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想生老师解读
解读《了凡四训》23

解读《了凡四训》23

作者: 自在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11:19 被阅读0次

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起习圣人之学过自在人生。感谢古圣先贤们的点滴骨血和老师的分享。感恩列祖列宗。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知善知恶冥想

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

我是觉,我是丰盛,我是快乐,我是无限。在我的梦里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我对他们无条件的赞赏与感谢,我对他们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感恩我做了一个如此逼真的梦。天才的编剧,天才的导演,天才的演员,天才的创造。把我从无限的存在变成了有限的个体,忘了自己是无限的丰盛,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力量,而觉得自己是匮乏的,渺小的,受限的,不足的,觉得这个梦是真的,梦里的人事物有力量,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感恩我瓦解了这个模式并从中收回了能量,感恩我远离了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今天是2019年的第一天,元旦。祝所有的家人们2019年越来越好。我们一起下个订单吧,一起发个愿。

我的宇宙订单,我的愿是把所有的疾病,匮乏,不美好统统留在2018。

所有的健康,美好,丰盛,财富,所有的都在2019来到我的生命当中。

也希望所有的家人们能在2019年习正法,我们一起习圣人之学,一起过自在人生。祝福大家2019越来越好。

今天的课程是解读了凡四训,也非常棒,非常应景。正好对2018做个总结,对2019做个期待,做个发愿,做一个订单。

也正好是了凡四训立命之学的完结,下一堂课呢,就开始改过之法。

今天的分享,毋自旷也,这是今天了凡四训的主题。

这个主题也想告诉大家,大家不要荒废了自己,毋自旷也,不要在你人生的路上,在你修行的路上自我荒废,

我们有的家人,你学自在人生已经快两年了吧,因为这个课程已经是两年了。

希望家人们不要荒废,这个荒废有很多层含义呀。

先来看了凡四训,把立命之学讲完之后跟大家讲一下毋自旷也。

先回顾一下上党课讲的。袁了凡跟他儿子讲,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做落寞想,即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当足食,常做贫窭想等等。

就是袁了凡对他儿子说,如果你现在很顺利,你现在丰衣足食,你现在被人敬爱,你现在家世望重,

你也不要自满自傲,你要自谦,不要让自己狂傲,放纵,就是要有一种谦和,中和的心态,

这个地方再补充一点,从这个地方就能知道袁了凡的儿子,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富二代

袁了凡可没有说,你如果落寞了应该做荣显想,如果贫窭了应该做足食想,如果很拂逆了应该顺利想。他是做什么?

你如果富贵了,你要常常想一想你不富贵会怎么样。你如果顺利了,你要想想你不顺利的时候会怎么样。你家世望重,你常常想一想你卑下会怎么样。

这就告诉大家,袁了凡的儿子按现在的叫法就是富二代,

你看袁了凡改命啊,把整个家族的命都改了。他自己本来很平凡。前面讲他父亲过时比较早,和母亲相依为命,只是想着做一个医生。但没想到改命改到在朝廷中央做官。也就是他在明朝读书人中已经达到了顶峰。他的儿子就相当于官二代富二代,他一个人就把整个家族的命运都改了。

那一样的,你来修行,你改的不光是你的命,你改的也是后代子子孙孙的命运,

现在你如果说很平凡。做直销的时候,是这么讲的,我不是贵族的后代,但我是贵族的祖先。当时在做直销的时候,他们这样来激励我们的。意思是你做直销做成了,你的孩子也会跟着沾光。

现在那其实一样的。你自己修自在人生,自己习圣人之学,你自己丰盛了,你自己美满了,你自己解脱了。你周围的人,当然包括你的孩子,也会跟着你受益的。

就是袁了凡改命,把他儿子的命也相当于改了。他儿子呢一出生就是富二代,官二代。

上堂课说到这一段。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就是你要每天都很觉察。

过则勿惮改。这是孔老夫子说的,有过你就不要忌讳,有过你就去改。

那过呢,就是你动气了。只要你动气了,你肯定就有过了。只要你有情绪,你就过了,你就要格物致知就改过。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就是你要时刻觉察。所以跟大家讲过,修行的第一步是觉察,修行的最后一步还是觉察。觉什么?觉情绪。

