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左传》略读想法读书
《左传》略读(卷十昭公)子产论小国忘守则危

《左传》略读(卷十昭公)子产论小国忘守则危

作者: 蔡灵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9-10 23:06 被阅读0次

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

大火肆虐郑国之时,子产登上城墙为守城士兵发放武器。子太叔曰:”难道晋国要来征讨我们吗?”子产曰:”我听闻,小国忘记防守是危险的,况且我们现在国有灾祸,国家不被小看,素有防备之举的缘故。”

不久,晋国边防的官员责备郑国曰”郑国有火灾时,晋君,大夫寝食不安,四处卜筮祭祀,不惜祭供和玉器。郑国有灾,晋君担忧不己。今天执事你煞有介事地登城授兵,是谁让你心存戒心?造诚两国边防气氛紧张,特来询问。”

子产对曰:”正若将军所言,郑国的火灾,让晋君担忧了。是郑国政务不修,是上天降下火灾,又担心此时有邪恶之人行离间算计郑国,引起他人的邪恶贪婪之欲,对郑怀有不利的想法,这样岂不加重晋君的忧虑。发生这样的事情,国家未亡,还有什么说的,若不幸国家被灭,晋君既是再担扰,也是鞭长莫及。与郑接攘有好几个国家,但指望奔走的,仍然是晋国,郑国既已事晋,岂敢有二心哪?请放心!”


心得:一.子产是一个治国能臣,临危不乱。

二.子产的逻辑值得研究:1,国有火灾,救灾的同时不忘国防,防他国乘人之危,危急国家安全。

2.他登楼授兵的举动引起晋国的不安,前来打探原委。

3.晋国作为郑国的盟约国,晋君也很为郑国的火情担忧。如果有他国趁火打劫,进攻郑国,不是加重了晋军的担忧。

4.我国加强国防,以防万一之备。若真有兵临城下,我方早有防备,不至于亡国。若是没有防备,他国突袭,郑国有亡国之险。晋君忧患我们,此时也是鞭长莫及。晋,郑即为盟约国,请放心,我们对晋不会有二心的!”

三.概括,”小国忘守则危。”——国防安全时刻记心上。大国可以帮你,但前提是要自己做好防备——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自己毫无准备,别人想帮你都没有机会。

对个人来说,当你处在人生低谷,武装自己才是第一要务。

相关文章

  • 读《古文观止》之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坏晋馆垣》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陪同郑简公到晋国朝聘,晋国对郑国这个诸侯小国态度轻慢,宾馆...

  • 成语典故|众怒难犯

    成语释义: 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年》:“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

  • 悲情宋昭公

    读《左传》文公16年,认识了一个悲情的宋昭公。 宋 昭公是...

  • 数典忘祖讽刺了谁?

    成语“数典忘祖”语出《左传·昭公十五年》周景王责备晋国大夫“数典而忘其祖”。比喻熟悉历史典故,却不了解本国,本族的...

  • 成语典故|包藏祸心

    成语释义: 本意是指心中藏有不良企图,后来也用它形容外表和善,心怀恶意。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

  • 童心,在不断增长的见识中丢失

    文/欣口一笑 童心指孩童般纯真之心,不带有杂质,是纯真的心理。 “童心”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于是昭公十...

  • 【灯下夜读】子产不毁乡校

    《春秋左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

  • 曹振铎-鲁西南方言杂谈之人物

    曹振铎,姬姓,名振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有“曹叔振铎,文之昭也”,《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记有“曹叔...

  • 师春话题:南蒯叛主于费邑

    据《左传》,鲁昭公十二年,季平子继任季氏宗主,不待见原家臣总管南蒯。于是,南蒯起叛心,游说昭公儿子憖,拉上叔孙氏旁...

  • 师春话题:史墨言道

    按《左传》记述,鲁昭公晚年,被季平子赶出都城。鲁昭公在位三十二年,死在晋国的乾侯。然而,没人谴责季平子。赵简子问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左传》略读(卷十昭公)子产论小国忘守则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ce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