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由来

作者: hackrf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05:59 被阅读0次

    从王莽开始一直到隋文帝,历代皇帝都致力于压制地方势力,重振中央集权,为了把人口和资源从世家大族手中抢回来,采取了从王莽的“限田令”,到光武帝的“检核垦田”,再到北魏的“均田制”,最后到隋文帝的“大索貌阅”,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直到隋炀帝才想明白,世家大族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才选拔机制的漏洞。只有打破用人的框框,大家族的根基才会动摇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因此杨广创立了著名的“科举制”,以打破士族对官位的垄断

    科举制的最大特点是标准统一、可量化,把以往混乱无序的选官手段变成了理性化的制度。这一制度成功地打破了门第、地域、年龄界限,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和一定的竞争性,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现代”、非常“理性”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难得的科学精神

    科举制是社会政治领域的一项重大发明,和世人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比,毫不逊色。这一制度让底层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士族失去了对官位的垄断权。

    当然任何一个制度的成长都需要时间和环境,科举制并不是一下子就发挥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唐代进士平均每年录取不过20多人,宋代则翻了10倍,平均每年200多人。太宗在位21年,由科举为官者近万人。仁宗在位40年,仅进士出身的官员就有4517人。唐代最有名的23位宰相,基本都出身士族。而北宋的71名宰相中,除赵普等4人为开国功臣任宰相外,只有3人不由科举而任宰相,其他64名均为进士或制科出身。

    科举制导致中国社会的运转规则发生巨变。日本历史学者内藤湖南因此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论(主要是科举对财阀的影响)”:宋以前的中国,是“贵族—半贵族”社会,宋以后的中国变成了平民社会,可以说,中国自宋朝开始就再无贵族了

    钱穆先生说:“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举制的由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pj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