作为你来讲,觉情绪就够了。觉情绪就是知非,然后格物致知改过。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不觉察,你一日就不得进步,你就一日在你的现状当中,不可能去切换到你想要的那个丰盛的平行宇宙。

切换平行宇宙,我们昨天的课程跟大家讲啦,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很重要,

如果你要切换平行宇宙,这两个缺一个都不行,那所以呢,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不知非,你就一日没有去向你所谓的想要的那个平行宇宙去切换。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一样的意思。改过就是让你切换平行宇宙。

因为过就是烦恼,烦恼就是情绪,就是你感觉不好。就是你处于负面情绪当中。那就是很低的一个频率,就是一个很匮乏的平行宇宙。

那如果你想来到一个丰盛的平行宇宙,你大部分时间是和平的。那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没那么多的情绪,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过。

那有过怎么办?就改。改过。再说一下,不是在事上改。

比如今天偷东西了,我不偷了,昨天骂人了,以后不骂了,这个对不对呢?对,但这个是最低的层级,是事上改。

袁了凡在后面改过之法,他也讲了,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最关键的是心上改。

心上改是什么?情绪啊。你一旦把情绪给他改了,你几乎这个过就不会再犯了,

也就是说,你现在偷盗,如果说你把这个偷盗的负面情绪给它去掉,你自然就不会去偷盗了。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上一堂课的主题,就是耽搁一生。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自在大学聪明俊秀不少啊,有很多人才呀,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佼佼者。

从那个智力的角度来讲,心想生的智力并不高,我上学的时候,数学 物理 化学,就把我搞得头晕脑胀的。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这个俊秀呢,当然也可以把它理解为长得很漂亮,重点的目的在哪呢?就是说他很有才,相貌很美。

再跟大家说一下,自在大学有很多这样的人,社会上就更多了,因为大家也从社会中来的。

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德不加修就是不能明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你修德修的是什么?修的是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类似于走出无明,类似于觉醒开悟的意思,

明德呢就是道。因为道德经里说的很清楚了,失道而后德。你失去了道,才会活在德里面。

那就是说你想回到道,那就是最高的德。失去道就是德。道呢是无形,德呢是有形。

道是无形,是本体,在这个世界在运行。德是良知。但不是明德你的良知就不光明。

就是王阳明的四句教。道就是心之体。德就是良知。明德,厚德,上德就是良知光明。不德,下德就是良知不光明。

所以德不加修者,就是你良知不光明。

你就没有去活在道里面,就是没有去觉醒,就这个意思啦,

比如说像袁了凡之前,他不知道命是怎么回事,他认命,觉得那个命改不了,这就是不明德呀,就是德不加修。包括呢,他不知道因果法则。

现在还有一些人在听自在人生的课程,还在怀疑因果法则,他不相信因果法则,这就是德不加修呀,就是不明了真相。

业不加广者也。你的事业做的顺利吗?你的家庭经营的美满吗?你的情感美满吗?你的财富丰盛吗?你的身体健康吗?你的心情愉悦吗?你的时间自在吗?你的身体自由吗等等。

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人生三大主题健康,情感,财富自在吗?

你看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有很多聪明人,但是他没悟道,他没觉醒。

就是有很多聪明人,他健康不好,情感不好,财富也不好。这种人就是充满才华的穷人。这就是德不加修,业不加广。

那是什么原因呢?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因循就是习性。你很难改你的习性,所以你很难改你的一生。

这个习性也包括业力。习性就是业力+频率就因为你的习性耽搁你的一生。

袁了凡就在改习性。他在做功课功过格,他以前可没用过功过格,现在记功过格就是在改他自己的习惯方式。

要改的,你愿意改吗?你说,呀,我还得记功过格,多麻烦呢,你不愿意改就是因循二字。

持准提咒,你愿意持吗?你说我不愿意持准提咒,多麻烦,每天还得给自己有意识提示自己去做功课,哎,太繁琐了,那这就是因循二字。那包括他去做3000件善事。

告诉大家,你真想让别人带你做功课,不如带袁了凡的功课。

你带自在人生的功课不太好使。就是我说的,知行合一怎么带你做功课?你说今天我知行合一了几次?是十次还是三次?是你每个当下都在知行合一呀。明白吗?

