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笔者在学校中文数据库里阅读散文,《扬子晚报》2011年11月9日“繁星”副刊读到“‘漂泊’的老者”一文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该文抓住了老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写出了他们排解孤独的方式,观察细致入微,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干净、有力,思想敏锐,离休干部尚且有此类烦恼,底层劳动者呢,他们如何避免漂泊?该文所写问题具有超前性。
据我不完全统计,该文作者为姜琍敏,至少发表在以下一些报纸:2012年1月19日《渤海早报》第36版“渤海潮副刊”,2012年4月19日《北海晚报》第10版“南珠”,2013年9月17日《深圳特区报》第B02版“人文天地/前海”,2014年5月16日 《北海晚报》第11版“专栏”。2011年11月10日《安阳日报》第7版一王文的名义发表,因为与收发报纸《扬子晚报》只差一天,应该不是抄袭,而可能是姜琍敏用另外一个名字发表,也可能是《安阳日报》抄袭后改了作者。另外,大公网2014年3月8日2点33分42秒发表该文。如果不是一稿多投,这么多报纸抄袭,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文章写得好。
据百度介绍,姜琍敏:1953年4月出生。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视协会员,江苏省作协理事。江苏作协《雨花》执行主编、《雨花》青少刊主编。如果是其他报纸抄袭《扬子晚报》的文章,这不关作者的事。如果是一稿多投,拿了多次稿费,作为一级作家,《雨花》青少刊主编,就说不过去了。一稿多投还是其他报纸抄袭,我们暂且不去管它,我们看一下现实情况,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65岁)占总人口比重8.9%。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何让“漂泊”的老者心安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也即将步入老人行列,关爱自己也是关爱他人。
众所周知,40后、50后和60后,是目前我国主要的老人群体。20世纪50年代末,他们肩扛手挑,用几乎纯人力建设了我国最早一批水坝道路,建设了我们最早最全最大的一批工厂,用短短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西方300年的工业基础建设和原始资本积累,为此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后,他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离开家乡南下北上打工,做了我国经济腾飞时代最早最辛苦的那批工作。现在,他们老了。一个社会无论处在哪一种发展阶段,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的关爱保障程度反映了该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幸福的国家越是关爱这些特定的群体。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希望大家群策群力。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下“‘漂泊’的老者”的原文吧,也许有所启发。
“漂泊”的老者
姜琍敏
不知你注意没有,现今都市里活跃着一群为数不少的老者,他们都在70岁以上了,因为可以免费乘车,便几乎每天都搭乘公交,从头站到底站,从城东到城西,或有目的,或无目的地把凡通公交之处都逛了个遍——岂止一遍,而是无数个遍。实际上,每天利用公交车,在全市漂来泊去,已成了这批老者的生活方式,或曰某种精神寄托。
以我父亲为例吧。他是离休干部,待遇优渥,不愁吃也不愁穿。但早在多年前他就热衷于这样的生活了。离休证往胸前一挂,也没个计划,看到哪路车空就上去,看看哪里有点心动就下去,反正出入任何公园也不用买票,索性去逛逛或坐坐再说。可谓优哉游哉。而今老人家已年逾82岁了,腿脚日益不便,但哪天精神尚可,便仍要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爬上公交,一逛就是大半天,甚至一整天,有时候天擦黑了,他才蹒跚着一脸倦态回到家里。
父亲在苏州和弟弟一家住。弟弟因此常常担忧,甚至埋怨他带回的那些菜虽然便宜些,却往往又老又黄,要他别这么干了。可他满口是理,照样乐此不疲。我后来知道,我那77岁的老岳母,也有此好。稍不同的是,她在外转悠,时常还有个明确目的,如接送孙儿,到某郊区去买些便宜蔬菜,好省点钱。父亲虽然也常炫耀他又在哪里买到些便宜货,但那只是副业。他游逛的目的多半在于消磨时间,排遣孤寂。是的,孤寂。父亲和岳母都是寡居者。虽说都和儿孙住,白天家里没人照样闷得慌。老看报吧,眼睛吃不消。盯着电视吧,晚上早看得够够了。
我也常为他们捏着把汗。毕竟这把年纪了,哪天脑子糊涂认不得家怎么办?而今又沸沸扬扬地,一会儿彭宇、一会儿许云鹤案地热议不休;这类消息总让我联想到父亲。万一在哪儿摔一跤,会有人搀扶他一把吗?即使平安,你老在公交车上白坐,司机不嫌,乘客也会嫌吧?可我又奈何不得。难得回苏州,劝也不管用,父亲总说没事没事,我会当心的。高峰时我不会上,天不好也不出去。至于翻白眼的,终究是少数。不少司机对我尊敬着呢,他们懂我。
一句懂我,让我沉吟了许久。心里亦莫名地有些酸楚。其实我也未尝不谙他的真实心理。若非某种特殊情由,谁乐意一个人成天在外乱转呢?而他们选择“蹭”公交这种方式,又岂止是为了解闷消愁或找些乐子。人老了最怕“不中用”,这种不需付出的方式,或许也意味某种“赢得”,且可证明自己还不算老朽;而买得一些便宜货,潜意识中似乎也是一种创造,他们需要这种方式来换取自己仍有价值的感受吧?而我,既然不能为老人提供更多呵护,又有多少理由去喝止他呢?再说,独自枯坐家中,不照样有摔倒或突发急病无人知晓的风险吗?于是我只有默认,并一天天祈祷他们平安。
惟望有一天我也步入那般老境,会有更理想的生存状态。至少,不必像他们这般“漂泊”;毕竟这不是个事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