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注释】
▲桓公:齐桓公。
▲公子纠:齐襄公之弟,齐桓公之兄。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遭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等人所杀,公孙无知自立为君。公元前685年,雍廪袭杀公孙无知。襄公与公孙无知被杀后,齐国内乱,鲁派兵护送公子纠返齐争位,管仲射中公子小白(齐桓公)的衣扣,小白倒地装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结果这时出奔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桓公)已先回齐即位。即为齐桓公。
▲召[shào]忽:春秋时齐国人,与管仲同时辅佐公子纠,齐襄公为其堂弟公孙无知袭杀,召忽与管仲陪同公子纠投奔至鲁国,大夫鲍叔牙与高傒辅佐公子小白投奔至莒国。隔年,大臣雍廪等人又杀死公孙无知,鲁庄公得知后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鲍叔牙和小白得知后也带领一路人马从莒飞奔赶往临淄,管仲欲拦截小白,不料小白诈死骗过管仲,快速奔回临淄,即位为齐桓公,并派鲍叔牙带兵迎战公子纠,在干时大败鲁军,公子纠退回鲁国,为鲁庄公所杀,召忽为尽人臣礼节,遂自杀而亡。
▲管仲: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齐桓公即位后,急需找到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因此就准备请鲍叔牙出来任齐相。鲍叔牙与管仲在青年时经常交往,知道管仲有贤才(详见管鲍之交)。鲍叔牙称自己才能不如管仲,若要使齐国称霸,必要用管仲为相。经鲍叔牙的荐举,齐桓公同意选择吉祥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以此来表示对管仲的重视和信任。同时也让天下人都知道齐桓公的贤达大度。齐桓公迎接管仲后,一连聊了三天三夜,句句投机,斋戒三日,拜了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却没有死。管仲不能算是仁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会盟各诸侯国,不依靠武力,而是依靠管仲的能力。这是管仲所行的仁,这是管仲所行的仁。”
【学而思】
儒家追求内圣外王,“内圣”是修身,“外王”是治国安民,实行仁道。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是指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政策上实行“尊王攘夷”,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被推举为盟主,依靠的不是武力,发动战争是为了维护正义,匡正天下秩序。这是管仲对外实施的王道,管仲虽然自身没有达到“内圣”,对外却做到了“外王”,所以孔子说“如其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一个人不能求全责备,虽然管仲有一些小缺点,但能造福百姓,也是行仁。
参读:
《八佾篇》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雍也篇》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张篇》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知识扩展】
尊王攘夷: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权威大大减弱,诸侯国内的篡权政变和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与此同时边境族群趁机入侵,华夏文明面临空前的危机。齐国任用管仲改革,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在管仲的辅佐下尊崇周天子,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数次发动帮助诸侯国攘斥夷狄侵夺诸夷土地的战争而大获赞赏,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其事迹被后世称为尊王攘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