你说格物致知怎么带你做功课?你格物致知了几次?你感觉不好就格物啦,你感觉好就不用格物了,

这个还需要计数吗?还需要别人来督促你吗?你感觉不好自己都忘了格物致知,事后别人督促你又有什么用呢?

那别的功课,不太需要的。现在我讲课重点就是讲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所以狂野想象,赞赏感谢不是必要的功课。他是锦上添花的。他不是雪中送炭的。

所以你要带着做功课,不如带袁了凡的功课。就是发愿做3000件善事求得千万财富。就是你给自己准备个本子,每天记你的善。

准备个功过格。今天做了十件善事,做了九件恶事,把这个细数的记下来,功过相抵呀。你这个做功课,别人带着你做,督促你就有效果了,

但是呢,就像我刚才说的,格物致知这是上乘法呀,这可是大乘法,他没有办法来帮你督促功课的。

但是小乘法,像袁了凡这个3000件善事,是可以督促你的,这是事上改,就像五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个可以监督的

所以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就是云谷禅师教给我的这些,就是我写给你看的,就是写在了凡四训给他儿子看的。

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袁了凡他说的对不对呢?他说的也对也不对。因为云谷禅师主要跟他讲的是因果法则。

在因果法则这块,他讲的是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了。

但是没跟他讲一心三藏。但是在后面的改过之法袁了凡也提过了,就是三轮体空。可能云谷禅师也跟他提过。

但在他修行的过程中,他主要修的是因果法则。因果法则这个讲的很透了。

但是一心三藏,从这本了凡四训当中,暂时还感觉不出来袁了凡懂得多少一心三藏。给我的感觉是他不懂。

所以想象着可能云谷禅师没怎么跟他讲,但已经很棒了。在改命这块已经很棒了,即使是小乘的,在改命这块已经很好了。

其熟玩而勉行之。熟玩什么意思?就是你要好好揣摩。你要好好来理解我说的东西。

而勉行之。就是你要好好做功课。就是我跟你后面说的改过之法呀,积善之方呀,谦德之效呀,这些东西你要好好去做的。

因为前面立命之学,拿我自己做例子告诉你,我的命怎么改的,

那后面呢,你要用我告诉你的方法,改过之法,谦德之效,积善之方,你照着做。

他最后告诫的是,毋自旷也。旷是旷课旷工,就是荒废。

所以说毋自旷也,所以不要去自己荒废啊,不要自我荒废。这是关于立命之学的内容。

现在借着毋自旷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2018年已经过去了,我想分享的我的毋自旷也,还有2019年对大家的一些告诫或者对大家的一些叮咛。

先看袁了凡说的。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我们很多人也是很聪明,但也是一样的。你虽然聪明,可是因循二字,你耽搁一生。

怎么耽搁的?我很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时间自己看到的一些问题,自己的一些感慨吧。

就在2018和2019交接之际,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有所警戒。我们用古圣先贤的教导,来告诉大家,毋自旷也。

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之人,无修无证,但以斗诤而为正修。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这一段是,华严经随疏演义钞,里面的一段话。

这个原来跟大家也分享过,只是没有像现在想跟大家更深入的去讲一下。

这是你自旷的第一种情况啊,所以毋自旷也,你不要犯这个毛病,

毋自旷也。你不要去犯我现在要分享的自旷,第一种自旷的现象。

很多人在犯。在犯什么呢?来看。

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之人,无修无证,但以斗诤而为正修。什么意思?

这个后五百年,佛陀一般讲后五百年是斗争坚固。这个后五百年,指的是末法一万年之初的五百年。什么时候?就是现在。

佛陀距今2500年前,他分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正法1000年,像法1000年,末法1万年,明白吗?

那现在是末法1万年之初的那500年,这个时间大家清楚了吧,

也就是说后500年是末法1万年之初的这500年,而我们现在就处于末法1万年之初的这500年,就说的是我们这个时代,

我们这个时代,此时之人,无修无证。

此时之人,无修无证什么意思?根本就不是实修的。他也不是要让自己证得什么东西,

证得就是按自在人生的说法,就是你时间自在,在财务自在,心灵自在,什么都自在,

也就是讲,你究竟解脱了。你实现了所谓的那个涅槃吧,是这个意思啊,

但是现在的人呢,你看看你是不是其中一个,或者你周围有没有这种人,

他无修无证的。是什么意思?第一他不听法,他不听正法。第二呢,他不落地实修,他不做功课。

他根本也没有挣得什么东西,也就是说时间不自在,情感不是在财富不自在,事业也不自在,理解吗?

