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是上周看完的,不得不说,看完了给我影响很大,感触也蛮深的。
1-每日三餐的的非必要性
就是这个也是观念的问题,我们习惯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模式,所以听到每日两餐或者一餐,就会下意识地反对,甚至下意识认为对方是不是在节食减肥伤害身体,然后去劝导几句。包括我自己也一样。
但是一日三餐不过是进入工业化时代的顺应的饮食方式,本质上我们日常的工作一日两餐一餐完全可以满足。
前提是需要吃得好,吃得营养。
2-什么样的饮食结构是吃得好,吃得营养?

接下来就分析了以下8种饮食结构占比,比较推崇的是下面4种。
当然USDA饮食指南就是我们日常最习惯的饮食模式,但是作者也指出,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很明显并不科学,但是影响太深太广了,所以还没有得到改变。
3-大众观念上拒绝脂肪?
USDA饮食指南提出要降低饱和脂肪的摄入,降低心血管疾病,所以我们日常看到很多油类宣传都会说不饱和脂肪酸,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健康,可惜这个也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是错误归因,深层也是出于商家营利的背书需要。
当然作者在这本书里面提倡的是好脂肪的摄入和必需,它可以保护身体机制的健康系统代谢,但是提到了植物油的萃取与添加不够健康但是成本低廉所以大众接受,当说牛油果油,橄榄油,椰子油,亚麻籽油和印度酥油为好的脂肪来源,我对此是存疑的。因为我虽然不曾认真了解过这些油类的科学营养价值,但是我觉得这些油的价格都普遍高昂,绝非一般人可作为长期的日常用油。况且在说植物油萃取压榨添加了太多有机萃取物不够健康,那么这类好脂肪油它的冷压萃取的流程就会健康了吗?
4-尽量生食的方式
这里面说的饮食方式说到了尽量采取生食的方式,除了生菜叶,黄瓜,西红柿,我其他还没找到多少可直接生食的菜,我当然明白这样子做是为了保证食物的膳食纤维不被破坏,可实际上并没有食物的多元化去满足。我看过作者提供的一份饮食菜谱,就是很多蔬菜,加健康的脂肪油,一些泡菜,肉类都比较少甚至没有,做成的沙拉,我真的很难相信这样一顿餐适合大众的饮食。虽然作者经常在强调好的脂肪吃了非常抗饿,我觉得我还是一天这样一顿我抗不了。所以,我个人主观上认为这种饮食方式适合的只有明星,并且一天一餐。
5-严格控糖和碳水
作者是预防医学上的重要人物,所以他认为我们至今几乎所有病都可以归因于代谢问题。
所以饮食结构上他提倡的是一定要减少糖和碳水的摄入,我这个控糖的人,只能说喝奶茶比较少,但是一个月点1-2次小蛋糕吃吃,偶尔零食吃吃,还是必须的。不过少吃糖,确实长痘会少很多皮肤也会好点,我是针对我个人爱长痘的情况来说的。至于控制碳水,就是碳水会分解为糖,糖也会转化为脂肪,所以就解释了其实素食爱好者往往碳水摄入滚多,转化为脂肪堆积,同样会肥胖的原因。
6-少食多餐
不需要这样的模式。如果你按照作者的饮食模式,不会觉得经常在用餐之后的间隙很饿。我们日常摄入的糖太多了,胰岛素来不及消耗,身体负担过大,然后身体的代谢失衡,所以越吃胃越饿。
7-断食回归身体健康
这个标题真的很引起反对。
作者的解释是,适当的断食很有必要,采取16+8的饮食模式日常够用了,16个小时不吃任何东西,8小时之类进餐,这个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相当于一天2餐。作者讲身体在食物消耗空了的时候,会积极利用身体原本存脂肪来消耗,这个时候也会引发身体的其他细胞开始作用工作,细胞的自噬作用机制会激活你的身体机制。
也提到了24小时,36小时,48小时断食都可以利用周末进行,不要做耗费精神的事,有点像冥想打坐的状态。3天以上断食,需要找相关指导下进行。
8-这种饮食方式是高成本的
坦白讲,我看这本书的时候非常反对的心态,不过我还是改变了一些观念,我也实验了一下轻断食,就是16+8的模式,是可行的。因为我很早以前就发觉了,在我学习的时候,如果我吃了饭,那么我会觉得2小时内犯困头晕,集中思维经力度非常差,我觉得少吃甚至不吃会让我学习状态更好。这个原因就是吃进去的食物马上就进行消化,刺激胰岛素一直分泌,所以感觉不适。
但是这本书里面讲的吃得好而且营养,我觉得确实是很多普通人家庭做不到的,成本高昂,门槛比较高,我也不必质疑是否科学性的问题,这一条可打败很多人接受。我以前听过有人说,按照这样的发展,有钱人长寿且健康,穷人短命且多病。没毛病!
所以,身体的健康且平衡,真的挺难做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