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属于自己;人生,却不一定属于自己。
每个人的人生,都如同一个舞台,拥有着向世人展现自我的机会。这个机会,把握住了,才是自己的;把握不住,便不归你所有。
要想把握好人生,使其真正地属于自己,就必须从日常点滴做起,炼就“慎独”的功夫。
所谓“三尺之上有神明”,我真的相信,上帝无时无刻不在天上看着人间,即使是漆黑的夜里,人间的一切也难逃他的眼睛。
揭去唯心的躯壳,里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智慧,是人类区别于低级动物的最主要标志,是照耀人类前进的灯塔。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光有这种普通意义上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
智慧,一旦被欲望所裹挟,陷入自私自利的小圈子,便会成为“自以为是”的代名词,变成了“小聪明”。
“小聪明”还不如不聪明,有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要避免“小聪明”,远离“自以为是”的虚假清高,就要经得起名利的诱惑,善待别人的批评与指责,永远保持自己的淳朴本色,以一颗实实在在的坦荡自信之心,真诚地面对世界;就要“每日三省吾身”,经常检讨自己身上的不足,自觉摒弃沾沾自喜、孤芳自赏等偏狭之心,不断地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攀登。
内在的思索,往往显得很沉稳、深刻;外在的表现,却又时常很浮躁、热情。二者看似矛盾对立,实则是统一的。正是在内外交相辉映的过程中,人生才不断地得到增色。
有的人,总喜欢将自己交给别人,冀望于别人来“管”自己。于是,很容易导致失望。
诚然,对人忠诚,是自己的人生得以成功的一块基石。但,忠诚,绝不是盲从,更不是愚昧地效忠。它应该是,抛开了私心杂念,凡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同时,又坚守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思维,在自我同外界的平等交流互动之中,来展现自我的价值。
实际上,也只有自己,才能“管”得了自己!
平时,怀着自强不息的态度,仰望星空;对于未来,不存一丝一毫的奢望与侥幸,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一步步地向着梦想靠近。
临渊羡鱼,莫如退而结网。
合乎逻辑的运筹与实实在在的行动,能够让我们理直气壮地掌握人生的主动权;而一厢情愿的祈盼和守株待兔的坐等,只能令人生充满失望的悲情,在被动无助中虚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