但是呢他说他自在,他说他已经什么都获得了。

就像我现在不让在群里发跨过彻底解脱点了音频,不需要你来给心想生背书,替心想生来做个证明。

而现在的人他干嘛呢?但以斗诤而为正修。

以斗争而为正修,什么意思?我的法门比你的法门好,我比你高。

印广法师说,在末法时代,就现在这个时代,正法也被逼着斗争,印广法师也没办法的。就是五个坚固。

第一坚固是解脱坚固。解脱坚固是佛陀还在的时候500年,那个时候很多人跟着佛陀的都解脱了。

第二个500年坚固是禅定坚固。佛陀已经灭度了,这个时候的人很难解脱了。但心很静,很和平,很禅定,是禅定坚固。

第三个500年了,连禅定都做不到了,是多闻坚固。喜欢听经闻法,最起码还喜欢听,到处去学。但还是很难禅定,更别说解脱了

第四个500年就是塔寺坚固。到处烧香拜佛,庙里的香火就很旺,到处都是佛菩萨的雕像,甚至家里都有供着的佛龛,这种越来越多了。其实很多人连佛法都不知道,就知道求佛菩萨保佑,观音就是送子的,佛菩萨什么都帮你干,帮你发财,帮你去病,你天天求神拜佛,塔寺坚固,

第五个500年坚固,现在的时代,是斗争坚固。什么意思?就是大家都在比较。

今天说A法门怎么样,明天说B法门,后天说C法门。如果一个代理今天买A法门,明天卖B法门就是斗争坚固,绝对的。

无论是谁,我都希望你真修实证,而不是为了推课。

这种斗争坚固存在于灵修,宗教,各个领域。你不要陷入无修无证,你毋自旷也。希望你是真修实证。

这四年,心想生就是真修实证啊,我不去斗争啊,

我现在只是有点情绪,这几天有点情绪,现在已经风轻云淡,已经过去了。

这个其实是很完美的一个事情,就是正法有时也需要斗争一下。

但希望你是真修实证。只有你真修实证你才能自在人生,否则你比较来比较去,你是不可能的。

佛在经里早就告诉你了,这是告诉大家的第一个毋自旷也,

你不要掉入这个陷阱当中,耽搁一生。

你虽然聪明俊秀,但你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耽搁你的一生。

来看第二个毋自旷也。

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

依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大般涅槃经》

来看第二个,希望大家不要自旷也。就是希望你毋自旷也。什么呢?来自于涅槃经的。

涅槃经,是佛陀灭度之前最后的一部经。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叮咛的东西可都是核心啦。

就像王阳明临死前说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那佛陀临终前就这部涅槃经,对所有僧众的叮咛。所以在涅槃经里佛陀告诉你四依止呀。

如果你做不到四依止,你就是自旷也。旷也就是你自己荒废你自己,就是那句话,你耽搁你一生。

聪明俊秀指的可能是智力超群,能力超群,口才很出众,这都是小我的头脑的智慧,都不是般若智慧。他并不能让你自在人生。

来看佛陀临终前说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现在心想生告诉你的,依法依的是圣人之学。

圣人之学是王阳明的吗?不是呀。圣人之学是孔子的吗?不是呀。圣人之学是佛陀的吗?不是呀。是六祖的吗?也不是呀。是老子孟子的吗?不是呀。是尧舜禹的吗?是文王周公的吗?不是呀。他是真相呀。

就是说王阳明也好,孔子也好,佛陀也好,老子也好,他们是活在真相当中的。这叫法

是因为他们共同的活在了真相当中,我们就知道,这个真相只有一个,我们就活在这个真相当中就可以了,这叫依法。依法不依人

依法不依人,第一不要依心想生,更不要依其他的老师。

有的人就会这样,他比心想生时间长,名头大,这就是在依人的。

要依的是法,心想生给你讲的是圣人之学。

如果我讲的不对,我们可以探讨明白,你明白吗?

