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再回顾一下范梅南教授对现象学教育学的解释:“现象学教育学就是想让我们摆脱理论和预设的概念,将我们的成见和已有看法、观点先搁置起来,并进行有益的反思,形成一种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敏感性和果断性。”其实就是要我们去关注孩子生活世界的本真状态。教育现象学不是教育学与现象学的简单叠加,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是“做”现象学,朝向教育生活,而不是“思”教育学。它的目的为了解决教育问题而不是现象学问题。
我今天的分享是:教育学的使用在鞭策着我们并使我们充满活力。标题下的小字提示语:当孩子在呼喊我们的时候,他们是在召唤我们。
主题词:教育学 鞭策 呼喊 召唤
文章第一段便提出问题:女人是如何做母亲的,男人是如何做父亲的,人怎样成为一名教师的呢?有人一定会说孩子出生了,女人自然成了母亲,男人自然成了父亲,当你走上讲台,也就自然成了老师,但范梅南教授认为并不是这样,“最初,人只是从生物和法律的意义上‘知道’了自己已成了父母或老师。注意,他用的是‘知道’一词,并不是真正成为。他认为要想成为母亲或父亲,你得像母亲或父亲一样的生活。于是渐渐地,人作为教育的人的存在就在生活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而不是你通过‘选择’来做父母或老师。比如当孩子出生时,父母由此经历抱着孩子、保护孩子、为孩子而不断自我牺牲和即使一切顺利也不断为孩子担忧的种种喜怒哀乐,这时教育意识就在我们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接触中产生了。做父母是这样,做老师也是如此。范梅南教授说只要他们开始像真正的教师一样与孩子们生活和行动,孩子们就会以无法预见的方式触动他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来谈教师的使命。
范梅南说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与孩子的生活才会有教育学的意义,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很有趣的是,教育学是一种使命,不仅仅是从象征或玄奥的意义上而言。在孩子那里有些品质以一种十分具体的方式激发了我们,使我们接近他们。在这里范梅南教授就觉得作为刚做父母的人对宝宝睡房的声音变得非常注意聆听来举例,即使我们离孩子睡房很远,我们也能也能听到孩子在小床上的动静,但是我究竟听到了什么?哭声吗?叫唤吗?是哭声使我奔了过去吗?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的哭声或者是叫唤声,那么这种内心深处所听到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召唤。在孩子的召唤声中还有一种我们听到的最根本的声音。我们体验到这是一种力量。这是这个孩子所拥有的,征服那位能听到的人的力量,当然仅仅被动的或木然地聆听孩子的召唤或哭声是不够的,毕竟为人父母的含义就是保护和抚养孩子,做父母就意味着生活中有了召唤——教育的召唤。同样地,做孩子就是于某个能注意和听到他的召唤的人生活在一起。这种召唤将这个孩子和这位父母联结起来,成为一体。教育的召唤就是那种我们聆听孩子需求的召唤。使命感就存在于我们的聆听当中。
当我们再次聆听时,我听不到任何声音,没有哭声,没有哭闹,但是我们还是决定要去看一看孩子,这种沉静当中充满的就是一种召唤。就是做父母的使命的召唤。这种召唤正是责任的某种品质召唤我们的方式。教育学生也是如此,我们要能听到学生的召唤,像父母亲能听到孩子的召唤一样,能聆听到学生内心的声音。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与我们的孩子进行活动和交流,不时地,我们做的某些事会立刻让我们感到惊奇并进而思考:我做的对吗?这种情境对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呢?这儿我的责任是什么呢?我本应该怎么说或怎样做呢?因此,范梅南教授说教育学首先召唤我们行动,之后又召唤我们对我们的行动作出思考,与孩子们一道生活以及反思我们与孩子们生活的方式,这两者都是我们的教育性共存的表现。
教育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形成教学智慧和教学机智,关心孩子的内心体验,在体验中开启我们的理解力和反思力。其实,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灵的互动。孩子用心发出信任的召唤,我们也要用心回应,向他们发出引领性的召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