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扣扣而想到文学中复仇主题】
之前曾搜索过大量关于张扣扣的资料,亦曾密切关注过该案件;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凭一身力气加一腔怨气竟敢公然杀人,法制社会是绝不容许的!几千年前,韩非子对“兄弟被侵,必攻;知友被辱,随仇”以武犯禁之侠深恨痛绝,如果不对其打压,必然“民程于勇,而吏不能胜”。可是话又说回来,当正义缺席,当天平失衡,当求索受阻时,我等平民该怎么办?
作为一个文学生所想到的是,复仇自古就是一大文学主题。对于复仇的态度,当事人是强烈的复仇情结,旁观者多是慈悲情怀,而吃瓜者往往有观看之快感。
作为当事人,中国人向来有“莫欺少年穷”“君子报仇,十年未晚”等蛰伏式妥协,一旦时机成熟便“此仇不报非君子”。
公元前607年郑宋大棘之战,宋主帅华元杀羊以飨士兵而不及车夫羊斟。结果作战时,羊斟驾着车子把主帅送到敌方大营,致使宋国大败主帅被俘,而羊斟的理由竟然是“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御,我为政。”分羊肉时你是老大,我吃不到羊肉也无可奈何;但打战时是我驾驶车子,我可以操纵你的方向!为一碗羊肉而报仇!
同样,被开玩笑这样的小事也能引起腥风血雨。郑灵公元年,子家子公将拜见郑灵公,子公食指动,以示子家,说:“他日指动,必食异味。”果然,灵公正在喝楚国赠送的王八汤。子家子公相视而笑。灵公得知他们笑的原因后,故意跟子公开个玩笑,不把乌龟汤分给他。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后来子公怕后患,便把郑灵公给解决了。
一碗羊肉一碗王八汤尚能引起腥风血雨,那如果是杀父之仇呢?
楚平王杀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还要追杀他。逃离楚国之前伍员发誓“我必覆楚”!在逃亡吴国路上,一路躲避楚国追兵,为过昭关,一夜愁白头;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讨过日;为了让吴王攻打楚国,以退为进耕於野。后来吴王阖闾攻打楚国,伍子胥一马当先,一路厮杀到楚国,直接打到楚国国都郢都;父债子偿,伍子胥没能杀死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于是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作为旁观者评论一方,中国人向来是菩萨心肠,创造出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冤冤相报何时了”“和为贵”等和稀泥式话语。他们以上帝视角,站在道德制高点宣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两反争斗必俱伤,何不放下仇恨快乐生活?仇恨不利于人类、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等等。郭德纲对这些人的态度是“劝人大度,天打雷劈”。
而作为旁观者吃瓜一方,往往对复仇故事持有快感。“赵氏孤儿”中,我们为屠岸贾的残忍咬牙切齿,对赵武的命运牵挂担忧,被程婴、公孙杵臼的忠贞感动,最后看到赵武终于手刃仇人而拍手叫好!同样在“哈姆雷特”中,当我们看到哈姆雷特最终把克劳狄斯杀死,依然有种欣慰快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