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觉得交易者可以不懂股票走势图,但绝对不能不懂财务数据。很多时候,哪怕是只懂一点点,交易的幸运值就会高那么一点点。别小看这一点点差异,在交易市场经常会遇到各种左右为难的决断,有时候,就是一点点的心理差别,导致不同的选择,从而救我们于万劫不复之中。
2.投资大师巴菲特曾说:“你必须了解财务报告,它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语言,一种完美无瑕的语言。只有你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它,学习如何分析它,你才能够独立地选择投资目标。你在股市赚钱的多少,跟你对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成正比。”由此可见阅读财报的重要性。
3.基金亿万富翁定投大法:
核心:只买基金,摊薄成本,不纠结股市多空,基金不做差价,不判断高点低点。
方法:
每天在股票跌1%的时候买入基金份额
遇不到不买,错过少买,比如当日股市跌到1%,发现时候回调到不涨不跌就在一个份额的基础上减半操作。
遇到跌幅超过3%的行情坚决买,但当天最多买2个份额。
上涨的时候不买。涨幅超过1%,坚决不买。
成本:假设计划总投资10万,每次投入100-1000元为一份额度,根据个人情况进行。
时间周期:持续买入3-5年。
基金选择:经历过牛熊转换后还持续赚钱的基金,曾经限制投资者买入规模的基金,连续五年平均收益超过8%的基金。
投资方式选择:红利再投资。
目标:简单的计划,简单的逻辑,长周期的操作很考验人守规矩和纪律。
4.投资者可以将成本、税收、费用各自占收入的比例,与同行对比、与历史对比。如果比例异常,就要去财报附注里寻找解释。如果解释不足以令你放心,就排除它。对投资者而言,市场利润无穷,自己本金有限。宁可错杀而少赚,也不能踩雷而亏本。
5.并非每家子公司都是由上市公司100%持股的。那些在子公司里占点股份的股东,他们股份对应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里叫作“少数股东权益”。他们股份对应的利润或亏损,在利润表里就叫“少数股东损益”。从净利润里去掉了它,剩下部分,便是报告期内上市公司股东拥有的净利润了。报表上这一项的名字很拗口,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除以公司总股本,就得出研究机构和股评人士最喜欢讨论的“每股收益”。
股票价格/每股收益,就是市场最常用的指标——市盈率,称“PE”(Price/Earning)。它没什么神秘的,只是投资回报率的倒数。20PE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为5%,8PE则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为12.5%,仅此而已。只是它和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的英文缩写“PE”相同。需要投资者注意语境,别弄混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