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才会赢》这首闽南语歌曲曾经风靡一时,别说闽南人了,甚至其他地区的人都能哼上几句。
可如今出现了一个怪像,竟然有闽南人不会讲闽南话!这是为虾米呢?
不知为何,每每谈到讲方言这个话题,即使我不是当事人也想理论一番。
我从来都支持讲普通话,因为这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方言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活化石,讲方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生动方式。
学了普通话却忽略方言,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往重了点说就是忘本。
2昨天是我们这一年一度的“封建日”,表叔一家特地从外地赶回来烧香拜佛。
饭桌上,讲惯闽南语的亲戚们不得不切换成普通话,才能和表叔的女儿交流。
我问:“你们一家都讲普通话,那表妹以后岂不是不会讲闽南话?”“嗯。”婶婶低头应道,没有辩解。
表叔一家长期生活在外地,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老家。因此,表妹对故乡并不留恋,加上父母只和她说普通话,使她无法体会到方言被寄予的深厚情感,对她来说方言只是可有可无的“外语”。
方言日益遭受冷落,其实是人们乡土观念淡薄的体现。不仅仅是我的表妹,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方言感到陌生。
3前几天我搭公交去上班,半路上来祖孙二人。司机和奶奶认识,于是两人热络地用方言攀谈起来。
突然司机问小孙子:“你妈妈给你生小妹妹好吗?”而小孙子如鸭子听雷似的,两只眼睛一愣一愣地看着司机就是不说话。
这时奶奶赶紧解释“他妈妈只跟他讲普通话,他听不懂闽南话。”司机只好用普通话再问他一遍,他仍旧保持沉默,可能是觉得这个话题开始得莫名其妙吧。
我在一旁目睹了全过程,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又是一个不会讲闽南话的伪闽南人,方言失传的危机正在与日俱增。
诚然,现如今许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只教他们讲普通话,这份良苦用心无可厚非。
可是同时学多门语言真的冲突吗?
我的不少同学包括我,四五岁时方言都没讲利索就去上幼儿园,也不知怎么地普通话也学会了。
以前,我们村有几个外地来的媳妇听不懂方言,遇见乡里乡亲只好点头微笑,生活几年之后竟也能操着正宗的闽南话和村民唠家常。
正如王贵才教授在“百年震撼”演讲中提到:“假如一个孩子的父亲讲方言,母亲讲北京话,再请他的阿姨来讲英语,让他的爷爷讲日语,请一个德国司机,再请个西班牙保姆,三岁之后,这个小孩会讲五种语言。”
所以语言教育贵在耳濡目染,方言不应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4方言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前段时间我兼职客服,一开口就是“您好”、“打扰了”之类的官方用语,一些讲惯方言的客户不得不随我转换成普通话,加上反感骚扰电话,他们大多态度敷衍,有的甚至没等我讲完就挂断。
后来我尝试用闽南话沟通,情况明显改善,客户即使不需要我们公司的产品也会解释一番、表示遗憾,我说“派涩,吵你了”,他们回道“不会不会”。
普通话固然更专业更高大上,但接地气的方言使本地客户倍感亲切,同时将客户放在与我们平等的位置上,减少了交流的隔阂。
方言也是游子内心最温暖的地方。
刚到外地上大学时,同学们经常聊着聊着就惊呼“啊,你也是闽南的,老乡老乡!”那种感觉犹如高山流水觅知音,在茫茫人海中终于遇到和自己相同的人。
每当我在偌大的校园里听见乡音心里就热乎乎的,漂泊的心也不再孤单。
虽然我同那些说话人不认识,但我知道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有同样的口音,呼吸着同一天空的气息。
现如今讲普通话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人的习惯,一见面甭管三七二十一,来一句普通话最直截了当。
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虽然一个班级基本是本地人,但大家早已养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方言在同学间几乎销声匿迹。
我身边不乏同学情侣档,我问他们:“你俩平常讲普通话还是闽南话?”他们回答:“普通话,闽南话很少讲,不习惯讲。”
每当这时我便暗自伤神,他们会教下一代讲方言吗?我真希望他们多讲方言又觉得不该强加自己的观念。
5前几天,我们几个老同学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正谈到兴头上,Z 同学突然蹦出一句蹩脚的闽南俗语,咿咿呀呀的谁也没听懂,任凭 Z 同学像个行为艺术师一边比手画脚一边反复解释大家仍是不明所以,反而被她奇怪的肢体语言逗笑了,最后她只好把那句话翻译成普通话大家才理解她的意思。
Z 同学可是我们所有人中方言讲得最地道的,这普通话讲多了,讲方言时舌头都捋不直了。
她本想借用方言活跃气氛,但俗语翻译成普通话后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我常常思考,为什么其他地区的方言不能像粤语那样,冲破地域的限制,推广到更大的范围?
在中国除了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其他方言里粤语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几乎所有的广东香港人都会讲粤语,并且粤语在海外华人地区是被认可的语言而不是方言,香港电影及音乐文化也吸引了不少热衷粤语的粉丝。
因此要使大众认识自己的文化,首先要了解热爱自己的文化。而学会讲标志自己身份的方言,就是传播文化的第一步。
现代人熬夜、刷手机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亚健康。而只讲普通话不会讲方言是文化形式上的“亚健康”。
各个地区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普通话的普及更显得它们弥足珍贵,而不是冷落它们的借口。
试想一下,若干年之后走在大街小巷耳边听见的都是普通话,方言对人们来说是陌生又遥远的记忆,该有多么遗憾和惋惜。
可爱的方言、滋养一代代人成长的方言,我们为何要抛弃它呢?
最后呢,祝各位读者“囡仔敖读册,老侬食百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