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商学院年度品牌营2021年年度写作读书营 430天一起读写作 打卡 拿奖学金齐帆齐微课
玩转职场的两大底层逻辑:“内方外圆”的笔法+“起承转合”的架构

玩转职场的两大底层逻辑:“内方外圆”的笔法+“起承转合”的架构

作者: 四维君 | 来源:发表于2024-12-19 15:46 被阅读0次

职场做事有很多玩法,但要想玩得好、玩得转,都离不开两个底层逻辑,这就是“内方外圆”的笔法与“起承转合”的架构。 下面就结合具体的职场案例,把这个事情深究一下。

职场中“方”与“圆”,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做事态度。

持“方”的人比较较真,原则性强,循规蹈矩,做事过“方”,那就意味着许多想做的事情不能做,许多事又非做不可,这样会得罪许多人,也会失去许多利益,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持“圆”的人比较世故,灵活性强,善于应变,做事过“圆”,那就意味着在任何事情上可以做到没有态度,从不会做得罪人的事,这样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和利益,但是左右逢“圆”虽然讨人喜欢,却难以取信于人。

一个成熟的职场人会在“方”和“圆”之间达成平衡,形成自己做事的态度体系,这就是“内方外圆”,既坚守信念,又通权达变。

“内方外圆”体现的是一种做事的艺术,也就是面对职场上的难事、愁事和烦事,随方就圆,方圆互动,当方则方,当圆则圆,稳妥圆满地办好事情。

职场上的难事、愁事和烦事,大体是那些不可一蹴而就或者马上就办的事情,我们往往下足了功夫却屡次碰壁,绞尽了脑汁还是头痛难办,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停一停,不应当急于求成,而是冷静思考,随方就圆,重新开始。

林语堂先生曾总结中国人求人做事,就像写八股文一样,有着“起承转合”的优美,不仅有风格,而且有结构,其结构大致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就是寒暄和客套,最后一段就是提出所求之事。

当然,林语堂这番话不乏幽默风趣,但是对于我们职场办事不无启发,它透露了我们中国人做事的一个真相,办事情就怕硬来直去,只有先把铺垫做好了,事情才能圆满解决。

这里就借用这样的结构,看看我们面对职场上的难事、愁事和烦事时,该如何搭建自己的做事体系。

我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讲到一个真实的故事,同事的孩子小宝因为坚持原则,拒绝在一份合同上签字,结果得罪了分管领导。我们就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案例,把它拆开掰碎了,看看“起承转合”这样的结构,在“内方外圆”的笔法下,该怎样操作。下面先把这个案例简单地赘述一下。

同事的孩子小宝在一家公司负责部门的合同审核把关,工作认真负责,从来没有出过错。前段时间,采购部拿来一份进口材料的供应合同,合同是用中英双语拟定的。

小宝在审核的时候,发现合同的中英文条款的内容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合同双方约定,如果合同条款存在歧义,依据英文条款执行。小宝注意到,如果按照英文条款执行,公司会遭受一大笔损失。

于是小宝就把合同退了回去。但是不久,小宝的分管领导却拿来了这份合同,询问小宝为什么审核通不过。小宝便把整件事作了汇报,并指出了问题。

但分管领导却熟视无睹,宽慰了小宝几句,就把合同递给小宝,让他再审核看看。可是,小宝是个较真的人,发现了问题就坚持到底,不肯签字,最后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可是,自这件事以后,小宝的分管领导处处针对他,时不时挑毛病、找茬儿,还把最苦最累的活儿留给他做,弄得小宝在公司再也呆不下去了。

如果按照“起承转合”的架构,案例中的小宝在这件事上该怎么做呢?我们先从“起”势走起来。

一、起势:持“方”见事。

持“方”见事,指的是我们在处理一件复杂的事情时,第一步就是坚守底线思维,按照原则规范对事情的全貌作个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和判断。

最好的方法就是跳出当下的事情,置身于事外来分析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以及可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样,可以让自己在整个事情中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避免糊里糊涂卷入事情的利益之中而不自知。

