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不只是为了锻炼,还是为了释放。
这句话是十四岁的小宝说的。她从前年开始练爵士,到现在将近两年了,每周五晚上、每周六、周日下午各练两个小时,说是两个小时,小宝总会在那多待会,跟着学姐练会,或者跟着音乐再跳会。每每到家,总是累得躺倒在床上,一动不动,可问还去不去了,依然果断地答:去。
小宝今年初二,本身功课很紧张,作业也很多,老公曾提出让小宝中断舞蹈,仅仅是提出,小宝的泪水一下子出来了,提出强烈抗议,“我只有在这个时候能够真正放松!”于是作罢,小宝继续喜欢着她的爵士,继续挥汗如雨。
家里说起舞龄最长的人,那就是老公了,从青年跳到中年,只要晚上没事,天气合适,他都会换上衣服和舒适的鞋子,流连在舞厅里,每每回来,整件上衣都湿透了,却是神采奕奕。
也曾让他不跳舞陪着自己转会,可走不了多远就会哼哼唧唧,几次之后,还是让他去跳自己的舞吧。
年少的时候,我也曾是喜欢跳舞的,自从在小学五年级,被老师大庭广众之下,怒批跳舞难看之后,再没有跳过舞。
直到有一年看到好友在练肚皮舞,瞬间被它的曼妙和灵活所吸引,于是报名,才知道其实内心里,一直有一个蠢蠢欲动的舞蹈梦。
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总是担心别人会笑自己,总是担心哪个动作做得不到位不规范,畏手畏脚,老师一个劲强调放松,可越说放松越不知道如何放松。
脖子是硬的,肩膀是硬的,腰肢是硬的,好像一个机械人啊!
肚皮舞老师是个年轻热情的姑娘,看出了我们的窘境,一个劲说:没关系,先知道什么是错的就能发现对的了。现在想,就冲这句话,才在舞蹈班泡了又泡。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肚皮舞被搁置下来,再没去练过。
直到前几天看到,要利用两天八个小时,排练一首音乐《远走高飞》,心动的同时又有点担心:我学不会怎么办?我体力不行怎么办?
带着这些困惑和小宝商量,小宝给了我那样的答复:舞蹈不只是一种锻炼,更重要的还是释放!
仿佛醍醐灌顶。是呀,如果当做释放来看,我还用那么担心吗?就像小宝跳爵士,老公跳交谊舞,不都在释放自己得压力吗?他们从来没有担心过考虑过自己跳得怎么样啊!但越是这样,越是放松,跳得也越好,我又在担心什么呢?
学不会跟着下期继续学,体力不支,我就歇会,有什么?
很庆幸,今天完成了四个小时的训练,动作学了大半,我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坚持四个小时,当然中间老师让休息了好几次。
我告诉镜中的自己,不和别人比,也不用管自己的动作如何,更不必在乎众人的目光,今天就是来释放的,就是给自己这样一个全然不同的空间和氛围的,是来享受音乐的。
抱着这样的初衷和目的,我找到了放松的感觉,尽管很累,却蛮有成就感。
同样是跳舞,换一种定义,感受完全不同。那么对于其他事呢?是不是也可以换种定义来看?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不是为了恋爱而恋爱,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
简宝玉日更打卡二十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