热油泼熟。一切都按图索骥,按方配比,在我看来,成功应该轻而易举。
够爽、够嫩、够滑的蒸肠粉 够爽、够嫩、够滑的蒸肠粉 够爽、够嫩、够滑的蒸肠粉 够爽、够嫩、够滑的蒸肠粉迎来的却是失败。蒸好的食物不透,不嫩,又厚折叠就开裂。
冷静地分析了下失败的原因,首当其冲是粉浆厚了,说明配比不可信,加水,也没称量。你问我会不会稀了,不怕稀。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过去是没有“克数称电子称的”全靠手感,肯定有失手放水多的时候,多蒸会儿就行,熟悉的凉皮制作告诉以起大泡为开锅时刻,看看现在的玻璃锅盖多方便。
还有就是蒸汽要足,开锅放入,盖盖大火。
再是盘中刷油冷盘热盘没关系。
最伤感的是我这熟手竟然在“蒸一分钟”这样的字眼下犯了形而上学的毛病。不由想起教学生的那篇《小马过河》,水是深是浅,必须亲身尝试,要知道,家中的炉火、锅密闭程度,不沾盘的传热速度,都会统统作用结果。
如此又做一轮,相当成功。
够爽、够嫩、够滑的蒸肠粉 够爽、够嫩、够滑的蒸肠粉 够爽、够嫩、够滑的蒸肠粉尤其觉得自做的浇汁,非常符合自己和家人的口味,比起饭店里的那种复蒸气味,自己做的才是够爽、够嫩,够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