在小宝的这个案例中,他这个“起势”做得很到位。小宝在审核的时候,发现合同的中英文条款的内容不一致,如果按照英文条款执行,公司会遭受一大笔损失。于是小宝就把合同退了回去。

可是分管领导却熟视无睹,仍然让小宝签字,但是小宝是个较真的人,发现了问题就坚持到底,不肯签字。

其实,小宝本身就是一个持“方”的人,做事比较较真,原则性强,眼中看到的只有“事”,所以不知“圆转”,他也因此得罪了分管领导。

这个时候,唯一的玩法就是持“方”入“承”。

二、承势:持“圆”见人。

持“圆”见人,指的是从“圆”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整个事情的利益关系,也就是透过事情看清人的利益需求,并基于这样的利益关系判断事情的性质。

持“圆”见人的操作是,如果持“方”见事,接不住整个事情的份量,那么就得跳出“方”的条条框框,以“圆“来承接,站在人的利益立场来考量事情的复杂性,以及自己的利弊得失。这样,可以判断自己要不要卷入这样的利益关系中,以及这样的选择对于自己的影响,从而把自己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在小宝的这个案例中,他始终是站在“方”的立场来对待合同的问题,也就是“就事论事”,跳不出原则和制度这些条条框框,当然也就看不到整个事情背后的人的利益需求。

这样做事的结果就是“硬接”或“硬扛”,也就是做事的程序完全正确,但是却得罪了事情背后的利益人,给自己造成不利。

按照持“圆”见人的“承势”,小宝的正确操作是,既然分管领导亲自把合同拿来让他重新审核,那么这件事情后面肯定关联着利益关系,这个时候,他应该跳出“方”的立场,以“圆”来承接这件事情的份量,掂量掂量利害关系,对事情的性质有个基本的判断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否则,他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三、转势:方圆合一。

“方圆合一”源自《易经》六十四卦,“方图”和“圆图”合二为一,内方外圆,就可以用来分析与解决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其实,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讲,圆是整体,体现了事物的全部可能性和多样性;方是个体,体现的是事物的局部和片面,但是,只要所有的“方”链接起来,就会融合成一个“圆”。

因此,方圆合一,也就是内方外圆,在职场做事上,它指的是以“圆”转“方”,“方”以“圆”动,在“方”和“圆”的互动中平衡利益关系,权衡得失利弊,让做事的原则和规范始终不离圆心。

在小宝的案例中,经过“起承”之后,小宝该如何操作才能“转”得漂亮呢?在“转”的情势中,需要平衡的是方和圆的关系。

对于小宝来说,“方”就是小宝坚持的办事原则和规范;“圆”就是看清事情背后的利益关系,领导纵容问题的地方其实就是利益点,引起自己在处理这件事情时的足够重视和警惕;“方圆”之间的互动和平衡,就是不要让自己卷入这场利益关系中,这是底线,但是态度一定要委婉,不要违抗领导的意思,更不能让领导当众下不来台,消除领导的不满。

在“起承转合”这样的架构中,“转势”十分关键。如果“转”向正确,符合方圆之道,那么,后面的“合”也会顺理成章;如果方向“转”错了,那么,接下来的“合”则会后患无穷。

四、合势:随方就圆。

随方就圆,指的是做事要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态,在方形的容器里就是方的,在圆形的容器里就是圆的,惟有当方则方,当圆则圆,才能顺势而为,让环境成就自己的初心和原则。

随方就圆的操作是,顺应对方的利益面随机应变,这是“圆转”,但是在转向中“守方”,守住操作的“边界”,做到方圆有度。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边界”内,无论怎样“圆转”都可以,不会伤人也不会伤己,直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有人可能会疑惑,如此办事与“圆滑”又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是有区别的,最根本的区别是“圆滑”缺失了“方”,也就是说,“圆滑”没有边界感,它守不住那个“方”。

我们还是来看小宝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按照“随方就圆”的操作,小宝该怎么做?如果小宝能够做到“持圆见人”,看到这件事情背后的利益关系,那么,他会有三个选择,但是这三个选择对他来说都是不利的。我们就来看看小宝的三个选择:

选择一,坚持原则,绝不妥协,绝不签字,这样做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分管领导百般刁难,让小宝在公司的日子不好过。

