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湖上泛舟,田田的荷叶在清风中摇曳多姿,飒飒作响,如一阙古典的诗词在心头荡漾,荷香里飘过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忆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的美丽与哀愁
可这里已经见不到鸥鹭,惟见水光潋滟,金风拂面,垂柳依依,莲叶如盖,游人如织。游人是揣了不同的心思而来:游玩的,路过的,访古的。
我来是为了看看大明湖,看看大明湖里泛舟作词的李清照。大明湖是属于文学的,是古典的。因了李清照常到此泛舟,也常到此品书作词低头弄莲子;因了明湖居听书王小玉那字正腔圆珠圆玉润的唱腔。
我从农村的田垄里走来,可因为喜欢读书,也就有点“腹有诗书气自华”了。因喜读古典诗词,喜欢古韵今咏,而在生命里有了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有了小桥流水,紫烟飞瀑;有了晓风残月,帘卷西风;整个中学和大学生活,我是诵读着诗词一路走过的。
诗有千种词有百家而犹喜易安词。不知是喜欢词人而喜欢词作,还是因喜欢词作而喜欢词人。喜欢李清照的名和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是她的名;“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那是她的号。她的名和号里浸润了浓浓的诗意,我喜欢。她的词率真而浅近,她在词里毫不隐瞒毫不矫情地倾诉自己的喜悦或哀愁。
作为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她并不囿于自己的闺房生活而把思想投向更高远的天空。南宋王朝奸佞当道风雨飘摇,她深爱着国家和人民,关心国运民瘼体察民间疾苦。赵明城死后,她强忍悲痛,押着十船的字画古董沿海路追赶着南宋小朝廷。
我早就想来好好看看伟大的女词人了,也早就该来了,因着心的隔了千百年的灵犀。在清秋的风里我来了,我轻轻地移动脚步,唯恐惊动了词人,唯恐打断了她作词的思路,也唯恐惊起《如梦令》中的那一滩鸥鹭。我怀着虔诚而仰慕的心情来到她的面前。她正在写诗,低首沉思,蛾眉微蹙,正写那首气势磅礴的诗。那是对南宋小朝廷节节败退,偏安东南的讽谏:“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然而那时候南宋大势已去,统治者醉生梦死。“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谁人能去体味此诗中的良苦用心。李清照的诗相对于她的词来说是豪放的悲壮的,“倜傥有丈夫气”。犹记那首千古传诵气势恢宏直压倒须眉的《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洲”。
李清照的美丽与哀愁
我凝视着李清照,这是一个乱世中的奇女子。她的一生坎坷不平。她的前期生活是幸福的,父亲李格非为朝廷官员且博学多才,母亲精通音律。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她快乐地生活着学习着。嫁了金石学家赵明诚,夫妻感情笃深且有同好,一起购书,猜句,罚茶,荡舟,游玩。生活是无上的美满。
李清照的美丽与哀愁可是风云突变,美好的生活只是昙花一现。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追随了她的后半生,她的词风一变而为愁苦。
李清照的美丽与哀愁隔了几个世纪,我来看望李清照,像探望一位熟稔的朋友,知根知底,她柔中蕴刚,才华横溢,临水照花,香生笔底。可是此刻那些伤感的词句,一下子涌了过来,耳畔萦绕,愁绪一样,相思一样,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李清照的美丽与哀愁
是谁家的横笛吹动了词人的一腔愁绪?是何处花影拂动了词人的满怀心事?无边的愁绪感染了我,笼罩了我,填满我的情怀,我想说什么,心头囤积了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事事休。”我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其实也毋须说出,只这样静静地站在词人面前,倾听就够了,思想就够了,语言是苍白的。
初秋时节,清泉呜咽,芭蕉轻叹,我来看李清照,仿佛听到了五十多岁的女词人扶病出屋,背倚栏杆,声声如泣,字字悲苦地吟着《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那浓得化不开的愁绪,在诗词的天空洇染,漫卷了几个世纪,到如今还在漱玉泉的碧波里一圈一圈地荡着涟漪。
李清照的美丽与哀愁
几个世纪以来,这位旷世才女就用漱玉泉的水洗着她的美丽和哀愁,写着那些多情亦多愁的诗词。其词可诵可听可视可讲,如行云流水,如金声玉振,如明霞散绮,如独蚕抽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出其右,一枝独秀。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风乍起,庭前芭蕉颔首,秋菊致意,暮云合璧里,我手握一卷线装《李清照诗词集》走出了李清照纪念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