而不是说哪个老师名头更大,哪个老师影响力更大,哪个老师时间更长,你这叫依人,这是佛陀讲的。

那我给你说个很简单的吧,依法不依人。六祖慧能大师和神秀大师。

如果照你的这种想法,你就该依神秀,不应该依慧能。为什么?神秀时间长呀。

神秀在五祖座下多少年了,那为什么五祖没有把衣钵传给神秀,而传给了慧能呢?

照你的想法,哇塞,慧能一个烧火的,老师都没怎么教过他,他怎么就得到衣钵了呢?你这个想法,你就会依神秀,你就不会依慧能。

因为慧能代表的是正法,并不代表说谁进门时间长,谁修的时间长,谁更有影响力,那个时候慧能可是一点影响力都没有。明白吗?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不要依这个语言,要依这个语言背后的真相。

比如说心,原来就是道,道原来就是觉,觉原来就是一心三藏,就是一真法界。

就是你要明白它最后说的是一个东西。就是依义不依语,不要听到一心三藏是一心三藏,觉是觉,道是道,他们是互相不是一个,互相不贯通的,格物致知是格物致知,疗愈清理是疗愈清理,为善去恶是为善去恶,灵性炼金是灵性炼金,你觉得他们不一样,其实他们都是一个。依义不依语。

依智不依识。智是什么?般若智慧,真相,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识就是你的信念系统。就是要依真相,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陀四依止。

依了义经就意味着什么?他讲的法有究竟的和不究竟的。了义经就是究竟的。不了义经就是不究竟的。

了义经是什么?法华经,楞严经,心经。就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啊,

我来问你,你现在能肯定谁讲个究竟的呢?除了圣人之学,你能肯定谁是了义的?

哎呀,他讲的也很究竟,跟圣人之学差不多,你需要那个时间去验证吗?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因循二字,耽搁一生。所以希望家人毋自旷也。干嘛?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心想生之所以能这么快,就是我依了义经,因为我有心经作为我的最高智慧,就是有圣人之学作为我的一个魂,一个根,所以就快

如果这个不重要,佛陀不会在他快要灭度涅槃之前,干嘛跟你说这个呢,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就是最后的叮咛很重要。

如果依了义经和依不了义经是一样的,那就不用说这个告诫了,不用这个叮咛啊,

那就是意味着小乘和大乘是不一样的,明白吗?你修小乘和修大乘,你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你修圣人之学和你修别的截然不同,圣人之学就是了义经啊,别的我不知道,

这是第二个叮咛,毋自旷也。

就是说如果你在以前,你在2018年你犯的这些错误,希望2019不要再犯。第一不要去到斗争坚固,

就是比较来比较去,就是不真修实证,就是不落地实修啊,一直在这个地方,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来比较,

你这就是陷入自旷的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呢是一直也没做到,一直没做到也是自旷

那第三种也说一下,也是很多人在犯的,耽误了自己,来看一下。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中庸》

来看这段话,是中庸当中的,是孔老夫子说的话。

跟大家讲,孔子就是如来,他是个得道者,开悟者。这次年会第一天就是孔孟之道。第二天是阳明心学,相信很多家人会重新认识孔子。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孔子说,这个道之所以没有被很多人掌握,这个道之所以失传了,这个道之所以在生活当中没有落地,这个道之所以你看不着,我知道啊,就是我知道怎么回事儿,就这么个意思,

我知道,为什么道它不能运行。我知道,为什么道他不能让每个人去活出自己的本性。我知道,为什么道他不能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孔子是这个意思啊,

什么呢?他就总结了。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一个成语过犹不及,就是这个地方来的。

过犹不及什么意思?中,中庸。过就是善,不及就是恶,就是两端。过和不及是两端,过犹不及就是两端是一样的。

中就是那个未发的状态,过和不及就像阴和阳是一样的。对和错是一样的。高和低是一样的。犹是等于。

孔老夫子说,道之所以不运行,我知道原因。什么原因呢?第一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什么意思?

