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问孔鲤:“你是否听过老师不一样的教导?”孔鲤说:“没有。他曾独自站立在庭院中,我快步走过庭院。他问我‘学《诗》了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学《诗》,就没法在人群中交流。’我退下来后就开始学《诗》。有一天,他一个人又站在庭院中,我走过庭院。他又问我,‘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告诉我说,‘不学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我于是退下来后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滴说:“我问了一个问题,却得到了三点收获。听到了学《诗》,听到了学礼的道理,还知到了君子疏远自己你的儿子不偏私。”

孔子特别注重孔鲤学习《礼》和《诗》,经常在自家的庭院里进行这样对话式的教育,教育要先从自己的孩子抓起。孔子在庭院里对孩子的训教我们可以把它成为庭训,这是古代很重要的一种教庭教育的形式。
孔子特别注重学习《礼》,他认为礼是立人之本,也特别注重《诗》,认为《诗》是与人说话、交流甚至表达观点进行外交的重要依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