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州繁华热闹的市中心商圈旁,一条古河静静地流淌,河两岸的街巷建筑全为黛瓦灰墙青砖地,与周围现代化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漫步于老城中,寻觅一番意境,感受一刻放空,泰州印象,就从稻河开始。
稻河古街区是泰州市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极为经典,而且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正是因为古街的存在,从而向世人展现了泰州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根基和灵魂,承载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始建于元末明初的稻河,稻河和草河贯穿南北,江水和淮水相会其间,涵西和五巷分居东西,街巷肌理保留完整,泰州特色民居别具风情,历史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
泰州位处富饶的鱼米之乡——苏中里下河平原,恰是承南启北的苏中门户,地理位置优越。川流不息的稻河位于新通扬运河以南,纳里下河七邑盐米,是里下河地区粮仓与海边盐场运粮、运盐到泰州。正是因为河中停满里下河地区运送稻谷的船只而得名。自明、清以来,每日往来船只络绎不绝,沿河街巷也因此繁盛起来。
清雍正十一年,在泰州西坝设立泰坝监掣署,派专员管理盐务,负责对往来盐运核查、称重、盖印、签单及纳税等,泰州从此显赫于淮南盐运销的航道上。
走进稻河古街区,古韵时尚兼具,既不失古朴底蕴,又富有时代风情。街区布局形态独特,五条巷子南北方向顺次展开,街头巷尾都是同一个色调,清一色的青砖灰瓦。
每条巷的长度约百米,宽约四米,巷与巷之间的距离约为三五十米。头巷、五巷稍长,二、三、四巷次之。五条巷房屋布局也大致相同,不熟悉地形的人进入,转来转去,常常迷路走错巷子。
小巷虽然错综复杂,但是巷巷联结,处处相通,青砖或麻石铺就的路面,平坦易走。
缓步行走在石板路上,走街串巷,慢慢地,从一户一户房屋门前缓缓穿过,虽然经历了修复,但仍能清晰地感触年代的沧桑感。
接二连三的铜人像与青砖墙面的色彩相同,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都是记录当年百姓生活瞬间的经典写照。
从巷道的这头,各个年代、各式各样的水井,散落在街巷中。泰州位于江淮之间的水网地区,取水不难,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古井呢?原来,古时泰州名海陵,意为海边的高地,离海不远。从汉武帝元猎六年建海陵县起,距海岸线仅 90 公里左右,这广袤的海滩就是著名的淮南盐场。每遇大潮和台风,海水倒灌,则河水发咸不能饮用,所以泰州人为寻找淡水,改而打井以获得清洌甘甜的水源。
独具古韵特色的中国古井博物馆无疑是稻河古街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是全国独一无二以古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泰州继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等之后的又一国字号博物馆。
泰州的古井,承载着历史文化气息,涌动着泰州人的万千情愫。源远流长的古井,是延续着老泰州人的生活,深深地印记在泰州人的心里。
巷中的五巷小学创办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最初名“私立培英女学校”,为叶桐在巷内叶家楼开办的私塾,后几经易名,1929年为“县立五巷小学”,1948年由县府主持拓建,地方民众出资相助。解放后,改为“泰州市立五巷小学”,1981年定名为“泰州市五巷小学”并延用至今。
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年幼时家住多儿巷,距五巷小学很近,就在此读小学,至三年级转入大浦小学,在大浦小学初小毕业。五巷小学是泰州教育文化名城的缩影。
小学是每个人存放快乐岁月的地方,站在校园内,仰望高高的百年银杏树,轻抚教室斑驳的砖墙,浮想联翩,不由勾起儿时的诸多记忆。
走在街巷中,众多的餐馆聚集在古街各显神通,各色的咖啡馆、茶餐厅散布其间。走着走着,不经意间文艺范的文玩商铺,诸多的文化工作室,为古街区添加了厚重而丰富的文化气息。
泰州并非是旅游城市,稻河古街也不是热门的旅游景点,游客寥寥无几,店铺生意冷清,很多店铺大门紧闲,似乎少了些烟火气,但静谧安然。
徘徊于那悠长雅致的小巷中,或走进那庭院深深的老宅里,亭台楼阁,依稀往日风采。常常会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数百年的岁月似弹指,而容颜未改。
跨过稻河回返,来到管王庙。稻河伴盐而兴,管王庙也因盐而建。不同于常见寺庙的黄墙黛瓦,管王管同同同相邻的民居一样,也是青砖黛瓦。管王庙始建于明代早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两淮盐工所建,是我国淮盐地区最早祭祀盐政之祖管仲的庙宇。明初的泰州城,盐业发达,盐工众多,所以在通衢处建庙,名为管王庙,实为盐宗庙。
涵西街口有一座精工细作,规模极为宏大的民居,是列入文物保护的周氏(吴氏)住宅。住宅原主人为当地的富商周彬,后转卖给了是任广东盐监大使的吴希彭。经过规划扩建后,住宅园林齐全,堪称清代泰州第一豪宅。
大门面东偏南,门前有高大气派影壁。跨入大门后,正对大门紧贴墙面的福祠,以及侧墙砖雕的镂雕技艺高超。
古宅既有南方民居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民居的雄浑、简朴。厅堂、账房、厢房、水井、花园、假山等一应俱全。整个建筑按照四条轴线排列,14个天井组成各自完整的10多个院落。
大宅门构筑就是特别,厅屋、堂屋、穿堂、花厅。一进,再一进,层层推向纵深,展示着居所的深邃。
整座建筑工艺考究,木雕、砖雕、石雕美轮美奂。尤其是精彩的木雕,有山林动物,有人物故事,其图案之精巧,雕工之精湛,色彩之艳丽,在泰州民居中均属于首次发现,纵观江淮之间的古民居,其木雕图案能出其右者,尚不多见。
最后一路的小花厅要为考究精美,庭院前假山水池一应俱全,在修竹花木掩映下,小花厅更显得古朴幽静,俨然就是一座迷你型古典小园林。
古宅的奢华程度,从门窗上的玻璃就可见一斑,很多厅堂的窗户上,装有很多红色或篮色的玻璃,至今图案分明,色彩鲜艳。这种玻璃,也许在现代人看来觉得没什么特别,可是清朝时期,能装得上这种彩色玻璃的就能想象到主人家是多么有钱。
这座豪宅为泰州现存古民居之,现由泰州市中医院开设泰和堂国医馆,将古建筑文化遗产与传统中医文化共同展示,中国建筑文化和中医文化在这里不期而遇。
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而数百年岁月弹指一挥,稻河水只是这样一直静静流淌着,承载了千年文脉,开启了泰州繁华,也流入了每一位游览者的心间。
久久地站在稻河边,我感慨不已,稻河水仍然在奔流不息。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青砖黛瓦五巷情,文昌水秀稻河美”。稻河古街区之行让我认识了别样的泰州。
网友评论