愚者很好理解,一些人愚痴,无法开悟觉醒。

这知者呢,不是良知光明啊。是什么?是他认为自己很有智慧,认为自己很聪明,认为自己已经得道了,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

知者过也就是执空了。愚者不及就是执色了。你理解了吗?

孔夫子告诉你,你为什么活不出道?一部分人执空,这部分人,他认为自己很聪明俊秀,他认为自己很高。

这两天的课不知对你有没有触动。因为他有很严重的执空。认为自己很牛,认为自己修的很好,这就在很严重的执空。这就是过之

不及呢。就是他连这个空性的智慧他都不知道。

你跟他讲,这个世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不明白。但你跟他讲,你这个肉体是真的,这个他相信。你说这个墙壁是真的,他也相信。这就是愚者。

这就是执色了,大部分人执色,一小部分执空。孔夫子告诉你过犹不及,执空和执色是一样的。

执空和执色都是道之不行也。很多人执空就在压抑自己,他变成老好人。

有的人就问,王阳明打仗会不会积业障呢?良知运行就没有果报的。

果报分三种,善业,恶业,不记业。不计业就是不记善恶。不记善恶,谁干的?是神干的。

你天天说想和真我合一,你真我假我合一,要真我假我链接,你怎么链接?真我说,你去把这个叛乱平灭了吧。它一直给你提供各种资源。你说,那不行,那是杀生,那是我在做坏事。不是这样的。

真我让你去打仗呀,它还会让你造业吗?你打仗时,你是如如不动的。

所以杀和不杀,没有绝对的标准的,无善无恶,标准在良知是否光明,是否是神让你干的。不是说所有人打仗都会下地狱。

有个故事,一个和尚和一个屠夫做邻居。和尚每天念经敲钟把屠夫叫醒了。

屠夫每天起来去杀猪,结果他死了之后,屠夫上了天堂,和尚下了地狱。

和尚就很不明白,我每天敲钟怎么还下地狱呢?结果是你和尚每天叫醒屠夫去杀猪。

所以他不在于你做了什么。出家的修行人,有时为了正义,他也会惩治恶人。这个时候是不记业的。

所以你不懂这个,你就啥也不敢干了,修行修的啥也不做了,好像蚂蚁也不敢踩死了,好像走路都不敢喘口气了。

我再告诉你一个,有的家人在偷换概念。什么呢?

杀生。杀猪呀,杀羊啊,哎,心想生说,最好不要杀。那老师,我告诉你,我呼吸还呼吸空气,空气里还有细菌呢。细菌呼吸进我的口腔里,他们都在生灭。那不就是在杀生吗?

这是严重的在偷换概念。照你这个说法,你的细胞每天都在生灭,你是否在杀生呢?你每天皮肤角质层的脱落就是细胞的生灭,那你明天杀了多少生?

照你这么个说法细胞的生命,是不是你在杀生呢?他不是这样的,你知道吗?

那个细菌长在你的口腔里面,他瞬息。就说它的寿命可能就一秒钟,你就是不呼吸,他也一样死亡,他生即灭,灭即生。他生在你的口腔当中,他就起这么个作用,

但是那个牛那个羊那个狗,他生活在你周围它是为了让你宰的吗?不是这个啊,明白吗?所以你不要偷换概念,

有的人就拿这个偷换概念啊呀,你不让杀狗你不能杀鸡。那我问你,我还每天杀细菌呢。那我再问你一个,你还每天杀细胞呢,你怎么活?细胞在你身体里每天生灭呀。它不是那个事,你知道吗?

别的你不用管,你就问你杀鸡的时候,你感觉和平吗?就问你宰羊时,你内心舒服吗?就问你杀牛时,你是开心喜悦的吗?如果不是,就是良知告诉你,你别做。

但你在见义勇为,你在拯救一个被别人加害的人。虽然你拳脚相加,最后你不小心把他杀了。可这个时候你是浩然正气,大义凛然,就像我们的董存瑞黄继光,这个的时候是真我让你干的。无善无恶,知善知恶是良知呀。

