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谭书店又搬家了,如果所记不差,这是第四次了。
2002年,我还是个高二的学生,周末喜欢在曲阜的大街小巷闲逛。那时候城市管理没有今天严格,不少小书摊随意摆在路边,也没有经过某某网的炒,书价还很低,当然对于我一个穷学生来说,买书也要经过斟酌思量的。新文化街上,曲阜市图书馆门朝北,也不记得是春夏秋冬的哪一季,就误打误撞看到了它,当然还有开在他门口的一个小报亭大小的书店,一个小小的牌子——蜗牛书屋。
迈步进去,四壁图书,剩下的位置也就够三两人容身,老板抬头看了我一眼,我局促地点了点头,没有交流。我贪婪地四处寻摸,早已不记得都有些什么书了,但最后拿了一本《传统相声集》,很破旧的一本书,两块钱,匆匆就走了。
那是我第一次和蜗牛书屋——以后的曲阜古旧书店和而今的今古谭书店发生联系,除了询问书价,和老板没有任何的交流。那时候还是刚从村里进城上学的学生,对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里的人都还保留着陌生与羞赧。后来和老板熟了,成了朋友,再交流的时候对最初已经全然没有了印象,是啊,毕竟我只去过蜗牛书屋一次!
等到下次再去的时候,蜗牛书屋没有了,当我茫然北望,一路之隔开了家“曲阜古旧书店”,走进去,老板还是那个抬起头来看看我的老板。一间房子的规模,店名高大上了,蜗牛加速了!这是它第一次搬家,我记得。
又过了不记得多久,他又搬家了,这次更近,一墙之隔,往东挪了一个门头,扩大到两间,这也是坚持最久,并为之积累下人气口碑和经济基础的一次搬家吧。
就在这个店址,十几年,我从高中、大学到工作,来来往往不知道多少次,慢慢与老板熟络成为朋友,来了相互打个招呼,然后埋头找自己中意的书,找完了书,坐下聊会,结账走人。每次都是这么个程序,看似重复,却成了多年来匆匆忙忙中的一种休憩、放松、当然更对是淘来心仪的书后的惊喜与满足。除了这个书店,他还在曲师大校园里有个周末书摊,由夫人经营着,从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最初是在西联教室前,后来到了综合楼的后面,每个周末也算是校园的文化风景了。
今古谭书店的坚守十几年的经营,渐渐地积累起来了相当的口碑,尤其是爱书人的圈子里,无人不晓。有人说书店是衡量一个城市温度的最重要指标,此言不虚。曲阜这座小城的温度,或者说文化的温度,除了游人如织的大景点挤出来的热量,还需要更多小地标贡献出的一份光和热,曲阜古旧书店从这种意义来说,是个地标!
今古谭书店的坚守去年的春天,老板给我说他要搬了,房租在涨,老城里客源有限,思量再三,搬到了曲师大东门往南路西。靠近大学,买书人应该会更多。从蜗牛书屋到一路之隔、一墙之隔的“曲阜古旧书店”,再到数里之外的“今古谭书店”,他为了生存与发展迁徙者、坚守着,像候鸟,更是留鸟!
今古谭书店的坚守搬到了靠近大学的繁华的路上,离我更远了,但我基本上还是惯常的频率来往着。店面大了,经营范围也广了,去到店里见到的还是稳坐着的老板、跟着书店迁徙的老书友们,见面寒暄的味道都没有变。
今年的春天,有几次老板给我说准备再搬家,这里地段好,房租太贵,买书的嘛,还是那些人群。再去的时候告诉我已经找好地方了,还是大学东门的这条街,更往里,面积大了,房租便宜的多,还有个小院。太好了,书虫子们有地儿喝茶了!
今古谭书店的坚守今天早起,刷朋友圈,看老板发出了公告,已经搬过去了,他说:“您可以来这里品茶、读书、交流,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打造属于读书人的文化空间。”
老板姓韩,我最初去书店的时候不到18岁,他大概大我一旬,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便叫他韩叔,到今天也没改过来!
他喜欢画画,我去书店的时候偶尔见他画两笔,或者在修补旧书,我觉得他最好的手艺是做根雕,化腐朽为神奇,真的很棒!只不过改名为今古谭书店的这一年我没见他再做过!
韩叔性子守成,夫人姓王,很有开拓心。每次见她都很热情的笑着,我叫她“姨”,她很乐意地答应着,家长里短的跟我聊,好多次要留我吃饭!
夫妻俩都是泗水人,应该离子路的老家不远,好多年前,在老店挂了一幅对联,是老韩老师写的“家居鲁国多君子,地接尼山近圣人”!
搬来搬去的书店,我愿他越来越好,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