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格札记』成长励志忘忧社
由“间隔年”而来的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奋斗方式,究竟有多重要?

由“间隔年”而来的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奋斗方式,究竟有多重要?

作者: 一格iger | 来源:发表于2017-09-08 21:19 被阅读175次

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个不成文的做法:学生从校毕业以后,工作以前,会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做一次长期旅行,四处走走看看,旅行的同时也会从事适当的劳动,想好要做什么之后,再正式投入到工作或事业当中。这一年,被称为Gap Year(间隔年)

显然,在中国,大多数人并不知“间隔年”为何物。

如果孩子毕了业,还要去旅行,做点端盘子洗碗的“不正经事儿”,恐怕要被家人和社会怒其不争,大多数将被指着鼻子愤骂其为“读了书的废物”。

对于年轻人自身而言,不知何去何从,非常焦虑。记得我毕业那年,要找什么工作什么单位,举目四望,一片茫然。自知画画收入甚微,当一个画师的想法在脑海中转瞬而过。唯一 考虑的是,快速找到一份能挣钱的工作,让家人觉得读书是有用是值当的,在朋友面前也不至于掉了脸面。

一边是热切的期望,一边是自我混沌意识背后的迷失。多数人在两种力量的推动之下,来不及停顿和思考,便进入了像陀螺一样不停转动的境况中。

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有必要过得幸福。

而中国人的幸福感是极其罕见而微弱的,99%的人一生都在一味地追求世俗的成功:钱、地位和权势。甘愿辛劳奔赴半生,只为人前直起腰板,同学聚会时头顶光环,说话分贝高上十分,众人拥捧。

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

曾遇到一个创业人,他说,当初也是顺着创业潮就做了,厌倦了这种日日加班到凌晨的苦逼创业,已经没有了退路,等到六十岁退休,什么也不干,做个闲人。

这样的人很多,只是随了大流,求名求利,却不是为了内在的快乐而做,这样的人生多半是陷在痛苦里的。

真正让自己感觉舒心且充满幸福感的事,是情愿做到老做到死的。很多时候,你并没有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甚至是习惯性地跟着纷拥的人群往前走。

这就是西方“间隔年”的意义所在。

它会让你跳出自己固有的生活,去看不同的影像,去接受不同的思维认知,经历更多,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不盲目从众,知晓要如何连接这个世界。

而在年轻的时候,面对人生的停顿、经历和思考,对一生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这比在混沌中摸索,更具备可视化的清晰。

虽然国外的家长对这种“间隔年”的文化非常认同,并习以为常,但国内缺乏这种氛围。真正要花一年的时间去旅行,无论是家人,还是社会都不乐见,唯一可攻之处在于自身。

条件不允许,没有必要去死磕。我们不一定需要一个“间隔年”,但一定需要一个对于自我意义乃至自己与世界关系的认知的思考空隙

网上流行一句话: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深以为然。

认知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实现自我意义获得幸福感的捷径和关键。并且,甘愿为此排难,践行。

为了少走弯路,我们说凡事都要讲究策略,而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整个人生如同一盘大棋,没有战略方向,将混沌而行

只有明确了方向,基于此,所做的决策才会围绕方向而进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无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受到每一步都在向理想中的自己靠近的快感。

很可能在开始的时候,你会为亲情所难,为恋情所阻。他们并不理解你,甚至觉得你简直不可理喻,因为你拒绝成为他们一般的人,过他们一摸一样的人生。而这只是开始。

请相信我:要脱离原本的生活轨迹,99%的人都会历经一场爆裂的抗争。

你感觉到孤单,其实你并非形单影只,世界上有很多和你一样的身影。并且,这爆裂的抗争,不仅仅来自于你和家人,恋人,还来自于自身。

这也仅仅只是开始,只要迈过去,空间会越来越宽

我20岁的时候,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很穷,不仅口袋穷,脑袋也穷

看到赚钱的机会就欣喜若狂,但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究竟哪种才属于自己,不去想,就从不知道。

煎饼大妈月赚3万,无数小摊贩比坐办公室的白领更捞金。但你真的愿意成为一个一生摊煎饼的人吗?也许在前一秒,你会点头,毕竟哗哗的银子啊多赚呐!

