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受大秦帝国影响,新政、改革,政策周期一直在脑中盘旋,包括房地产的生命周期,都说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还一句话话叫,人也会亏掉认知以外的钱,或者叫凭努力挣来的钱,可能凭实力再亏掉。一个认知上的决策可能让自己家苦上很多年并负债很多。
最近听一位老师说,从国家说住房不炒的时候 ,就预示着房产见顶了。但是我竟然对这些政策一点也不了解,更不敏感,也不知道现在国家的新政。以前买房的时候是带着情绪,与己无关的态度。但是光这一政策,它影响波动的的就是中国所有人钱包,又怎么可能与自己无关,我也确实在21年9月买房后穷得响叮当,工作收入也不理想。包括现在的二手房市场,国家出很多政策,希望能清一清二手房,能让资产流动起来,让置换的或者 想卖的卖掉再回流到新房市场。但现在大家对市场都没有信心,对期房更是惶恐,接连各大房地产商破产,或者 到期又烂尾之类的,到处都是,问题就在,国家不往地产投钱了,政府各方面能再进入这块市场的蛋糕小了。在一个恶性的循环里,房子这块蛋糕,这是一个越来越贬值的蛋糕。
今天还听了一个数据,像上海去年,每个月挂牌的有20万左右的房子,但成交持续走低,价格也是一直在降,每月只能成交一万多,最高一万六七的样子。在国家每一波政策刺激下,波动2周就疲软了。都说如果 要卖房子,在国家有政策推动的时候最好能速度的出手,不要还想拿着国家的政策赚点买家的钱,这样,你不可能卖得出去。我就在想,如果能一年的房价或者 一年什么时候有这些政策都不清楚,那买房和卖房就是在摸瞎,凭实力让自己穷。
订个小目标:每天听点经济政策的播客,也了解房产相关政策。
据说现在有一个新政是“金融强国”,那新政早期,市场一定是会大幅波动的,因为牵扯着过往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所以,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从长远去看,不要看当下,3.5年后你再去看一个政策。当下可能对市场就不会惶恐,也不会撤仓逃离。
今天还听到一句话,这句话说是2002年一个经济学家说的,”美国互联网泡沫崩盘这后,美联储需要创造一场房地产泡沫“。那房地产泡沫后,是需要创造一场金融泡沫吗?有点这个迹象。
政策制定者永远在短期和长期目标中权衡,而老百姓往往都是先管当下,不管以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