很多家人就犯执空和执色,是一样的结果,过犹不及呀,执空是过,执色是不及,

执空你活不出来的。执空,你一定不知行合一,

执空你怎么活出你的天赋才华?你的天赋才华总是要干事情的。

这个地球上的游戏就是二元对立的。

就说个很简单的。什么时候地球没有二元对立游戏?当没有性别的时候。

只要有男有女,就是二元对立。

真我是没性别的,所以他没有二元对立呀。真我就是一团能量啊,

可是问题是你有性别呀,你想在地球上活出真我那种状态,活出一元的境界是不可能的

这个地球的游戏就是二元的。那就意味着一定会有地震,海啸,火山爆发,一定会有疾病,匮乏,一定会有负面和正面的。这就是二元性。

你想把地球的二元性消灭掉,只有一个办法,当地球人不在有性别时。那是就不需要用战争阻止战争,就不需要你认为的以暴制暴的方式。

但你认为这一天会到来吗?到来的不是地球,是你到另一个次元了,是你不再来这了

所以乘愿再来的菩萨,还得有个性别呢。佛陀还是男的呢,孔子也是男的,孔子不是个中性人吧,王阳明也不是个中性人吧,都是有性别差异的。有性别就有二元对立,除非地球有一天没性别了。这是说执空和执色都不对。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就是大家为什么没有明白道呢,我知道原因的。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不肖者就是愚者。贤和不孝是两端。过和不及,执空执色。

这个地方也告诉大家,就是在2018年年尾发现一些家人执空,希望你2019年不要执空,执空和执色都是一样无用的

心想生为什么这么快?心想生没有执空也没有执色。

你空色能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表现方式就是你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因为知行合一是让无形的能量在有形的世界显化的。

在心想生这里没有对错,只有良知。

当这个人或者说这个事情发生,良知告诉我要怎么做。良知告诉我杀无赦就杀无赦,

我不会考虑之前,他跟我有多少的交流,他跟我有什么样的情感。我只会考虑当下我的良知让我怎么做。良知说,这个人不能再留了,就不再留了。所以它是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善恶不是用你的头脑来判断的,是用你的良知来判断的。

如果你做不到知行合一,你就是执空或者执色。执色就是你用头脑去做事情,目标计划行动,这叫执色。

现在还有一种就是执空,执空就是你啥都不做。因为修行,你把自己的手脚捆住了,你不敢。

你觉得打仗不对,惩治恶人不对,甚至连见义勇为都不对了。因为你怕造业呀。

业不只有善业恶业,还有不记名业。不记名业是中性的业,不记入善恶的。那是什么业?良知的业。

当良知要做时,这个业是不记名的。也就是说你没有造恶业,你和真我就是链接的,这时你人生就是好的。

你天天想和真我链接合一,链接合一了,它让你干,你就是不干,那链接合一干嘛呢。

所以以前说,和真我链接,就是如真我一般说话行动。

如真我一般说话行动是什么?就是跟着它走,它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以每个当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你最想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对结果零期待。这就是如真我一般说话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

所以2019年希望大家不要执空。来自在大学的家人都是要走出执色的,但不要走入另一个是执空。

心想生修行到现在呢,跟大家说实话,我在2015年修行到2018年5月份,就2018年4月底5月初吧,我那个时候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我抬头一望我前面没人了,你知道吗?

什么叫前面没人了,就国内有很多讲灵性的老师呀,我以前我都觉得,我是在后面跟着跑的,我觉得很多人在前面领跑,我是在后面跟着跑的,就像跑马拉松一样。

2017年开始讲课,跟着这些灵性老师在后面跑。到了2018年5月1号我跑着,我突然发现我前面没人了,这是一种很明确的感觉。

我当时也很纳闷,我怎么前面没人了呢?一路超越,你知道吗?一路超越什么意思?从2018年5月1号到现在,我在领跑,是我前面没人了,都被我甩在身后了。

这是一种心态的变化,也是一种事实的呈现。我这么快,仅仅是因为我知行合一呀,我不执空也不执色。我靠的就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呀。

所以你也一样的。如果不知行合一,我不会有今天的,

但是很多人他没有修出来,很多人修着修着就没劲了,修着就觉得修行太难了,有的人就觉得修着就心态好了点,修着看问题的角度变了点,除此之外没啥区别了。有没人有这种感慨的?

