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要素》是经典的产品入门书啦,更偏向于操作层面的方法论。纸质书新版(第二版)是全彩印刷的,也是很注重阅读体验了。值得一看,下面我来帮助大家划重点。
既然我已经把它定位成一本PM工具书了,那么关于用户体验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这里就不再赘述。直接进入经典的用户体验五要素,它们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逐层拆解的递进关系。
第一层:战略层—规划why
战略层,定规划,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两个层面,1是产品目标,2是用户需求。商业社会中的产品,产品本身的目标不会纯粹地等同于用户需求。(后来想想,即使没有利益目标的产品,两者也不能等同)
产品目标,是团队、组织、企业、商业想得到什么。这里要强调的是要定义清楚达成目标的标准是什么,量化可衡量。这是日后衡量成绩,也是讨论预算投入的关键。
用户需求,1)首先要做的是用户细分,通过不同的维度将一整群人剥离成很多组人,最后用户需求的数目应该等同于细分的用户群的数目。那么后续在不同用户群的需求中间如何取舍,就是要思考和权衡的问题了。2)然后是可用性和用户研究,针对每一个细分用户群,去分析他们到底是谁。从整体到用户群,可以再聚焦到个体。将每个用户群摄像一个真实存在的任务,去设计他的产品体验之路。
输出:战略文档或者叫愿景文档,不仅仅是目标清单,还有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融入企业大环境。由决策者、普通员工与用户的意见共同来支持。
第二层:范围层—边界what
范围层,就是要圈定范围,划清边界。范围和边界,无论做人还是做产品,都太重要了。范围,正反两个方面,要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避免范围蠕变的滚雪球现象。这一层里,我们将why拆解成what。
那么这里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真实的需求是什么,将C端用户、尤其是B端客户的痛点转化成产品需求,是产品经理的大智慧。作为一名AI视觉算法方向的PM,这里一定要提醒,要考虑周全所有的硬件需求,这些限制是很多软件PM常常忽略的。
输出:1)功能规格说明:不需复杂,明确具体可衡量是最重要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这像是产品与研发之间的一个契约,签字画押谁也别耍赖了。从产研角度来说,这里就必须再追加一个要素了,优先级!大家懂得。2)内容清单:功能规格说明是事前,那么内容清单是事后,应该类似一个excel表格,告诉用户到底有什么功能。
第三层:结构层—路径where
结构层,根据我的理解,就是将范围层中确定的内容,如何串联起来,即设想出用户到达每个功能点的具体路径。一部分是交互设计,一部分是信息的架构。
交互设计就是模拟用户的行为,伴随着用户的行为,系统如何和用户配合与相应。这里面提一下概念模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网购系统中的购物车模型。由于这个例子太过经典,就不具体来说了。
信息架构,即用户通过什么样的逻辑找到想要的功能点。对信息的架构有一些可套用的模型,包括层级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线性结构等。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要试图在产品提出各种不同的信息架构,让用户自行去选择,PM要把这种选择的负担留给自己,站在用户的角度,为他们设这个计好这个路径。同时要让用户能够看懂你们给出的”路标“,即各类的语言要一致可懂。
输出:架构图。同样不需要过于详细,要展示清楚功能点的大概路径,哪些是要放在一起的,哪些是要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是如何配合的。
第四层:框架层—形式
结构层是路径,从一个位置到达另外的位置。那么架构层就每个位置上用什么功能和形式实现。这一层次包含三个非常明确的方面的内容,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
界面设计,给用户提供具体做某些事的能力;导航设计,给用户提供到达某个位置的能力;信息设计,向用户传达信息。在具体说这三种设计之前,先强调一下,架构层的设计要尊重用户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同时要抑制住使用“比喻”的欲望,比如在页面中放置一个电话的图标,不同的用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界面设计的全部就是选择正确的界面元素,让用户第一眼就可以看到重要的东西。包括了每一个文本框、下拉菜单等等的选择。一个小tips是页面第一次呈现给用户的时候,仔细考虑每一个选项的默认值,第二次登陆的时候记住上一次的选择项。
导航设计的三个核心目标:一是让让每一个跳转链接真实有效;二是所有的跳转链接,和他们所代表的内容;三是跳转的内容和当前页面的关系。一些常见的导航样式有全局导航(导航栏里有网站所有栏目的链接)、局部导航(只提供父级、兄弟级、子级)、辅助导航(快捷通道)、上下文导航(类似于淘宝的A商品详情页里 ,有和A商品搭配的衣服的链接)、友好导航(法律声明、联系信息等)等。
信息设计:信息设计一方面是视觉方面的,比如用条形图or饼状图展示信息;另一方面是信息的分类整理。 一个小细节是,错误提示是设计一个页面时,要考虑的问题;想让用户阅读某个使用手册的话,设计这个使用手册也是信息设计的问题。这里再提一个指示标识,这是信息设计和导航设计的结合,帮助用户连接他们在哪里,以及将要到哪里。
输出:线框图,包含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导航设计的统一展示,也是我们常说的原型图。
第五层:表现层—感知
表现层是最细致的层面了,也是用户对产品认识的起点,如果表现层做的不够优秀,用户可能没有耐心再去看其余层面的精心设计了。嗅、味、触、听这里不提了,主要还是讲视觉的内容。
忠于眼睛,这是最经典的四个字描述了。用户的眼睛可以形成流畅的路径,不忙碌不拥挤,并且有引导的作用。吸引用户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对比,highlight出重要的内容。同时要保证设计的一致性,既包括产品内部的一致性,也包括和公司内部其他产品的一致性。具体的拍板和配色等这里不赘述了,需要权衡可读性和个性之前的关系。
输出:视觉模型,一般现在互联网公司会有专门的视觉设计的同事完成这部分内容。更规范一些的流程还会输出风格指南,包括设计栅格、配色方案、字体标准等。
以上就是用户体验的五要素内容的总结,最后有是那种错误的产品设计,一是有现状决定设计,二是由模仿决定设计,三是由领导决定设计。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