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期间,终于有时间好好的反思下自己的“焦虑症”了,看了3、4本书,大致了解了焦虑是个怎么回事儿,对于自己接下来的抗焦虑行动也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
1、焦虑是什么?
焦虑是一种与恐慌、担忧、不安、恐惧和紧张密切相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正常生活的构成部分,但当它出现得过于频繁、过于剧烈或者变得难以掌控时,就会变成心理障碍。
焦虑=关切+威胁
焦虑始于你意识到威胁的存在,这个威胁可能是针对你生命的,如飓风、强暴或抢劫等。但更多情况下,焦虑来源于一些非致命性因素,如关系破裂、即将被裁员或社交情境等。
焦虑的另一个构成要素是关切。关切是指对人或事的在意。如果这份工作毫无意义,你还有其他好的备选项,那你对它的指望就不会那么多,即便被裁员也不会焦虑。
没有关切,就不会焦虑;没有感知到威胁的存在,也不会焦虑。让人焦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认识。
2、把焦虑当做正常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拥有三套负责认知、决策的脑系统,分别是“思考脑”、“反射脑”和“存储脑”。在理想情况下,这三种脑配合无间,帮助我们达到最佳的智力表现,但某些时候,它们又会互相竞争。
大脑的三个层次.png 反射脑、存储脑、思考脑.png
在采集狩猎时代,原始人身边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危险,那些拥有快速、即时反射基因的祖先却更能够顺利生存繁衍。因此,在面对危险信号时,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快速反应。这时候,可能思考脑还没开始运转,反射脑就已经完成了战斗或者逃跑的动作了。
在现代社会,反射脑也按照这套流程识别“危险信号”,并作出反应,这就导致了焦虑的产生。因此,焦虑其实是我们身体的自我防卫机制面对“危险信号”作出的反应——更多的时候是反射脑作出的反应。
但是现代社会所谓的“危险信号”,多数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比如进行公开的发言却半途中忘了词儿的尴尬场面,离婚或丧偶之后觉得再也不会遇到合适的人,被裁员之后觉得自己很没用、前途黯淡……
只要我们的想象足够清晰,焦虑的感觉就会被唤起,我们就给了大脑一个明确的信号,激发大脑做出回应——或战或逃或是原地不动。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这种假想的状况仍然存在,并且始终伴随着一种担心害怕的感觉,你的焦虑情绪就会加重。
3、克服焦虑的4个方法
1)了解焦虑
知道焦虑产生的公式:关切+威胁=焦虑。改变上述等式的任一部分——关切或威胁——整个情况就会随之大变。
比如公开发言的时候感到焦虑,是因为我们太担心讲得不好太尴尬,担心会影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的关切是“发言的效果”,威胁是“讲得不好影响自己的印象”
那么,我们可以改变关切:比如暗示自己,通过充分的准备,发言的效果肯定会很好;或者改变对威胁的认知:即便讲不好,也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以后还会有机会。
2)学会放松
填色书、瑜伽、游泳、听音乐……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也要允许自己转换其他方式。
3)挑战自己的想法
焦虑会让我们觉得世界是充满威胁的,会把我们推进很多“思维陷阱”之中。 在焦虑性的思考和现实性的思考之间找到平衡非常重要,要记得提醒自己,开发、尝试更多的替代方案,获取更有益的想法。
4)直面恐惧,逐渐朝目标努力。
列一个清单,写下想要逃避的情形,把它们根据难度递进来排序。这个方法叫作“暴露模式”,就是要你一直处在这种情境里,直到焦虑水平有所下降。这个方法操作起来不太容易,需要你投入持续的努力,但它终究是会见效的。
4、抗焦虑练习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练习,来评估自己的焦虑水平以及抗焦虑的效果。
抗焦虑练习.png
5、抗焦虑自助书单
《如何才能不焦虑》
可以说是一本关于焦虑的字典,讲了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对应对各种焦虑(恐惧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给出了应对方法。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
书中给出了针对焦虑产生的各种身体症状,(如失眠、身体不适、情绪低落)等的应对方法。 焦虑型人格自救指南.png
《焦虑你好——抗焦虑完全手册》
给出了24种可能会产生焦虑的场景或心理(恐惧、自我怀疑、拖延症、不确定性等),并给出克服方法。
焦虑你好-抗焦虑完全手册.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