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曰:善。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解读)
“帝曰:善。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黄帝说:说得好。有患颈痈病的,或用砭石治疗,或用针灸治疗,都可以治好,那么治愈它的道理是什么?
“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岐伯说:这是因为病名虽一致但程度有所不同。颈痈属于气滞不行的,适合用针刺开导以除去其病,若是气盛壅滞而血液结聚的,适用砭石以泻其淤血,这就是所谓的同病异治。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黄帝道:有人患有怒狂病,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岐伯曰:生于阳也。”岐伯说:这是生于阳的。
“帝曰:阳何以使人狂?”黄帝说:阳气是怎样使人得怒狂病的呢?
“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阳气因为受到突然的强烈刺激,郁而不通畅,气厥而上逆,因此使人善怒发狂,由于此病为阳气厥逆所生,所以名为“阳厥”
“帝曰:何以知之?”那么要怎么才知道呢?
“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岐伯说:在正常情况下,足阳明经脉是常动不休的,太阳、少阳经脉是不怎么搏动的,现在不甚搏动的太阳、少阳经脉也搏动得大而急疾,这就是病生于阳气的征兆。
“帝曰:治之奈何?”黄帝说:怎么来治疗呢?
“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岐伯说:禁止病人饮食就好了。因为饮食经过脾的运化,可以助长阳气,所以禁止病人的饮食,使过盛的阳气逐渐衰少,病自然就可以痊愈。同时,再给以生铁落煎水服之,因为生铁落具有降气开结的作用。
今天学习了颈痈病、阳厥的治疗。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