选择二,仍然坚守底线,绝不签字,但这次小宝为了自保,向上级部门反映了分管领导的问题。这个选择看似有效,而且符合公司的价值观,但是后遗症还是比较严重的,因为这样一来,周围的同事对小宝就会心存戒心,视为异类,他在这个公司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选择三,利益交换,丧失原则和底线,同流合污,谋取个人的升职加薪。这样的选择无异于在给自己挖坑。

如果三个选择都不利,那么,小宝在这件事情上是不是就无路可走了?其实,小宝还有一个选择,这就是“随方就圆”。

在这个案例中,“随方就圆”最好的操作方法就是“推拖拉”。

如果你手中的事情超过了自己能力范围,但又是非做不可,这个时候,只有通过“推拖拉”来把事情办妥办好。

小宝就处于这样的境况中。一方面,违规审核违背了他的职责要求;另一方面,他在领导的授意下,又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审核。这个时候,最好的策略就是通过“推拖拉”把问题化解在无形之中。

比如,小宝可以站在领导的立场,请求给自己宽限几天,让他为合同条款找些合理的依据等等。这样既为自己争取到时间考虑对策,有个缓冲,同时也让领导感觉到小宝真的很想帮这个忙,只是难度太大,更重要的是,这也在暗示领导,一旦这个事情违规办了,肯定会带来风险。

只要领导通情达理,不是那么糊涂,经过小宝这一番“推拖拉”的折腾,一般就不会再纠缠这件事了,这样小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这个案例中,“推拖拉”的价值就在于以时间换场景,通过“推拖拉”把对方置换到另一个场景中,让他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想法,而不是我们主观强加上去的,这样更容易把一些难事办成。

当然,在小宝的案例中,还有一种最糟糕的情形,这就是领导十分强硬,贪心很足,仍然坚持自己的利益不放,那么,小宝该怎么做?

其实,这个时候小宝已经做到了有理有节,但是领导仍然不知收手,这已经威胁到了小宝的职场安全,在这种情势中,小宝完全可以予以反击,比如向上级反映情况等等。

因此,我们说“推拖拉”本身没有好坏,只是一种做事的方式,如果它用在“守方”上,那么,这就是一种“用圆”的智慧;如果它用在一己私利上,那么,它就是一种“圆滑”。

相关文章

  • 成为办事高手15|职场办事“三进阶”(8)

    上一篇文章借用“起承转合”的架构探讨了职场做事的中阶打法“内方外圆”,我们针对小宝的案例分析了这个架构中的“起势”...

  • 日记:内方外圆、赞人之悦、贬己推业

    内方外圆、赞人之悦、贬己推业是近期读书得出的心得,斗胆与友友们分享。 1.内方外圆 内方外圆,这个词语最早从曾仕强...

  • 内方外圆

    方是什么?做人之本,做人要堂堂正正,圆是什么?出世之道,要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做人之本,就是做人的品质,若只有处世...

  • 内方外圆

    与人相处总是需要热情,这次收获确实很大。生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像竹子一样默默的扎根,像蝉一样默默的...

  • 内方外圆

    “方”指做人的原则,“圆”指说话的方式。 原则这个东西应该是放在心里面的,天天把“不行,这是原则问题”挂在嘴边,就...

  • 内方外圆

    上次去参加线下读书会,一个书友的分享使我受益匪浅。他说做人要内方外圆,坚持原则,但会随机应变。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

  • 内方外圆

    144. 《颜渊篇》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有名气不等于有实力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才能够做到通达。也就...

  • 内方外圆

    曾仕强先生说: 《易经》告诉我们,你很刚健的时候,要用很柔的方法来表达,你很柔弱的时候,要用很刚健的方式来完成,所...

  • 内方外圆的智慧

    不知你们是否见过清朝的铜钱,圆圆的铜钱中间透着棱角分明的小方孔。 有时候不得不说,做人就应该像铜钱一样外圆内方。方...

  • 改变

    内方外圆,能屈能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玩转职场的两大底层逻辑:“内方外圆”的笔法+“起承转合”的架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jj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