你再想了想,要忍受人生大半的时间推车街头,还也得跟隔壁大妈竞争,油滴溅到干净的皮肤上,头发耷拉着油腻,哪天遇到光鲜亮丽的前男(女)友,一定会奔溃逃离。后一秒,你会质疑,会否定。

什么样的奋斗方式,决定你将以什么样的心态、眼界,身处怎样的环境去生活。

早日认知这一点,将最大可能地减小内心的撕扯,会产生内在的认同协和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里的主角叶藏,为了取悦他人,惯伪装自己,成为了一个大家觉得幽默有趣的人,但他充满着极度自尊和荣誉感的自我意识又不允许他完全从于外界。因此,他一度自杀,非常痛苦。

像个陀螺一样努力是无用的,没有方向,从始至终,不仅晕乎,也转不到多远去。

要做就做冈仁波齐的朝拜者,去抵达心中的神山。

迷茫的时候,想一想,这一生,要成为怎样的人,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奋斗。

至少,不会混沌、荒凉了此生。


作者简介

一格。90后任性范儿少女。2年前离开体制,从小城到一线都市,于上海某司升任总监时辞职。而后,在深圳某科技公司做创业合伙人。每日读书,得空画画,皆由心热爱。她是你的邻家姐妹,在简书陪伴你,见证成长。喜欢我,就点个赞,关注我❤️Mua~

相关文章

  • 由“间隔年”而来的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奋斗方式,究竟有多重要?

    壹 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个不成文的做法:学生从校毕业以后,工作以前,会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做一次长期旅行,四处走走看...

  • 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方式

    1. 别尔嘉耶夫曾说过:“所谓良好的生活质量,其实多是无趣、付钱、从众式的”,他觉得,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与挑战就是如...

  • 由读书而来的思考

    从参加三月份的作文训练班到现在已经七个月了,一直没有在电脑上记录。今晚翻到管建刚老师的书《我与作文教学案例》,很有...

  • 由童年而来的思考

    童年,这个词刚跃然纸上时,我就莫名感觉已于我,隔了好几个世纪。 大概是看了好友梅子的文吧!我又心血来潮了。 她写的...

  • 找到适合自己的奋斗方式

    不同特质的人汇聚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极其丰富多样的社会,这个丰富多样的社会,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他的成...

  • 也许,仓央嘉措的一生都是为爱情而来~

    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情,属于浅相遇,深相知; 更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究究竟有多少情,属于默然相伴,寂...

  • 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1. 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对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并不容易,对于上一代、再上一代,更如同天方夜谭。 老一辈,少有...

  • 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去见想见的人,去做喜欢的事,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这是多少人毕生想要的生活。可是生活是不会轻易听你指挥的,它...

  • 找到属于自己的舒暖方式

    舒暖之想等于下一个更好的想法,因为情绪是内在导航,拥有好的思想便会聚集美好的事物到来。 每个人都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方式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首先祝贺你们即将开启不一样的高中生活。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从小双脚不能行走、双手有点抖...

网友评论

  • 特瑞星:记得在某个电视节目中,一个嘉宾说过,毕业旅行,用一年的时间不去工作,因为一旦投入到工作中,年轻人以后再就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原来这个叫gap year。
    一格iger:@特瑞星 是的: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流刃_若火:醍醐灌顶
  • 仙人掌倔:你的文章,语言功底好,但你的阅历过少,应该旅行了,光看书,也得接触社会,作家得体会深刻
    一格iger:@仙人掌倔 谢谢

本文标题:由“间隔年”而来的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奋斗方式,究竟有多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mn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