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 [传统为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①。”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②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③。”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以死相随。但管仲不死,反而追随齐桓公。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吧?孔子说,齐桓公能多次会盟诸侯,使争战停止,这都是靠管仲的辅佐。算是仁,算是仁吧。
【老彭有话】子路对孔子说,齐桓公杀掉公子纠以后,召忽以死想殉,管仲却不死反而投奔了齐桓公,我认为这就不是仁。孔子说,齐桓公不靠战争之力多次会盟诸候,这全是管仲的功劳。从这个角度说,也算是有“仁”。
此处孔子评管仲不是从小事着眼,而是从大势入手。
【注释】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召忽、管仲皆为公子纠的随从,受齐桓公胁迫,在公子纠被鲁国杀掉后,召忽自杀以殉,管仲却投靠了齐桓公。②合,召集、会盟。③如,假如、假定。
14.13 [传统为14.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①管仲,吾其被②发左衽③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④于沟渎⑤而莫之知也?”
【译文】子贡说,不能说管仲有“仁”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象召忽那样自杀以殉,反去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击退夷狄,百姓至今仍在享受着他带来的好处。要不是有管仲,我们都会“披发左衽”,沦为蛮夷了。难道让他也像普通男男女女一样,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自杀了事吗?
【老彭有话】孔子评人,势也。
【注释】①微,假若。②被,通“披”。③衽,衣襟。古代汉族服装衣襟向右,称作“右衽”。中原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则向左,称作“左衽”。④经,缢。⑤沟渎,杨伯峻认为此处应当“沟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