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爱也许有千百种形式,而其中最深沉、最让人有安全感的莫过于父爱了。那个如山一样的男人始终在用生命守护着自己的子女。
他们有的含蓄内敛,有的严肃板正,有的温柔可亲……可还有那么一位父亲,他就像是个“孩奴”,幽默风趣,张扬浪漫,把自己的爱丝丝缕缕地表达出来,事无巨细,润物无声。
他就是梁启超。一个孩子一样的父亲。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的领袖,所著《饮冰室合集》超过1000万字。
除此之外,梁启超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父亲——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长女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思达,著名经济学家;三女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四女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参加革命;五子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近代名人,子女不成材的很多。而满门才俊绝不可能是偶然,更不可能靠基因。看过本文,你一定会发自真心地慨叹:
“为父当如梁启超”!
这个“孩子王”当真让人敬佩!
梁启超一生给子女写了400多封家书,总计百余万字,占他著作总量的十分之一,堪与《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并称三大家教典范。
这些家书有的只寥寥十几字,报平安或叙家事,有的则长达几千字,论时事或谈心得。从政局艰难到个人烦忧,从吃了美味到买了好书,无不备述。
与子女做朋友
梁启超在家书中反复提到一点:“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事实也确是如此。他在一封信中写到:
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也许很难想象,但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
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是称呼自己的孩子 “宝贝”、“baby” 的。他常在信中称呼长女思顺 “大宝贝” “宝贝思顺”,即使当时这位长女已经三十几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最小的梁思礼小名 老Baby,梁启超常在信中叫他 “老白鼻”,还给三女思懿起外号 “司马懿”。
在给次女思庄的信中,梁启超这样写道:
“小宝贝庄庄:我想你得狠,所以我把这得意之作裱成这玲珑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给你。你姐姐(长女思顺)呢,她老成了不会抢你的,你却要提防你那两位淘气的哥哥,他们会气不忿呢,万一用起杜工部那‘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手段来却糟了,小乖乖,你赶紧收好吧。”
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父爱。在这些信里,他不是政治家,不是领袖,不是大家长,而仅仅是那个爱你,疼你,想你的爸爸,一个稍大一些的“孩子”。而这,却是最难的。
你有趣味,你的孩子才能有趣味
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梁启超说:
“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
他写信告诫在美国留学的梁思成:“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我们是不是都忽略了这一点呢?
记得前几天看过一个采访,记者问一个姑娘: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姑娘回答:有趣。
这个姑娘就很有趣,她没有说身高体重肌肉是否,可见不是颜值派;她没有说房子车子票子,可见不是现实派。她说的有趣,说难不难,却也不简单。因为有趣的核心在于生活,在于你内心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
孩子就是孩子,大人们不必整天忧心自己的孩子还不够成熟。要知道长大是必然的,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既然它一定会来, 倒不如让孩子们自己掌握节奏,不要太早就打磨掉他们的孩子气。
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1925年7月10日 《致孩子们》梁启超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927年2月6日
对于孩子们的功课,梁启超的态度一直是绝不责备,只要态度端正,基础牢固,所谓的成绩和分数,不过是表面的东西。
在他看来,学业成就,远不如心性、志趣、健康、幸福重要。
那一封封充满爱意的家书,亦是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孩子们的身体,而不是催促着孩子们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
“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因为他本勉强进大学。你们兄妹各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顺》
梁启超教育自己的孩子们: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的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
尽职尽责就是第一等人物,这个标准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是非常高的要求。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干大事、创大业,其实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即便做成大事,也会很快失败。
通达、健强的人生观是保持乐观的要诀
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乐观的。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顺》
梁启超认为,教给孩子树立通达、强健的人生观,比教育他们学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这种通达、强健的人生观能让孩子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硬汉海明威也说过:
“即使一个人注定要失去一切,也不该使自己落到要失去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落到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些无法丧失的东西。”
什么是无法丧失的东西?
梁启超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是内心,是打不倒的人生观,是真正的自我。
不过,我想,还会有其他的答案。毕竟,这样的人生才有意思,不是吗?
也许会有人说,“有父当如梁启超”,但也许还可以这样想:
多年后,我们也要成为像梁启超那样拥有“孩子心”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