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末闲着的时候,就反复听了两三次断鹂老师的分享。有好心的小伙伴,根据老师的语音,又整理成近万字的文章,我便再次反复阅读,生怕错过一丁点干货。
断鹂老师从写作的定位、写作的核心乃至于读什么书、什么时候写作等多个方面作了长达40分钟的分享,满满的都是压箱底的干货。
而我从这些干货中,深深地感受到三个字:有态度!
一、有态度的写作,定位分明!
我们是为什么要写作呢?我们不是学生了,既不需要向哪个老师交作业,也并非家长逼着我们去写点什么。
我们依旧喜欢提笔弄墨,或者在电脑前滴滴答答的码字,大概是因为爱好吧。
于是,断鹂老师提醒我们,写作,要想清楚为何而写。
写作是为了自嗨吗?如果是,那你可以随意所欲。我笔写我心,日记也好,备忘录也罢,成文也可,一句也成,开心就好。所谓,写作就是与自己内心交流,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写作是为了寻得共鸣,那就不能随便了,要下一番功夫。
我认为,要想寻得共鸣,你所运营的公号,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在同质化竞争越来越糟糕的情况下,特劳特跟里斯先生提出了“定位”理论,这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定位,是要创造差异化的心智认知。说白了,就是告诉你的读者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怎样的公号。你必须展现出你的个性。
如果是自嗨型的作者,他可能今天写某明星出轨,明天又可能写与孩子相处的心得,又或者旅游后写一篇游记。这样的自嗨,是没法在读者的心智中形成认知的。如果他对你的印象是模糊的,又怎样跟你共鸣呢?
所以说,如果要想通过写作,寻得共鸣,那就专心致志在某一领域写出好文章来吧。
二、有态度的文章,内外兼修!
习武的人,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对写作的人来说,也要内外兼修。这就是断鹂老师说的,外修语言,内修思想!
语言通过文字与读者接触,这就好比自己的脸啊。好看的“脸”,应该是准确的、形象的、带韵感的(音乐美)。“如果能加一点创新,可能你的语言就会更出色。”
所谓准确,断鹂老师说,就是要“繁简得当,不可以去卖弄文采。”
这让我想起新华社的通讯稿。刚入行做文案的时候,老前辈建议我们有空多读新华社的文章。新华社的好文章,常常是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不可。可谓字字珠玑啊!大家可能还记得新华社写得那则“刚刚,……”,十来个字,就把意思说清楚了,拿捏得当。
我觉得,准确是表达的第一要义。要是写的文章都让读者产生歧义了,共鸣又从何谈起呢?
文章要具有形象、具有韵感,那就更高一层次的要求了。所谓形象,就是“让你文字具有画面感。”所谓韵感,就是文章朗朗上口,读来通顺,读着很“爽”。断鹂老师推荐我们多读朱自清、梁实秋等散文名家的作品,也可以多读,甚至背诵《声律启蒙》。我认为,多读诗词也是大有碑益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字修辞练好了,思想也得提升一个境界。
正如断鹂老师说的,“思想的高度是决定立意和格局的。”
大家说毛主席的诗词好,大抵也是因为他的诗词境界很高!他信手拈来就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王国维先生说,有境界,就容易出名句,就是这个道理。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当然是要有广泛的涉猎。我们不能只盯着几本教写作的书,天文、地理、艺术、哲学、心理等书籍都可以多阅读。视野开阔了,人就不会坐井观天。
断鹂老师推荐我们多读史书,我认为也是很有道理的。都说“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通过历史,你能把今天看得更透彻。
三、有态度的作者,何必日更!
运营自媒体,有个词叫做“日更”,就是每天都要更新一次文章,跟读者见面一次,生怕不更新,读者就跑了。
而一些以流量为重点的平台,还可以一天更新5篇、10篇,甚至更多。团队运营还好,要是一个人一天写这么多文章,估计会写吐的!事实上,除了使用复制黏贴的伎俩,他也不可能做得到。
而断鹂老师说,我们只需要日写,不必日更。
为什么不必要求自己日更?因为凡是发布出来的文章,我们首先要对得起读者,要经得起推敲。日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你有非常丰富、丰厚的储备。”
但日写是很有必要的。断鹂老师举了足球运动员的例子。运动员们天天都需要训练,但不见得天天需要比赛。要是天天比赛,岂不是会累死!我们写作,也需要天天练习,练习多了,你的“写作肌肉”才会发达!
而每天的练习时间,断鹂老师认可《成为作家》的作者所提出的早晨无意识的写作!“文学很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说绝对不能缺少跳跃思维”,通过无意识“乱写”,可以带给我们帮助。
其实,在《成为作家》一书中,作者还提出了要固定写作时间。就是说,除了早晨的无意识写作外,你还要保证每天还有另外一个固定的写作时间。
坦白讲,坚持这两点,需要很大的毅力。但我相信,这是我们去学习的好方法。不就是每天早起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吗?不就是每天划出一点时间,拒绝外界打扰专心写字吗?何不尝试一下呢?
在分享中,断鹂老师还推荐我们多读文学史、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读舒明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我也是十分赞成的。
以上,就是我从断鹂老师的分享中,梳理出来的一点心得。
我相信,做事有态度,让我们走得更远!
我理解得可能并不透彻,若有错误,还请大家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