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知识迁移

作者: 不知归处123 | 来源:发表于2020-04-17 10:32 被阅读0次

Hello,大家好!今天是分享《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拆书稿的第一篇,可能会存在不足,欢迎大家批评和指正哦~


【主题】

知识迁移

【R 原文片段】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原文

【I 用自己的话重塑原文】

WHAT:

除去那些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外,那些以往的“投资”是否带来了“回报”,举了三个例子:“法国大革命”、认识能源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音乐和表演艺术,这些知识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给思想带来了提升。这些案例的关键要素,就在于都超越了这些知识显而易见的层面,拓展到了更深刻的层面上,进行了拓展迁移,成为了真正有生活价值的知识。

WHY:

从小学学到大学,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非常少,很多时候在于只是停留在这个知识的表面,没有将它拓展更深刻的层次,更没有对它进行迁移,只是在一个领域上去机械的使用它。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能够为自己所用。

HOW:

1、学习到一个基础知识,对它进行详细全面地了解,包括概念、性质、在本领域的运用、规律等;      

2、将这个知识的表面抛去,找准它的内在意义,分析所包含的思想,或者技能方面;      

3、将它运用到其他方面,进行知识的迁移。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事件: 初二的时候学习了有关中国的屈辱史,从鸦片战争到最后的抗日战争,每每听到老师讲述那段历史,或者是看到PPT上那些被记录的残忍的照片,数据等,我的心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的时候不懂,以为自己的世界就只有学校,家庭,自己所在的环境那么大一点,直到上了初中历史课,才知道中国几千多年的历史,才知道一直以为世界和睦曾经也会有战争。中国由一个世界强国逐渐沦为一个人人能打的“东亚病夫”,有一个原因就是自身的闭关锁国,因为对自己的实力感到自满,故步自封,不接受外面的新的信息技术,以为自己仍是最强,结果最后成为了谁都能欺负的弱国。这一历史让我非常的痛心,但也让我明白自负的后果,故步自封,给自己树立一道厚厚的围墙,以为自己可以孤芳自赏,其实外界百花盛开,早已胜过了这一朵孤芳。也让我们明白了接受外界信息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落后就会挨打。

事后反思: 可能我运用这一点还不够熟练,认识还达不了很深刻的层面,对自己的影响还算浅薄。历史终究是过去了的,无论现在如何痛心都无法挽回,通过前人的教训,最终是要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对我们现在的国家,对个人,产生帮助,不蹈覆辙。我们在学习一个知识的时候,首先是学习到它的表层含义,就像历史,知道它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内容,它的结果如何。要去探究的,是这件事情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将这个原因和意义用于现在的生活当中去,这才算是真正将这个知识掌握住,而不仅仅只是知道了它的内容,了解得再多,如果不去深究,它的局限性是非常的大的。 

【A2 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 对所学有所悟

行动:学习到一个基础知识,第一步就是要对它进行一个详细全面地了解,这个知识点在讲什么,它怎么运用到所属的方面,比如学习线代的时候,会有相应的例题出现,帮助理解运用的问题,还有它的规律、性质。完成第一步之后只是对这个知识在其领域有了一个深刻的学习。

第二步,就是将这个知识的表面抛去,无论是本身的性质或者运用都不再考虑。从这个知识的来源开始探究,到这个知识的完善,期间有哪些思想促使形成它。这个过程也会对第一步进行补充完善,重点是探究它的思想运用,而不再是这个知识本身的价值,就如学习中国的屈辱史,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段历史,是什么导致一个强国走向衰弱,除了历史书上说到的闭关锁国、统治者昏庸等还有什么原因。

探究完原因之后就是规律,这些发现的规律能不能用于其他方面,这就是第三步所要完成的,知识的迁移及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找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原因,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即使改正错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这些点上能够悟到团结,及时改错的重要性,农村对于中国的影响力,当代中国对于农村的大力发展也就有所理解。    

这个过程就像拆书一样,从书中获得了什么有用的知识,然后用自己的话去复述,增加印象,然后联系实际,深刻记忆,并在下一次能运用出来。


第一次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啦,谢谢大家的观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知识迁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te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