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是我对诗歌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自从上学之前爸爸教我背唐诗,到小学课本里的经典《古诗二首》,我接触到的所有的诗,都是五言或者七言,音韵格律都特别工整。直到爸爸参加中文自考,我才在他的“宝贝”课本里看到不一样的诗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时候,因为之前都是清一色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所以初识这样的形式也是喜欢的不得了!
后来,又看到了郭沫若,徐志摩,席慕蓉,以及普希金的诗。时隔多年,我记不清到底最先读到的新诗是哪一首,印象中,爸爸向我介绍最多的诗人就是郭沫若和普希金。《地球,我的母亲》我也背过,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终究还是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致大海》,现在我也不能流畅的背诵了。唯有《再别康桥》,我始终怀疑,这一首才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新诗。
刚看两行,就忍不住读出声,而在这之前,我看的最多就是小说,是根本不出声的,读《诗经》,是爸爸强烈推荐,我就是好奇才跟着背诵,而这一首,我是真的喜欢。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超级喜欢这一段,每次诵读,都情不自禁地小心翼翼,“轻轻地”,生怕吵到万事万物,吵到宁静的岁月。每次读到“轻轻地招手”,都忍不住要伸出手,轻柔地举起,然后幻想上方有一朵云,心间顿时满是不舍,对过往,也对一种情怀。
软泥上的清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几年前,无意中发现有人把这首诗谱成一首歌,而这一段,总是在我心头荡漾,时不时地就会被我哼唱出口,总感觉,这一段有一种情感升华的律感。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结尾段看似干净利落,而我每次诵读,却总是有种恋恋不舍之感,总想回一下头,再看一眼,再看一眼走过的路,那不光是一段岁月,更是人生的根基,就像一座房子竣工以后,无人去赞美它的根基,只有房子自己知道,那些负重,有多么的不易。
或许因为平凡的生活经历,致使我格外敬佩诗人的勇气,在那个遥远而又封建的年代里,还有如此浪漫的情怀。
每次想起《再别康桥》,我都会怀念自己那可以读尽“世间”书的少年时代;每次想起《再别康桥》,我都会想起我的几位语文老师——
第一个,是给我们讲解《再别康桥》的冯老师。虽然她并不细心讲课(也许是松散的性格原因,感觉她经常“混日子”,偶尔还给班里女生灌输“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但《再别康桥》这一课,她是真的用心讲了,她点名让我背诵几次,使我很愉悦。对她,我只是会想起,既然是师长,那应该感激,找一个不得不感激的理由吧,她喜欢听歌,无数次语文课,都成了我被动的个人演唱会。
第二个语文老师,是我初中一年级时候的刘老师。刘老师好像只教了我们半年,但是他讲课的风格我一直记着,现在想想,突然发现无法形容,可这么多年,我却依然觉得他的课特别生动,尤其记着他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他引导出来的那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令我们轻松地get到作者当时的心境。印象最深的是这篇课文有一句:“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我们都特别好奇刘老师会不会德语,结果,老师读出来的时候,听着真好听!不由得令所有同学顿时肃然起敬(出于好奇,也是因为强迫症,再者现在百度也方便,我刚才特意查了一下“ade”的读法,结果发现,刘老师读错了[/哭笑不得],不过刘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依旧,毕竟那个年代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设备。)!仔细想一下,刘老师是唯一一个教过我语文的男老师。男老师和女老师的气场与风格截然不同,这也许是我对刘老师认可的原因之一吧。
第三个语文老师,是接替刘老师课程的于老师。于老师的课没什么特殊之处,只因为在初中二年级,刚刚接触深层次的语法,大家都深感语法太难,而那一次考试,我得了年级第二名(那时候,我所有的学科成绩几乎都是中上等水平,班级前五名好像都进不去),比年级第一名少了一分,于老师很认真地表扬了我。那一次,我的信心史无前例的高涨!而我,一直是自卑的人。可想而知,那一次,对我有多么的重要。
第四个语文老师,是小学时候的班主任王老师。小学阶段,语文课的模式固定,读课文,分段分层,分析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中心思想。每次讲解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王老师都是选几个同学先说,然后她再按照参考书公布正确答案,我一直不自信,怕出错,所以我有个先用笔把想法写下来的习惯,老师喊我的时候,我就照着念。有一次,王老师给我点评:xx同学每次都是先打草稿,而且每次都非常准确,甚至有好几次都和答案几乎一模一样!听完老师的表扬,除了自豪,我更多的是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命中率这么高?后来才知道,只是自己擅长而已,要不然每次抽奖怎么都抽不到呢?总之,王老师那一次以后,不断地给我鼓励,对语文,我也是越来越喜欢了。
这里还要加上一位老师,他也算是语文老师,场景作文总部的孙老师。在培训作文法期间,我跟他谈起《再别康桥》,他很不屑,他说他最讨厌这种无病呻吟的情诗,天天情啊爱啊的,没味儿!那时候我29岁,早已不是那个认为“老师的话就是真理”的年纪,我有自己的是非观。所以,当时我很不高兴!人各有好,你可以不喜欢,但没必要在一个喜欢诗的人面前那样贬低《再别康桥》。我并没有反驳,因为性格,更因为我毕竟还要叫他一声老师,无论哪个年纪,都应该“尊师”。孙老师的话并没有阻止我喜欢《再别康桥》,事实证明,我后来更加喜欢情诗了。
回归主题,遇见《再别康桥》也许是必然,因为那后来是课本里的必读课文,但喜欢《再别康桥》更是必然,因为骨子里就有这种情怀,按照这个思路推断,那我喜欢现代诗一定是必然了!
以后的路,无论诗歌以什么样的比重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都会倾情以待。
这一生,有所喜欢,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重读《再别康桥》,回忆一路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