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闲话电影』
如果孩子都保护不了,还能保护什么?

如果孩子都保护不了,还能保护什么?

作者: 巴塞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18:38 被阅读1140次

    前几天,网络上有个刷屏的视频。

    说是某公车上,一小男孩调皮玩耍,踢到了邻座小伙子;小伙子顿时暴走,拎起小孩死命摔了下去;临了还不“解恨”,对着在地上动弹不得的小孩子,拳打脚踢一番……

    妖魔化儿童的调皮也好,或许那个成年人当时情绪不佳也罢。

    它在某个侧面反映的,其实是成年人对孩子施虐的倾向以及可能。

    这不由得人想起2007年那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来的电影——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

    看完这个电影,或许我们不仅仅要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

    还要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告诉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和什么是人权。

    起码懂得,什么时候需要反抗。

    让西尔维娅式的言听计从不再发生。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是一部改编自真实犯罪记录的影片。

    由汤米·奥·哈沃执导,艾琳·特纳与汤米·奥·哈沃导演共同编剧。

    1965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发生了一起虐待儿童的案件。

    这部影片则根据该案件的真实法庭纪录进行拍摄。

    豆瓣评分8.2,几乎所有观影者都在看后感受到人性的恶直面扑来。

    影片一开始的游乐园音乐背景,轻快明亮。

    穿着红格子裙的女主角西尔维娅,牵着妹妹詹妮的手,在游乐园嘉年华无忧无虑的笑脸,在旋转木马的转动中,一颦一笑在慢动作镜头拍摄下纯真美好。

    画面一转,就是法庭开庭的日子。

    女主角西尔维娅的叙述中,一张张触目惊心的黑白照片无声控诉着她曾经受过的暴行虐待。

    电影运用了插叙的手法,通过法庭询问证人和被告,像回忆一样来插叙1965年7月到10月发生的事情。

    西尔维娅和妹妹詹妮在教堂第一次遇到格特鲁德和她的孩子们。

    她们并没有想到接下来几个月,她们会和这个带着六个孩子的妇女有所交集。

    在教堂公交车上,西尔维娅和妹妹詹妮与格特鲁德的孩子们,有了第一次交集。

    孩子们邀请了西尔维娅和詹妮去她们家玩,挤在一个房子里玩闹,女孩子之间的友情桥梁似乎在笑闹中建立起来。

    格特鲁德是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妇女,贫穷的她却要一个人养育六个孩子。

    她平时的微薄收入仅靠替别人熨烫衣服和照看孩子获得,没钱看医生,只能自己吃药。

    当西尔维娅姐妹的父亲来寻找在格特鲁德家玩耍的女儿时,格特鲁德提出了可以让西尔维娅留下来,一周只付给她20美元。

    就这样,考虑过后,西尔维娅的父母把两个女儿交给了那个不知底细,只见过一面的格特鲁德照顾。

    于是,噩梦就此开始。

    格特鲁德是可怜人,同时也是个可恨的。

    用体罚和暴力去解决问题,在家里她就是强权。

    孩子再闹,只要她对孩子们说——你们上楼去,他们就算是在看动画片也会乖乖上楼去。

    往往,在她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迁怒和推卸责任。

    把西尔维娅关在地下室,遇到不如意的事,她第一反应是扯着西尔维娅吼她“来我家之后,尽惹麻烦”。

    随之而来的又是一番虐待。

    言传身教下,格特鲁德的这种迁怒和推卸责任,她的大女儿宝拉也学了进去。

    十七岁的宝拉和有妇之夫在一起并且怀孕。

    为了阻止宝拉男朋友对宝拉施暴,西尔维娅说出了宝拉怀孕的事。

    宝拉愤怒西尔维娅没有保守秘密,于是向她的母亲,造谣了西尔维娅对她做了太多不好的事。

    格特鲁德对宝拉的教育是,用烟头烫伤西尔维娅,同时告诉女儿——你有权利报复。

    宝拉是第一个说要惩罚她的人,但是也是第一个醒悟过来的人。

    她在后来告诉格特鲁德,或许应该放了西尔维娅,自己不会再做这种事。

    是的,宝拉或许是醒悟过来了,但是格特鲁德却深陷其中,女儿的反抗让强势的她感到愤怒。

    她需要发泄——遭殃的依旧是在地下室的西尔维娅。

    西尔维娅孤立无援,连亲生妹妹都只是懦弱地站在一边,躲闪着目光。

    影片中有很多对比——

    一开始几个孩子们其乐融融,相互打闹,西尔维娅在她们中间露出有点腼腆的笑;

    后来在地下室,他们依旧放声欢笑,却变成了用烟头水管拳头殴打她来取乐。

    孩子们中的大姐宝拉和西尔维娅的交情最为要好,宝拉带西尔维娅去看她的男朋友,哽咽哭泣告诉她自己怀孕的事情;

    但同时,她也是第一个翻脸要让西尔维娅受到惩罚的人。

    西尔维娅提出替妹妹詹妮受罚,保护詹妮,出逃还担心她;

    而懦弱的詹妮,却让西尔维娅在地下室惨遭折磨数月,直至死亡。

    格特鲁德在地下室哭着对西尔维娅说自己有病,吃了药之后就无法控制自己。她只是真的太爱自己的孩子了,没有办法让宝拉陷入流言蜚语;

    下一刻,在神父找上门来询问西尔维娅时,她马上用谎言继续中伤西尔维娅,推诿责任。

    口口声声说爱孩子们的格特鲁德,在法庭上却把罪行全部推给了自己的孩子们,她有精神疾病什么都不知道。

    对比之下,西尔维娅实在是太过于乖巧和善良了。

    这些对比冲突才让观众真正地感到扎心——“无耻之徒”四个字演绎得栩栩如生。

    痛心愤怒么?

    西尔维娅声嘶力竭地痛苦惨叫,在外打理草坪的邻居却选择了独善其身,淡淡的一句“最好还是别管闲事”。

    无视罪恶,等同罪恶。

    鼻腔酸涩么?

    西尔维娅昏迷躺在地下室宛如残旧木偶,明明之前还是好朋友的孩子们,在她身上留下了无数个烫伤的痕迹来取乐。

    “我以为,这只是惩罚她。”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羊群效应在这里,演绎成无知的恶。

    无力叹息么?

    对于西尔维娅来说,这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灾难。

    法庭上,所有人都在推卸责任,包括她的父母。

    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借口,告诉世人——我没有错。

    因为害怕恐惧,她在格特鲁德的虐待下一次次地说着,对不起。

    最不该道歉的人,一直在道歉。

    影片结束后,笔者不停在想,如果西尔维娅没有那么听话,懂得反抗多好。

    如果她在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懂得告状一番,就不会发生接下来的事。

    如果事情回到最初,她的父母没有那么不负责任,不把孩子托付给不知底细的人,或者干脆不让西尔维娅有跟格特鲁德的孩子们相遇的机会……

    这些假设都太空泛了。

    案子被曝光出来,引起了全社会极大的反应。

    电影中,案子的后续是用西尔维娅的声音讲述结果。

    没有怨恨,没有歇斯底里,却给了观众的泪腺最后一击。

    如今的我们总是在微博,朋友圈疯狂吐槽熊孩子,编排成各种段子——《棒打熊孩子一百零一式》。

    段子归段子,总是玩笑居多。

    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太多虐童事件,而虐童则上升到更严肃的一个话题。

    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只能让它不再发生。

    (文/郑三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孩子都保护不了,还能保护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cq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