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剩菜

作者: 昇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05:47 被阅读8次

晚上读到林清玄的散文《长途跋涉的肉羹》,深有感触。林清玄把父亲长途带回来的肉羹写得细致温暖,把父亲对孩子们的爱,把那个年代长一辈的人表达爱的方式,通过一锅肉羹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永远的剩菜

林清玄的散文多是在向读者讲一个故事。很小的一件事,好像就发生在身边,语言平实,却能深入心里,小事一件,总能让人感到温暖。然而读过之后,再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这样的发现和深刻体会呢?我想是因为经验不够丰富,认识不够深刻吧。

想来这锅肉羹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的身上。也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不时的会吃到爷爷带回来的剩菜。

那时爷爷是一家的精神支柱,父亲不怎么问事。在乡人亲戚跟前,爷爷是极有威望的。因此爷爷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高大的,给我的记忆也是深刻难忘。

每当想起这件往事,我就还能回味起那些剩菜的味道。特别的香,特别的可口,一碗剩菜总是被我们兄弟姐妹吃得精光。

这剩菜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爷爷从二爷爷那里拿回来的。也不是二爷爷自己家做的菜,而是二爷爷从县招待所打包回来的剩菜。二爷是红军,那一辈人都有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作风。他爱惜粮食,不肯浪费。见到招待所有剩菜饭就不忘打包回来,然后让爷爷带回老家。

记得有藕片,黄花菜,香菇,杂七杂八掺和在一起。有时还另外有几个小馒头。白白净净的小馒头因为蘸了菜汁,拿回来放在锅边加热,一样的好吃。在八九十年代的乡村,我们是几乎没有吃到过这些的呀,这剩菜,还有那小馒头可算是十分的美味了。

林清玄说他父亲带肉羹回来,要坐那么远的车,夹搁在腿上,肉羹溢到衣服上,那么小心翼翼,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妻儿也能吃上如此美味的肉羹。

这才让我在想:当初爷爷是怎么把剩菜带回来的?从县城二爷家带回来也有五六里小路,而且都靠走。我想不起爷爷是怎样将剩菜带回来的?是手提还是装在某个包里?只记得是用方便袋装着的。一头系住,拿回解开,倒在碗里。

一开始我们还有点嫌弃,爷爷怎么带人家吃剩过的东西回来?也不知是什么人给的?只因为好吃,也就不去想那么多。直到后来,希望爷爷能经常带剩菜回来。

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次数并不多,而每次吃到,那剩菜的香味,那白净蘸着菜汁的小馒头总是令人想念。

换做现在,我想既便再好吃,人们也不太喜欢吃人家的剩菜了。想起爷爷那个年代,大家都不富裕,人情纯朴。穿衣不要好看,只要暖和,打补丁是常有的事。吃的也简单,玉米糊糊,红薯,南瓜饭,可谓是粗茶淡饭。大家生活相当朴素。

无论从人的情感,还是生活习惯,都带着那个时代的标签。与现在相较,变化太大了。

如今爷爷离开我们近三十年了,今天我不仅是怀念爷爷带回来的剩菜,更是怀念那个时候的岁月,以及那个时候人的情感的纯朴美好。

过去的已经过去,而爷爷带回来的剩菜却成了我永远的回味。

相关文章

  • 永远的剩菜

    晚上读到林清玄的散文《长途跋涉的肉羹》,深有感触。林清玄把父亲长途带回来的肉羹写得细致温暖,把父亲对孩子们的爱,把...

  • 一串葡萄,你要怎么吃

    看到朋友发的这样一段话,“实在理解不了,不吃新菜,吃剩菜,然后一直吃的都是剩菜,觉得放在冰箱的东西永远不会坏,所有...

  • 剩菜

    爸爸去世以后,孩子上学期间,妈妈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买菜做饭都是她的事。平时我们在单位吃午饭,只有晚饭在家吃,晚...

  • 剩菜

    #本文参加“青春”大赛,本人保证本文为本人原创,如有问题则与主办方无关,自愿放弃评优评奖资格# 宜春学院 程哲民 ...

  • 剩菜

    在一家麻辣烫小餐馆打着工。 周末,一个人在宿舍坐的发闷,四点钟就早早到了餐馆,老板娘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饭馆。看见...

  • 剩菜

    坠落了一地的盘子和菜 散落的一地的我的心 你举起桌子把盘子和菜砸烂 我的心也就这么溃烂了吧

  • 剩菜

    不知道是不是“吸引力法则”的作用,我最近看到的推文、遇见的事都是关于“食物浪费”这个主题的。 前几天,我看到公众号...

  • 剩菜

    早上七点钟,陈老头拎着一兜白菜进家门的时候,老伴儿江老太正在喂一岁多的小孙子洋洋吃饭,看到他手里的白菜嫌恶的说道:...

  • 剩菜……

    剩下的菜味道已变 终归是要倒掉的 何必留着等着它彻底腐败……

  • 剩菜

    昨天是周日,我做饭。一般我周末休息都会在家里做饭。蒸一个菜,煮一个菜,炒两个菜。减少炒菜的份数,目的是减少炒菜的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远的剩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ik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