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小周是这样唱的,关于路过和错过,唱得人心里痒痒地
第一次听到,是在第三极5层,背着厚厚的《牛津双解》和《古代汉语常用词》
上个冬天,每天背着砖块一样的字典挤电梯,爬12楼,来来回回奔忙,有次还不小心卸掉别人的肩膀,并且肇事逃逸……
一个人住,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在空间里写一些寂寞的字句
两份患得患失此起彼伏,小心翼翼,义无反顾,也不敢想以后……
一意孤行,很自私的,理应得到报应
于是我明白了“求不得”和“爱别离”,以及随之而来的遗憾和心痛~
“你惹了谁,又在等待谁,又苍老了谁,故事在墙上剥落着,夜未央,徒留你孤单在某个角落生霜罢了……”
凌晨,许同学在QQ上这样说,他说他在网络上生霜~
我在想
我惹了谁,又在等待谁,又苍老了谁
惦记着谁,舍不得谁,守望着谁
还有,路过谁,错过谁……
【中遍】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后悔
亡羊补牢的英文是:Better late than never
妈妈经常这样安慰我,在我任性后受伤时
恩~想到了,受伤了,但不后悔
我一直觉得遗憾比受伤更无奈
所以妈妈说我十年没有丝毫成长
依旧是那种鬼迷心窍似的一意孤行和欲盖弥彰般的强词夺理
可贵的是
妈妈只是说:“亡羊补牢还不晚”
而从未说过:“你早干嘛去了!”
【天净沙】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用《天净沙》写景,由远及近,在元代是一种风气
既然成为风气,那必定是一种大众的社会的习惯
只是,那个时候的社会习惯,真够风雅
记得很小的时候,问过爷爷,那些“曲”哪里有曲啊~~明明什么都听不到
爷爷说:长大了你就懂了
“长大了你就懂了”
长辈们解释不来的事情就拿这句话搪塞
于是我们才有成长的欲望
只是,很多事情,要成长到惧怕变老时才会明白
现在可以明白,这阙《天净沙》,它要表达的是:凄凉
【越调】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这种情绪叫做患得患失
这种情绪的外象或许是口是心非
这种状态叫做自我挣扎,或自我折磨
这样的后果很可能是,走火入魔
想不再回头又不想错过
想不想之间著了魔
杨同学在资料里这样写
半年,我们整日胡说瞎侃嘻嘻哈哈
关起门来,都是各自面对屏幕,整理着自己的小情绪
若即若离的坚强和晶莹剔透的忧伤
恩,真像我
【阳春曲】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
妈妈说:不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我说:好吧。
然后妈妈皱眉,我咬住嘴唇,和她对视
这样的场景第一次出现,是14岁,那个危险的年龄
逆反,是不被提倡的,尤其是欺骗性逆反
但是,知女莫若母
妈妈说:你从没有在嘴巴上反对过,也从没在心里真正服从过
妈妈说:咬住嘴唇,便是你开始任性的讯号
妈妈说:也对,我怎么可能生出温顺的女儿……
是啊,一切只是假象罢了
妈妈的不允许,我一件一件推翻,并且还在坚持,还在继续
只是妈妈不需要知道罢了
恩,省略掉的话,其实是:
越间暗,越情欢
【双调】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庭后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我的名字叫小宇
爷爷颠覆了一贯风格,仄音落尾,坚持唤我“小宇”
于是我的名字总有那么一点中性和拗口
只是最近刚刚知道,我的名字来自这一句
爷爷的初衷是:女孩子要淡然内敛,与世无争,如山水之间的小亭宇,自成风景
爷爷希望我活得闲适淡定,随欲而居,醉醒自善
原来是这样
与世无争,随遇而居
渔笛渔歌,擅醉擅醒
原来爷爷从一开始就预言了我的愿望
开始喜欢自己的名字
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做到
【双调】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来到北京的第6个冬天,终于看到星星
冬夜里最显眼的射手座,就那么近地悬在我朝东的窗口
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过客,然而在不觉中已经停留了现在人生的1/4
感觉,气息,脚步都和这里越发的相似
是习惯么?还是已经发生质变?
我还能不能走得开呢?
山接水茫茫渺渺
水连天隐隐迢迢
这里,有我熟悉的陌生感
哪里,才有我依旧陌生的熟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