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的电影以前看过,但当时对此并不太理解。后来遇到的事情多了以后,发现生活中很多故事就和罗生门差不多。爱迪生和特斯拉的输电之争,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说法。而最近很多新闻上,同一个时间的当事人,对于事件的描述也是呈现一种神奇的罗生门一般。之前币圈李笑来老师和台湾的XDite老师的骂战,最后也变成了不了了之的罗生门。直到最近,我见到一篇讲述我比较熟悉的一个币圈人士的故事,又发现了矛盾的好多说法,才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罗生门现象。可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美化自己,习惯于说对自己有利的言辞。而我自己的言行中,可能也存在类似的现象。面对现实的真相,才能更好的生活。如果自己也沉迷于自己编织的谎言中,可能就比较难以进步了。
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我想大概别人描述自己的言论,要打折了来听。同时要参考他身边的其他人对其行为的说法。而在考虑发言者是否客观公正时,多考虑其利益所在。当发言者的言论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难免会有禀赋效应。以前工作曾经参与过单位的一次各部门工作协调会,每个人描述得其部门都是关系单位生死一样。在分任务的时候,每个人都陈述自己的困难,想少干一点。而在谈论利益的时候,每个人都讲自己付出了多少,希望多拿一点。我一直来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可能主要点就在于对这类罗生门一样的现象缺乏认知。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出现时,我并不能准确的构建自己的立场。
以人为镜才能成长,发现别人身上类似的现象,当然自己身上一定是存在的。而和朋友和同学聊天的时候,我发现,对于很多过去经历的事情,记忆都是出现偏差的。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记住那些对我们自己有利的细节,而忽略了那些不利的事情。对于过去的好多事情,就如同罗生门一般,在多年后无法详细的重现出具体的经过了。这时我想起了记录的重要性,生活中所经历的大事,如果可能的情况下,记录下来是最好的。不管在当时觉得记忆多么深刻的事情,过几年几十年后,我们很可能再也无法忆起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