就是修行一年了,我发现我生活境遇没啥改变,我发现我比以前和平清净了一点,但是奇迹也没什么,有时候反而觉得生活无意义,有时候干事情还束手束脚的,就是害怕造业。

为什么呢?因为你执空了,你知道吧。所以你活不出来啊,

所以2019年大家毋自旷也的第三点,是即不执空,也不执色。

那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你就能做到啊。

要不然,你执空和执色都活不出来。

还是那个话,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落空如介子许。

这是在2018年发现的问题跟大家说出来,希望大家在2019年不要再犯这几个毋自旷也。

第一不要斗争,要真修实证。

第二个四依止啊。原来如果没做到,2019年你做到四依止。

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四依止,你能依的,告诉你,只有圣人之学,其他的都不是,我不骗你。

不是依心想生,也是不是依其他老师,是依圣人之学。

第三个不要执空,也不要执色。既不执空也不执色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这就是色空不二。

最后再说一点,有的家人就说,心想生,你都彻底解脱了,怎么还会有情绪呢?

有的家人感受到一点点情绪了。那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能有呢?

佛陀500世在修忍辱先人。修忍辱就意味着他有情绪呀,

直到有一世,就是500世之后,他成了佛陀,如如不动了。

心想生不知道多少辈子呀,我这辈子成不了佛陀呀,所以我肯定会有情绪,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呢,烦恼即菩提。告诉你了,为什么呢?我要得到菩提必须要有烦恼,这在消业障。

这在给我送礼物呀。每个礼物都是丑陋的包装,这个丑陋的包装就是烦恼。这个礼物就是菩提。

那我必须打开这个丑陋的包装烦恼,我就要体验这个烦恼。这个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能让我起情绪的是我以前没经历到的,你明白吗?

就是一个月当中,我28天我是处于和平当中的,有那么两天可能会遭遇一些事情,起情绪,那这些是我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你理解吗?

就是以前的那些东西,我不会在其情绪了,比如这次这个事情结束之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会淡淡的一笑,我经历过了。

不是说你一定要经历过才会这样,而是我可能命中有这么一劫,命中有这么一难,有这么一个烦恼,

我后面还会不会有烦恼的?也会有啊,

所以就是告诉大家,你即一切,一切即你呀,你要做的事情只是致中和。

发,就皆中节。不是不能发。皆中节,这是越往后走啊,你会越少的去发,是这个意思。

能让你发的,什么意思?就比如你爬楼,你现在在一楼,能让你发火的是一楼的事情,

你爬到十楼,十楼以下的事情都不能让你发火了,能让你发火的是十楼的事情。

你爬到了100楼,100楼以下的事情都不让你发火了。能让你发火的是100楼的事情,

问题就在这了,你知道吗?

如果我在十楼,现在让我发火的是十楼的事情,十楼的事情,要比十楼以下的事情,他的礼物更大,你理解了吗?

所以彻底解脱之后,你不要想着呀,怎么还有情绪?500世修忍辱哇,烦恼即菩提,你所经历的,现在的烦恼,跟以前的烦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背后的礼物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就是我们2019年开篇第一课,做一个总结,做一个展望。

希望大家2019年都毋自旷也,今天课程就到这个地方啦,我们最后一起做个回向,结束今天的分享,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谢谢各位亲爱的家人们,祝福大家,爱大家,2019年我们一起习圣人之学,过自在人生,谢谢,祝大家元旦快乐,新年快乐!

相关文章

  • 解读《了凡四训》23

    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

  • 解读《了凡四训》

  • 想改变命运的你,可以在这位明朝文人身上找到答案(他亲测有效)

    最近在看《了凡四训》的解读版本。了凡四训是明朝文人袁了凡写给子孙后代的家训。了凡先生在书中写了自己改变命运的亲身经...

  • 了凡四训23

    本篇的最后一部分是讲善的种类。 在善的辨别抉择清楚了以后,最终我们便要在行动上去落实,通过自己的真实行动利益众生。...

  • 凡四训《印祖序文》4

    2018710.30了凡四训《印祖序文》4 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

  • 解读《了凡四训》41

    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

  • 解读《了凡四训》39

    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

  • 解读《了凡四训》43

    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

  • 解读《了凡四训》40

    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

  • 解读《了凡四训》46

    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了凡四训》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cl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